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顺性和通过性及其评价指标11

平顺性和通过性及其评价指标11

1、汽车行驶平顺性
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避免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感到不舒服、疲劳、甚至损害健康,或者使货物损坏的性能。

由于行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成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所以有称为乘坐舒适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是根据人体对震动的生理反应,以及对货物完整性的影响制定的,并用震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等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车身震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它约为60—80次∕秒(1—1.6Hz),所以,车身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值应低于0.6—0.7g。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大量的试验资料表明,人体包括心脏、胃部在内的胸腹系统,在垂直振动4—8Hz、水平振动1—2Hz范围内会出现明显的共振,这就是人体对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

国际标准(ISO2631)对人体承受的振动加速度划分出3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1》暴露极限;
振动加速度值在这个极限以下,人能保持健康或安全,这个极限作为能够承受的上限。

《2》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界限;
振动加速度在这个界限以下,能保证驾驶员正常地驾驶车辆,不至太疲劳和使工作效率降低。

《3》舒适降低界限;
振动加速度在此界限时,能在车上进行吃、读、写等动作,超过此界限会降低舒适性。

2,汽车的通过性
是指汽车在一定载质量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1)轮廓通过性。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
称为顶起失效。

当车辆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
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
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2)支撑通过性
《1》牵引系数TC;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挂钩牵引力表明汽车在松软地面上
加速、爬坡、克服道路不平的阻力或牵引其
他车辆的能力。

《2》牵引效率(驱动效率);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它反映了车轮功率传递过程中
的能量埙失,这部分埙失是由于轮胎橡胶与
窗布层间摩擦生热及轮胎下土壤的压实和
流动而造成的。

《3》燃油利用指数Et;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的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