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作业 (6)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作业 (6)

选修5 第4章课时作业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10届荆门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某有机物含有C、H、O、N等元素,该有机物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则该有机物最有可能是() A.油脂 B.葡萄糖C.蛋白质D.淀粉【解析】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和淀粉均可形成胶体,但淀粉不含N元素。

【答案】 C2.(开封二实高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维生素C可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进行氧化反应,不能进行消去反应C.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解析】维生素C分子内存在1个碳碳双键,仅与1个Br2发生加成;醇羟基可发生消去反应;多个醇羟基为亲水基,易溶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易发生酯的水解,不稳定。

【答案】 D3.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基本营养物质,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皂化是取代反应,硬化也是取代反应C.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都具有两性D.饱和Na2SO4、CuSO4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解析】单糖不能水解;油脂的硬化是加氢过程;Cu2+、Ag+等重金属离子溶液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C4.(河南省新野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钱永健在发现研究绿色莹光蛋白(GFP)如何发光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列对GFP等的叙述合理的是() A.GFP在硫酸铜或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B.GFP在酸、碱、酶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氨基酸只能与碱反应C.GFP在乙醇等作用下会凝结、变性,变性为不可逆过程D.GFP与水的液态混合物可用盐析法分离,盐析法为化学方法【解析】A中硫酸铜使蛋白质变性;氨基酸具有两性;酒精、苯酚等有机物使蛋白质变性,不可逆;D中盐析法的实质是降低GFP的溶解度,为物理过程。

【答案】 C5.已知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氨酸属于α­氨基酸B.丙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C.两分子丙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D.可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一种碱性气体【解析】丙氨酸脱水形成二肽时会出现肽键结构。

【答案】 C6.2006年8月28日上午,我国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河南天冠集团3 000吨级纤维乙醇项目,在镇平开发区开工奠基。

这一项目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粮食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历史,使利用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这种纤维乙醇部分替代成品油,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B.这一项目不仅使秸秆类废物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粮食C.乙醇能部分替代汽油作车用燃料是因为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D.掺入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解析】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而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4~C12烃类,化学成分不相似。

【答案】 C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有两性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解析】B中无机含氧酸具有羟基,也能发生酯化反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不止一种氨基酸。

【答案】 C8.下列物质:①丙氨酸②纤维素③蛋白质④小苏打⑤Al(OH)3⑥苯酚钠⑦(NH4)2SO3。

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是() A.①④⑤⑥B.全部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⑦【解析】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均有两性,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弱酸弱碱盐、氢氧化铝也有两性。

【答案】 D9.1997年,英国的“克隆羊”备受世界关注。

“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

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D.酶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解析】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酶会变性而丧失生理活性。

【答案】 D10.“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在用合成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A.CO和CH3OH 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解析】由于原子利用率为100%,相当于化合过程,关键在于原子守恒,C5H8O2-C3H4=C2H4O2,即要求被选项中的物质以适当比例混合,可达到C2H4O2整数倍的组成。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填写下列除杂的试剂与操作:(1)溴苯(Br2)__________________(2)苯(苯酚)__________________(3)甲烷(乙烯)__________________(4)乙酸乙酯(乙酸、乙醇)__________________(5)淀粉(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6)乙醇(H2O)__________________(7)苯(甲苯)__________________(8)肥皂(甘油)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分液(2)氢氧化钠溶液;分液(3)溴水;洗气(4)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5)渗析(6)氧化钙;蒸馏(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液(8)氯化钠;过滤12.氯普鲁卡因盐酸盐是一种局部麻醉剂,麻醉作用较快、较强,毒性较低,其合成路线如下:请把相应反应名称填入下表中,供选择的反应名称如下:氧化、还原、硝化、磺化、氯反应编号①②③④⑥反应名称【解析】比如经反应②③④要引入氯原子,而③④明显为氧化与酯化过程,②就应为氯代过程。

【答案】①硝化②氯代③氧化④酯化⑥还原13.由葡萄糖发酵可制得乳酸,为研究乳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进行如下实验:(1)称取乳酸0.90 g,在某状况下使其完全气化,已知相同状况下,同体积氢气为0.02 g,则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若将上述乳酸蒸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气),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时,碱石灰增重1.86 g ,若将此产物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则会产生3.00 g 白色沉淀,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另取0.90 g 乳酸若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H 2 224 mL(标况下),若与足量Na 2CO 3反应生成112 mL CO 2(标况下),则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乳酸可跟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质量比是3 ∶2,且酯化不发生在乳酸的端碳上,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5)葡萄糖发酵只生成乳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乳酸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2)m (C)=12×3.00/100=0.36 g ,m (H)=(1.86-44×0.03)×1/9=0.06 g ,m (O)=0.90 g -0.36 g -0.06 g =0.48 g ,则乳酸实验式为C 3H 6O 3,分子式也为C 3H 6O 3;(3)根据羟基活性不同,可确定乳酸分子含1个羧基、1个醇羟基;(4)醇羟基接在中间碳上。

【答案】 (1)90 (2)C 3H 6O 3(3)CH 2OHCH 2COOH CH 3CHOHCOOH(4)CH 3CHOHCOOH(5)CH 2OH —(CHOH)4—CHO ――→催化剂2CH 3CHOHCOOH14.根据以下事实把结论填在横线上:(1)葡萄糖与镁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生成H 2、MgO 、焦碳,说明葡萄糖由________元素组成。

(2)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银氨溶液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取0.1 mol 葡萄糖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产生21.6 g 银,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______个______基;(3)葡萄糖在催化剂存在下被氢气还原为正己六醇,说明葡萄糖分子中碳链形状为________;(4)葡萄糖有与乙酸作用生成五醋酸葡萄酯,说明葡萄糖分子含________个________基;(5)据此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葡萄糖属于糖类的依据是________。

A .烃的含氧衍生物B .有无甜味C .分子组成符合C n (H 2O)mD .多羟基醛(7)因葡萄糖________,故它是单糖。

【解析】 (1)据原子守恒可得结果;(2)由—CHO ~2Ag 进行计算;(6)物质分类应从结构上分析,多羟基醛才属于糖类。

【答案】 (1)C 、H 、O (2)一 醛(3)开链状 (4)五 羟(5)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H —CHO(6)D (7)不能水解15.(江苏省南通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高三化学)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

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主要原理为:将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起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已知:1 mol 氨基能产生1 mol 氨气;2NH 3+4H 3BO 3―→(NH 4)2B 4O 7+5H 2O ;(NH 4)2B 4O 7+2HCl +5H 2O ―→2NH 4Cl +4H 3BO 3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略)步骤Ⅲ共得到1 L吸收了氨的硼酸样品溶液,从中移取10.00 mL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和指示剂,用0.010 mol/L的盐酸滴定至终点。

(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盐酸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盐酸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本题与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相似,但要注意多部反应的换算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