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0-16 P-31 S-32 C1-35.5 Ca-40 Fe-56一、选择题1. 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是节约用水的标志,错误;B、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正确;C、是禁止饮用的标志,错误;D、是腐蚀品标志,错误。

故选B。

点睛:熟悉各种标志表示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3. 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A. 菠萝pH=4.1B. 木瓜pH-5.5C. 草莓pH=3.2D. 柠檬pH=2.3【答案】D【解析】pH越小,酸性越强。

2.3<3.1<4.1<5.5。

故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 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 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答案】D【解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化学性质性质相同,错误;C、排放S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D、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正确。

故选D。

5. 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塑料B. 玻璃钢C. 碳素陶瓷D. 钢筋混凝土【答案】A【解析】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错误;C、碳素陶瓷属于复合材料,错误;D、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故选A。

6.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2H2O2H2↑+O2↑B. CO2+2NaOH=Na2CO3+H2OC. C+H2O CO+H2D. NH3+CO2+H2O=NH4HCO3【答案】A【解析】A、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C、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D、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三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8. 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 H2、CO、CO2B. N2、O2、CO2C. H2、CH4、COD. H2、CH4、CO2【答案】C【解析】·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无二氧化碳;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该气体组合中含有氢元素。

故选C。

9. 下表中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用语2O表示两个氧元素2O2表示两个氧分子B安全有机物都易燃,都要远离火源安全封闭房间烧含碳燃料要防CO中毒C环保生活垃圾集中焚烧用于发电新制木家具通风放置让甲醛挥发D生活儿童需补钙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钙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都是营养素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2O表示两个氧原子,错误;B、有机物不一定都易燃,如CCl4,错误;C、生活垃圾集中焚烧,用于发电;新制木家具通风放置,让甲醛挥发,正确;D、钙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错误。

故选C。

10.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羊绒与棉花(灼烧)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答案】B【解析】A、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棉花没有,可以区别,正确;B、醋酸与盐酸都显酸性,滴入酚酞溶液,都不变色,错误;C、硬水加肥皂水,起浮渣、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无浮渣、泡沫丰富,可以区别,正确;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可以区别,正确。

故选B。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B. 石油是有机物,也是纯净物C. 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 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答案】C【解析】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错误;B、石油是有机物,也是混合物,错误;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故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正确;D、海水中盐含量很高,不能直接饮用,海水淡化成本高,且节约用水每公民应尽责任义务,错误。

故选C。

12. 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新的杂质,违背除杂原则,错误;B、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氧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D、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增加。

当溶液饱和后溶液质量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正确;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分数为0,正确;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当加入氧化钙达到一定量时恰好与水完全反应,此时水的质量为0,正确;D、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当氧化钙恰好与水完全反应后温度最高,此后温度开始降低,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错误。

故选D。

点睛: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14. 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 铁+稀盐酸B. 铜+稀盐酸C. 银+稀盐酸D. 铜+硝酸银溶液【答案】C二、非选择题15. “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1). ② (2). 17 (3). 3 (4). Al(OH)3【解析】(1)根据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解答;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解答;(2)根据1、8、13号元素分析解答。

(1)图①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图②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②;该元素的质子数为17;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2-8=3;(2)1、8、13号元素分别为H、O、Al,它们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OH)3。

16.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

则:(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 单质 (2). NO (3). F (4). N2O5+H2O=2HNO3【解析】(1)根据单质的化合价为0解答;根据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答;(2)根据KNO3属于盐及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解答;根据D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显+5价及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分析解。

(1)A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2)KNO3属于盐;KN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它代表的点是F;D点表示+5价氮的氧化物N2O5,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显+5价,即为HNO3;N2O5与H2O反应生成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5+H2O=2HNO3。

17. 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

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小时;平均温度: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

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

请回答:(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_____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_____。

【答案】 (1). Fe2O3 (2). 化学性质 (3). 铁氧化消耗氧气,导致缺氧【解析】(1)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解答;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答;(2)根据铁氧化发热需要消耗氧气解答。

(1)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铁氧化消耗氧气,导致缺氧。

18. 下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1)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______g;60℃时溶解度:Na2Cr2O7_______Na2SO4(填“<”、“=”、“>”)。

(2)在50℃时,把210g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Na2Cr2O7______g (假设不含结晶水)。

【答案】 (1). 110 (2). > (3). 50【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