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一)焓变反应热1.下列关于Δ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ΔH>0时,反应吸收热量;ΔH<0时,反应放出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解析:选B 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A项错误;ΔH>0为吸热反应,ΔH<0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反应开始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C 项错误;有的放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D项错误。
2.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氯化铵受热分解C.氢气还原氧化铜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解析:选D ΔH小于零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B、C项均是吸热反应,错误;D 项,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为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3.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解析:选B A、C、D都是放热反应,B属于吸热反应。
4.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解析:选B 氢气与氯气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氯化氢分子中新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该反应放热,因此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B项正确。
5.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H—Cl―→H+ClB.H+H―→H—HC.Zn+H2SO4===ZnSO4+H2↑D.HCl+NaOH===NaCl+H2O解析:选A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过程。
A项,H—Cl键断裂,吸收热量,正确;B项,形成H—H键,释放能量,错误;C项,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6.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ΔH<0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的总和D.A―→B+C ΔH>0,B+C―→AΔH<0解析:选D 由图可看出,B+C的总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ΔH<0,反之A―→B+C一定是吸热反应,ΔH>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7.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能量解析:选A A项,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正确;B、C错误;D项,反应为吸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错误。
8.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解析:选C 放热反应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X和Y的总能量高于M和N的总能量,C项正确;A项,X的能量不一定高于M的能量,错误;B项,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的能量,错误;D项,放热反应有些也需要加热,错误。
9.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U 形管中液面A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MgCl 2溶液和H 2的总能量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解析: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导致U 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答案:(1)Mg +2H +===Mg 2++H 2↑ 镁片溶解,有气泡产生(2)下降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加 放热(3)低于10.已知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SiO 2+C +N 2――→高温 Si 3N 4+CO(未配平)。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ΔH ________(填“>”“<”或“=”)0。
(3)该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或“=”)形成新键释放的热量。
解析:(1)SiO 2+C +N 2――→高温Si 3N 4+CO(未配平),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3,故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 2,还原产物为Si 3N 4。
(2)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
(3)由(2)中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热量。
答案:(1)N 2 Si 3N 4(2)放热反应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热是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C .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D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来决定解析:选D 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A 项错误;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B 项错误;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也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D 项正确。
2.对于放热反应H 2+Cl 2=====点燃2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C .断开1 mol H —H 键和1 mol 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 mol 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D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解析:选D A 项,H 2与Cl 2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该反应只涉及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错误;B 项,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错误;C 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断开1 mol H —H 键和1 mol 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 mol 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错误;D 项,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正确。
3.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CO 2和CaO 的总能量大于CaCO 3的总能量B .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 .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 .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选D 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 2和CaO 的总能量大于CaCO 3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 、B 正确;在CaCO 3中,Ca 2+和CO 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 2-3中,C 与O 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 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错误。
4.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解析:选A 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A错误;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B正确;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很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C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正确。
5.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1 mol 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此变化为物理变化解析:选C A项,ΔH>0,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项,ΔH=(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生成1 mol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0,即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错误;C项,ΔH>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正确;D项,有新物质生成,此变化为化学变化,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可能发生颜色变化,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D.如图可知此反应为CO(g)+H2O(g)===CO2(g)+H2(g),反应的焓变ΔH=+41 kJ·mol -1解析:选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2O(g)―→H2O(l)、核裂变等也都伴有能量变化,A项正确、B项错误;化学反应可能发生颜色变化(如2NO+O2===2NO2),但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O2由气态变为液态,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C项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是CO2(g)和H 2(g),生成物是CO(g)和H 2O(g),E 生成物>E 反应物,是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2(g)+H 2(g)===CO(g)+H 2O(g),反应的焓变ΔH =+41 kJ·mol -1,D 项错误。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 kJ ,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 ,形成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