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说明: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的《无机化学》(第4版)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1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配套
模拟试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半径指的是电子离氢原子核的距离
B.玻尔半径指氢原子半径
C.玻尔半径是指电子云密度最大处离核的距离
D.玻尔半径是指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处离核的距离
【答案】D
【解析】电子轨道不是固定的、机械的。
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处离核的距离称作玻尔半径。
2.关于氢原子的4s和4p轨道能量的高低,正确的是()。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H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在4s和4p轨道上没有电子,就没有核内质子对4s 和4p的作用,不存在能量大小;若H原子的电子跃迁,将不存在屏蔽作用,能量大小由主量子数n决定。
n相同的轨道的能量相同,因而4s和4p轨道的能量相等。
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化学键
B.只有在相邻的两个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化学键
C.化学键就是原子间的吸引作用
D.化学键包括原子间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方面的强烈作用
【答案】D
【解析】原子之间有各种作用,只有这种作用导致形成分子时才是化学键;金属键、离子键均不一定是由相邻的两个原子间形成的,整体是一个大化学键,不相邻的原子间也可形成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核内质子对其他原子核外电子的吸引及两核内质子、各自的核外电子相互排斥的强烈作用的总和。
4.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B.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就是一个正离子和一个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C.离子键键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关
D.离子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答案】A
【解析】离子键是对离子晶体整体而言的,一个正(负)离子对所有负(正)离子都有静电引力,这种静电引力是全方位的,离子键没有方向性;离子键在离子晶体中有许多条(没有准确值),没有饱和性,也就谈不上所谓“键能”。
完美的离子键是不存在的,一般认为,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5.下列离子中,半径依次增大的顺序是()。
【答案】A
【解析】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10个,而原子序数(核内质
子数)依次下降,对核外电子吸引力越来越小,造成离子半径有变小趋势,所以选A。
6.石墨晶体是()。
A.原子晶体
B.金属晶体
C.分子晶体
D.混合型晶体
【答案】D
【解析】石墨晶体的平面层C—C之间以σ共价键相连,属于原子晶体范畴,层与层之间由p电子形成活动力很大的大π键,作用力较弱,属于分子晶体范畴。
所以是混合型晶体。
7.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绕有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给电流(设电池在放电时无热效应)。
通电后电阻丝和水的温度皆有升高。
若以电池为体系,以水和电阻丝为环境,则下述答案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答案】A
8.元素S的燃烧热与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相等?()
【答案】A
9.溶液的下列性质中,决定稀溶液具有依数性质的是()。
A.溶液蒸气压下降
B.溶液凝固点降低
C.溶液沸点升高
D.溶液有渗透压
【答案】A
【解析】溶液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使得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具有渗透压。
10.将0.5mol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于4.5mol溶剂中,所形成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A.1:9
B.1:10
C.9:10
D.10:9
【答案】C
【解析】根据拉乌尔定律,溶液的蒸气压为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答案】64;六;ⅢB
【解析】前四层轨道只差7个f电子便填充满,所以有
个电子,再加
共11电子,共有64个电子,即原子序数是64,有6s电子,位于第六周期,价电子有3个,即,有d电子参加,为副族元素,即第ⅢB族。
2.3p轨道的主量子数为______,角量子数为______,可能的磁量子数为______。
【答案】3;1;+1、0、-1
【解析】3(n=3);1(p轨道的l=1);磁量子数可为+1、0、-1(因为要求磁量子数|m|≤l)。
3.浓硫酸的黏度很大,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硫酸与水混合能放出
大量的热,这是由于
与之间形成了______。
【答案】氢键;氢键
【解析】分子中的O与H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缔合成的分子比较大,黏度也很大。
分子与之间也会形成氢键。
4.水和乙醇能够无限混溶,因为它们都是______分子,而且它们之间还能够形成______。
【答案】极性;氢键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和乙醇都是极性分子,水中的H与乙醇中的O可形成2个氢键,2个乙醇中的H又可与水中的氧形成2个氢键,这种氢键是双向的,而乙醚中的氧与电负性较大的2个C相连,其电负性大大减弱,形成氢键的能力也大大减弱,且是单向的,不可任意混溶,而水和乙醇可任意混溶。
5.晶体内结点上的微粒是______,粒子间的作用力是______,晶体的类型为______,预测熔点(高或低)______。
【答案】分子;范德华力;分子晶体;较低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因为p轨道的角度分布呈“8”字形,所以p电子运动的轨道为“8”字形。
()【答案】×
【解析】正确的叙述是:p轨道的角度分布呈“8”字形,p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