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与实践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与实践


• 澳门问题
16世纪中叶以后,逐步被葡萄牙人占 领。葡萄牙占领澳门是一个漫长而又复 杂的过程,可分为入据,租居,侵占和 扩张等阶段。 1553-1571入据阶段 1572-1848租居阶段 1849-1887侵占阶段 1887-1910扩张阶段
– 台湾问题ຫໍສະໝຸດ 在国共内战中,随着共产党的胜利,面 对艰难的形式,蒋介石决定把台湾作为 自己的退身之所。 随着国民党军退居台湾,毛主席和中央 军委筹备度过台湾海峡,解放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进驻朝鲜, 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国面临两方 面的军事威胁,于是中共决定推迟渡海 攻台。
香港的回归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两国政 府为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问 题而举行的为期两年的正式会谈。 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一定要在1997 年收回香港。在此情况下,中英两 国政府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开始时英国政府提出的谈判题目就 是一个归属问题,而中国政府则提 出三个问题,即香港归还中国、未 来香港实行的制度、香港过渡时期 的安排。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 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 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 二个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 9月,双方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会 谈,共22轮。
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台湾问题的由来
• 二战胜利后,法律上和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之所以出现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内战 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 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 员退据台湾。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 了台海两岸隔绝的状态。
近代的屈辱史
• 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葡萄牙步步蚕食澳门 • 日本占领台湾岛,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逃往 台湾 • 苏联以出兵东北为条件,使外蒙古独立
• 香港问题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 约》割让香港岛。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 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签订 《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 99年(最高100年)至于整个香港处于英 国统治之下。
澳门的回归
• 当年,中国收回澳门的具体时间曾是中葡 双方存在分歧的一个问题。中方在谈判开 始时就明确表示,考虑到中葡之间的友好 关系,中国收回澳门要与收回香港的时间 错开,比香港晚一年,即1998年恢复对澳 门行使主权。
• 中国政府强烈要求在本 世纪末收回澳门的立场, 使得葡政府不得不重新 考虑交回澳门的时间 。 葡萄牙召开最高国务会 议专门讨论此事,会议 同意于1999年12月31日 将澳门交回中国。中方 对葡方的决定表示欢迎, 但同时表示,这个日期 离2000年太近了,许多 事情不好处理,并建议 提前到1999年12月20日。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阻力
海峡两岸现在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 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 束这种局面。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 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时,也采取 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 调整有关政策,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 主动缓解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 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开辟为 经济开发区和旅游景点。 经济方面 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来大陆投资和 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么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的心依旧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金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评古论今
• 从春秋战国时的纷乱,到秦汉一统天下,
从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再到后来西晋的统 一,从南北朝到隋唐的盛世。中国不论是 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从分裂到统一。 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 藏独的问题
“西藏问题”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英 国帝国主义制造的,后期是由美国 反华势力制造的。近代以来帝国主 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主义与民 族压迫政策导致西藏上层产生离心 倾向的主要原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创造性的把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为 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伟大 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 义。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有构想转变为现实是祖国统一大 业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 的历史性的贡献。
•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 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 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 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 岛内的分裂势力,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制造障碍, 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 台湾当局总是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继续维持与 大陆分离的局面,拒绝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商谈, 甚至设置障碍,限制两岸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台湾问题
目录
•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台湾问题的由来 •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阻力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三国时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达台湾. • 元时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 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归属明. • 清康熙年间施琅领水师击溃郑经,收复台湾, 属福建府. • 1941年,开罗宣言签订,美国总统罗斯福明确 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重大意义
• 第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 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的国家学说。 •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福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 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 果 •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 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
•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 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 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 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 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 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 “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 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 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 1997年7月1日零点,在全 世界无数目光的聚焦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 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 中心大会场内冉冉升起。全 体中国人共同欢呼这一伟大 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祖 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是中国 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大喜事,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 步骤,也是国际间通过谈判 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 例。从此,香港开始了在 「一国两制」条件下继续保 持繁荣、稳定、发展的新时 期。
其他方面 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 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 取了相应的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 流与合作。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维 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当局近几年来也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 取了一些松动措施,诸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 亲,逐步放宽对两岸民间交往的限制,扩大间接 贸易,开放间接投资,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 通汇的手续。这些都是有利于相互交往的。 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 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