中国企业如何拓展海外市场
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我认为,公司除了参加专业的展览外更重要的是在强化企业自身,对于一个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要考虑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市场定位。
应该进行市场的定位和分析,而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来进行市场营销策划。
(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适合出口地区的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的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以适应海外市场。
(三)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浩瀚资源为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及市场的开发奠定基础。
通过网络可以寻找到市场,了解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及您竞争对手的咨询情况。
(四)设计和建立企业的网站点。
建立企业网站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工作,可在著名的贸易网站点上进行广告宣传和贸易活动,同时委托专业的网络贸易服务商提供服务。
(五)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设立专职人员,该人员要懂电脑、懂传统的外贸流程操作、对本企业产品和专业的熟悉和好的外语能力(如果这样人选条件过高,可设立多人但这要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六)通过中国使馆(商务处/室)及驻外商务机构也可以得到所在国的信息资源(但这要有耐心,而且对您提供的的文件资料进行诚挚、认真的撰写,同时不要忘记将您公司的详尽资料介绍给他们,包括企业的产品国际标准)。
实际上设计网页是非常容易的事,一般学过一些相关知识的人都可以设计并上传完成,不是很难的事。
网页设计要求实用并对企业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同时要注意尽量压缩图片的容量以求较快的下载浏览速度。
网站建设后推广宣传工作是问题的关键,这是一个耐心细致地工作,没有进行广告宣传对您企业的市场开拓毫无意义。
总之,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工作是一个长期、细致和要有耐心的工作。
在网络上浏览和发布信息要选择人气高的贸易信息网站,目前国内的和亚太地区有不少好的网络信息资源(注意不要选择娱乐新闻综合网站点,这对您毫无意义而且只有浪费您很多宝贵时间)。
现提供几个曾经使用过的,包括付费和免费:
1.“康帕斯”公司是一家1944年成立,总部法国的公司,据说遍布全球。
主要服务范围是全球工商信息数据库和海外市场推广服务,可提供
全球190万家企业的信息资料,并可以帮助国内企业提供客户信息资源,目前在国内中国北京设立总部,郑州、青岛、上海、广州等10几个分支机构,当然他们的工作不是免费的。
2.“环球资源”一家成立于香港的公司,中国本土运作24年,主要提供中国地区厂商信息,开拓海外市场。
过去一支独秀,价格太高,风险大,但服务还不错。
信息量不多,供应商13万。
本人认为不适合中小企业冒险。
面对蜂拥而至的国外媒体,现开始掉价,但依然不菲。
3.“阿里巴巴”本土B2B,中文网站不错,有助于内贸,但信息质量堪忧。
英文网站和日文网站海外影响力还很小,主要数据也是集中在中国地区。
但广告意识很好,符合中国人消费心理。
海外推广反馈小型贸易商和东南亚地区较多。
国内价格便宜,但英文网站也比较贵,4万-10几万,目前他们在和我联系合作事宜,我打算年底或明年初做个6万的试试。
4.“ec21”一家韩国公司,可以用来使用,查找信息,但推广效果较差。
5“made-in-china”中国本土网站,听实用,集中很多外贸企业。
但海外影响还很小,要慢慢发展。
另外就是中国企业太集中,竞争激烈,不利于小公司和没有优势的企业。
6“托马斯”美国公司,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强势产品是杂志,如:IEN。
宣传不错,但价格很高,动辄几十万。
市场集中于美国和南美巴西。
另外,选择国际搜索引擎推广也是种趋势,它的优势是带来的访问者的针对性强
按世界排名顺序:
Google基本被全世界所接受,简洁的界面,检索速度,结果基本精确,使他拥有众多忠实的使用者。
无论你希望将产品推广到哪里,GOOGLE放之四海而皆准。
今年初我也做了个,让网络公司管理费用,包年大概是3万左右。
效果还是有的,接到过国外客户的询盘。
随着Yahoo越来越重视搜索这块蛋糕,收购了inktomi, fast, overturer 等等中小引擎,实力不可忽视。
近期,我甚至发现来自Yahoo的访问量直线上升,直逼Google。
但Yahoo收录页面不及时,出效慢。
我们只能耐心等待。
MSN,微软开发的搜索引擎,由于其强大的软件背景,MSN目前被认为世界排名第三。
对于存在两年左右的网站,还是可以带来一定效果的。
但登录该网站代价不菲,速度很慢。
ASK,近期一系列大动作,收购中小搜索引擎、开发新功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第四大引擎。
这个网站具体使用人数不详,每月贡献的访问量远不及Google,Yahoo,本着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可以提交。
需要花美金。
百度:国内目前最大的搜索引擎,客户是比较大且分散的。
但在国际上的推广还在起步中。
其他搜索引擎如AOL, Excite, netscape,Overture等等,顺其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