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种植及饲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苜蓿草种植及饲料加工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农牧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法人:罗某某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镇项目建设期:1年第二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建设的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同时提出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
某某省关于制定“十三五”计划建设中也指出“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牧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在发展某某省特色农牧业经济对策研究中将苜蓿草产品生产列入了某某省特色农牧业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鼓励和支持饲料工业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
全国饲料工业产品发展指标将由2000年的7400万t发展到2016年的9500万t,2020年的15200万t和2025年的22700万t。
全国畜牧科技远景发展目标规划中也指出,到2020年全国苜蓿草产品生产能力达到500万t。
某某在“十三五”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农业稳县”战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将发展苜蓿草产品饲料生产列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
因此,“某某省苜蓿草产品种植及饲料加工”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退耕还林(草)工程列为西部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某某省是畜牧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同时又是一个缺粮省,谷物饲料生产相对薄弱,饲料工业发展滞后。
依据省情,发展高效草食型和节粮型生态畜牧业是某某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必需要以发展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予以支撑,项目区的某某县,通过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调整种植业结构,预计到2010年,全县苜蓿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年生产优质苜蓿青干草15万t,这就为发展以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某某县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88元,生活仍处在相对贫困状态,迫切希望通过生态建设来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苜蓿生产基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综上所述,发展以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是某某省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的需要,是促进生态建设,巩固建设成果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的大环境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面对新形势,我国农业正在加快结构调整战略,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将进入小康社会,市场对肉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应地对饲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从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分析,一般在40-50%,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还不到30%,仍有10-2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相当于2000亿元-3000亿元的产值。
目前我国饲料产品还局限于规模化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使用,如果饲料产品入户率能达到80%,全国年需要饲料产品2亿多t,为目前饲料生产量的2 .7倍。
按人均占有配合饲料量分析,1999年美国占有量为510kg,欧盟310kg,世界平均水平为98kg。
我国人均占饲料量为45kg,某某为18kg。
如果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配合饲料还有7000-8000万t 的增长空间。
我国优质苜蓿产品生产仍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
1997年草产品年生产量约210万t,其中苜蓿生产76.90万t。
优质苜蓿草产品可作为粗蛋白质饲料添加剂使用,国内市场需求量为370-740万t。
到2010年全国规划苜蓿草产量生产量为500万t,与国内实际需求量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还要应对加入WTO后参于国际竞争,特别是亚洲市场的竞争,我国具有地域优势,所以优质苜蓿草产品饲料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节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某某省“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总体规划;2.某某省畜牧业发展规划;3.某某省生态建设发展规划;4.某某省扶贫开发规划;5.某某县“十三五”计划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6.项目区调研资料。
二、编制原则1.坚持以党的“十三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某某实际出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特色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与某某省和某某县生态建设规划和“十三五”计划相衔接,为某某县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3.因地制宜,相对集中,择优扶持,讲求实效的原则。
4.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草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开发出市场适销,畅销的名优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依靠科技进步增效益的原则。
草产品开发必须采用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
6.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为某某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同时要与生态建设密切结合,协调统一。
7.依法兴草,依法保护资源的原则。
草产品开发利用要依据《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项目区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确保饲料安全。
第四节项目建设内容概要一、主要开发产品及工艺本项目以开发优质苜蓿草产品为主,谷物饲料产品为辅,苜蓿草产品主要有草粉、草颗粒、草捆。
苜蓿草产品与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人工脱水干燥工艺及混合脱水干燥工艺流程。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基地建设和草产品饲料加工两部分。
其中建设苜蓿草产品基地10万亩,建设基地生产户2万户,户均建设集雨窖1座40m3,配套移动式喷灌机1台,合计集雨窖2万座80万m3,喷灌设备2万台(套)。
在草产品加工厂建设者中,主要基建工程9500m2、贮草场1000 m2、围墙5000m、购置各类机械设备21台(套)、建设草产品质检中心1座,以及水、电、排工程等。
三、项目建设投资及效益评价项目建设投资8000.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无偿投资5140.00万元,贷款2860.00;固定资产投资6200.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800.00万元。
建成后年实现产值9400.00万元,企业利润(税后)2509.22万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828.04万元,农民增收1500.00万元,户均750.00元,人均150.00元。
四、结论和建议某某省某某县草产品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某某省发展农牧业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能加快农区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农民尽快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本项目会推动黄河上游生态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某某省农牧业特色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项目的实施能产生明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国际、国内先进设备和工艺,生产优质草产品。
草产品品种和产量按市场需求确定,苜蓿草产品技术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10389-89苜蓿草粉质量指标执行,要求一级品率达到30%,二级品率达到50%,三级品率达到15%,三级以下控制在5%以内。
为参与国际竞争,草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可参照美国等国家的质量标准。
某某县草产品饲料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t,销售收入9400.00万元,企业实现利润2509.22万元(税后),农民增收150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8.04万元。
第二章主要饲料产品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一、饲料工业发展现状我国的饲料工业是在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时间短,起点比较低,规模较小,设备落后,企业现代化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因而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到2000年我国饲料工业加工能力为1.3亿t,产品产量达到7400万t,比1995年增长40%。
其中,年生产配合饲料5900万t,增长21%,浓缩饲料1200万t,增长2.47倍,添加剂预混料300万t,增长3.69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的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饲料产品比例大幅度增加,配合饲料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添加剂预混料的产品合格率也在80%以上。
我国的饲料工业整体素质已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水平,饲料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确立了世界饲料大国的地位。
我国的草产品生产仍处在起步阶段,据20世纪末(1997年)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年生产草产品210万t,其中苜蓿76.9万t,羊草107万t,沙打旺25.1万t。
简单加工的牧草占人工种草资源量的5%左右。
以苜蓿为例,全国苜蓿种植面积133.3万hm2(2000万亩),约为世界苜蓿种植面积(3333.33万hm2)的4%,现阶段我国苜蓿总产量不足500万t,不到需求量的5%,苜蓿草粉生产量不足20万t,尚未形成产业化。
二、某某省饲料工业发展及产业某某省畜牧业生产长期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经营的粗放型畜牧业经济,饲料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省饲料工业主要为解决粮油加工后副产品的出路问题,生产规模小,饲料品种少,产量低。
70年代以后,相继发展了一批饲料加工企业,主要以生产混合饲料为主,80年代末期才开始生产配合饲料。
进入90年代,全省相继建成了5家年单班生产能力万t以上的饲料企业。
1998年底全省有时产1t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46家,个体饲料加工点82处,年生产各类饲料9.8万t。
同时生产骨粉、肉骨粉、磷酸氢钙等产品1.2万t。
目前饲料产品主要有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两大类,大部分是低档的混合饲料,约占饲料产量的70%。
饲料产品中猪饲料占58%,奶牛饲料占16%,禽饲料占15%,牛、羊饲料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