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2.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 )3.地形图的比例尺小,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4.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现用此钢尺丈量10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0.1m。
( )5.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永远相差180°,这是因为作为坐标方位角的标准方向线是始终平行的()6. 如果考虑到磁偏角的影响,正反方位角之差不等于180°。
7.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 )8. 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目标时,水平度盘的读数是一样的。
( )9.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 )10.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时,其高程比例尺和水平距离比例尺一般应相同。
( )1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高程不一定相同()三、选择题1.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 (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c)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 (d)地球大地的水准面2.如果A、B两点的高差h AB为正,则说明( )(a)A点比B点高 (b)B点比A点高 (c) h AB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3.大地体指的是( )(a)由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b)地球椭球体; (c)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4.所谓大比例尺,即: (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c)比例尺分毋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5.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A( )(a)恒为负 (b)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6.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A(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7.某钢尺名义长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29.995m,用此钢尺丈量10段,其结果是A( )A使距离长了0.05m B使距离短了0.05m C使距离长了0.5m D使距离短了0.5m8.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为( )(a)过地面点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之夹角(b)过地面点磁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夹角(c))过地面点真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夹角9.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10.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h=∑a-∑b,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 )(a)记录; (b)计算; (c)观测。
11.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12.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已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
A 、水平角B 、象限角C 、竖直角D 、方位角13.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算至已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
A 、象限角B 、方位角C 、高度角D 、水平角14.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与磁子午线方向常是不重合的,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A 、磁倾角B 、子午线收敛角C 、方位角D 、磁偏角15.确定地面上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角度关系,称为()。
A 、直线定线B 、直线定向C 、方位角D 、象限角16.通过地面上一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
A 、磁子午线方向B 、坐标纵轴方向C 、真子午线方向17.磁针在地球磁场作用下,自由静止时磁针轴线所指的方向称为()。
A 、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C 、坐标纵轴方向18.海洋或湖泊的水面在静止时的表面,称为()。
A 、水平面B 、大地水准面C 、水准面D 、椭球面19.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到达另一个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A、附合水准路线B、闭合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支导线20.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A、双仪高法和双面尺法B、测绘法C、方向观测法D、高差法21.在调节水准仪粗平时,要求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的方向()。
A、相反B、相同C、都可以22.用经纬仪测定水平角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A、顶部B、中部C、任何地方都可以D、底部23.用经纬仪照准同一个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地面的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A、不一样B、一样C、不一定24.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采用n个测回时,每一测回都要改变起始读数的目的是()A、消除照准部的偏心差B、克服水平度盘分划误差C、消除水平度盘偏心差D、消除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25.水平角观测中的测回法,适合观测()个方向间的水平夹角A、2B、1C、多个26.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A、1/1267B、1/1200C、1/1300D、1/116727.地面上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间相差()度。
A、180°B、360°C、270°D、90°28.当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平距和方位角的方法称为()A、坐标正算问题 B坐标反算问题 C、坐标正向问题 D、坐标逆向问题29.()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A、天顶距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
30. 地面上某直线的磁方位角为120°17′,而该处的磁偏角为东偏3°13′,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A、123°30′B、117°04′C、123°04′D、117°30′31.测量工作中,常用()来表示直线的方向A、水平角B、方位角C、竖直角32.罗盘仪是用来测定直线()的仪器。
A、水平角B、竖直角C、磁方位角33.在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此处()A、坡度緩B、坡度陡C、坡度为零D、与坡度无关34. 等高线的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A、陡B、缓C、均匀3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四、计算题1.如图一所示,测得三角形ABC 中AC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0°,AB 边的象限角为南70°东,BC 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320°,求三角形的三内角。
2.如图二所示,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50.00,100.00)、B (115.00,160.00), 测得β=91°21′36″ ,BC 间水平距离80.00米,求直线CB 的坐标方位角及C 点的坐标。
3.已知下列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αAB =28°59′,αCD =126°38′,αEF =209°17′,αGH =327°29′。
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
4.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5.用钢尺丈量了AB 、CD 两段距离,AB 的往测值为307.82m ,返测值为307.72m ,CD 的往测值为102.34m ,返测值为102.44m ,问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哪段精度高?6. 已知A 点的高程H A =489.454m ,A 点立尺读数为1.446m ,B 点读数为1.129m ,C 点读数为2.331m ,求此时仪器视线高程是多少?H B 和Hc 各为多少。
7.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 ,实际检定长度为30.0028米,检定钢尺时的温度为25℃,拉力为标准拉力,请写出此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8.已知1号标准尺的尺长方程式为5130m 0.004m 1.2510(20C)30m t l t -=++⨯⨯-︒⨯被检定的2号钢尺,其名义长度也是30m 。
比较时的温度为24℃,当两把尺子的末端刻划对齐并施加标准拉力后,2号钢尺比1号标准尺短0.007m ,试确定2号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9. 已知,A 点坐标x A =1245.518m ,y A =726.558m ;B 点坐标x B =989.119m ,y B =598.699m ,求D AB ,αAB 10.已知,1点坐标x 1=1245.518m ,y 1=726.558m ,D 12=88.821m ,α12=326°28′36″,求B 点坐标。
11.如图三所示,A 点坐标x A =345.623m ,y A =569.247m ;B 点坐标x B =857.322m ,y B =423.796。
水平角图三SE70°30320°图一图二1β=15°36′27″,2β=84°25′45″,3β=96°47′14″。
求方位角AB α,1B α,12α,23α。
五、计算并填表1.完成下表各栏,并计算竖角值和指标差。
已知该经纬仪盘左望远镜抬高时,竖盘读数是减少的。
2.用测回法观测∠AOB ,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请完成记录计算。
(计算取至秒)3.用J 6型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整理下表中水平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4.计算下表中各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测站:A 测站高程:H A=94.05m 仪器高:i=1.37m 竖盘指标差:x=0注: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视线向上倾斜时竖盘读数减少。
5.某碎部测量按视距测量法测量数据见下表,试计算各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高程。
碎部测量记录表测站点:A定向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