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音及音名一.<教学目的>:1.了解基本乐理的重要性;2.掌握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名,唱名,音的分组二.<教学重点>:1.音的性质;2.乐音体系,音的分组三.<教学难点>:乐音体系的分组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五.<教学内容>1.基本乐理的重要性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课,是音乐理论中的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
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或音乐教育等均要学习的。
2.音的产生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我们的听觉,便听到了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11—20000次∕每秒,音乐中使用的音是27—4100次∕每秒。
1.音的性质音的性质也是乐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音色1)音高:是由发音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决定的。
2)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的3)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幅度决定的4)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时泛音出现次序,物质材料等因素决定的2.乐音,噪音1)乐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明显的2)噪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3.乐音的体系1)乐音的体系2)音级3)音列4)半音5)全音4.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5.音组以八十八键的钢琴为例分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音是 c5,最低音是A26.标准音是a1,中央C是c1,a1=440称第一国际高度,演奏会高度。
7.课堂练习<课后作业>1.写出某一音构成半音,全音。
2.熟记音的分组,音的性质,乐音体系概念。
第二周音律一,<教学目的>:1.掌握三种律制;2.复合音与分音列的把握;3.会辨别及写出自然半音,全音和变化半音,全音,等音二.<教学重点>:三中律制,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三.<教学难点>:自然半音,全音和变化半音,全音,等音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指导法五.<教学内容>(一)复合音与分列音1.复合音:我们平时所听到的音。
绝大部分都是有许多个音组合而成。
这种由许多个音组成的音,就是复合音2.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3.泛音:由弦的各部分震动而产生的音4.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分音列:将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二>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即半音,这种律制叫十二平均律<三>五度相生律以分音列中的第二分音与第三分音两者之间在插入一个第五分音构成的和弦形式做为生律要素<四>纯律在分列音的第二分音与第三分音之间在插入一个第五分音构成和弦形式作为生律要素<五>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等音1.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半音2.变化全音: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所构成的半音3.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4.变化全音:1)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2)由隔开一个基本音级的两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5.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各音第三周记谱法(一)一,<教学目的>:掌握正确的记谱方法,了解常用的记号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变音记号,常用记号三.<教学难点>:演奏记号,省略记号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提问法五.<教学内容>1.记谱法:是以书面形式记录音乐的方法,熟知的有简谱,五线谱,还有为某种乐器设计的记谱法,如古琴谱,锣鼓谱等等记谱法有两类:文字谱和符号谱,简谱,工尺谱属文字谱,中古时代的纽姆谱,五线谱属于符号谱2.意义:掌握记谱法,对创作表演都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具体体现,也具表演家领合作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重要途径。
因此不管作家还是表演家,都要正确掌握记谱法。
3.五线谱:用来标记音的五条平行的等距的横线叫五线谱4.谱号:G谱号 F谱号 C谱号5,变音记号:用来表示音级的升高,重升或重降,重降的记号,常用的有五种:#, b , bb ,×,,还原号具将以升高,降低或重升,重降的音还原或基本音级。
升记号,降记号变音记号,临时变音记号,简谱重升,重降具不用的。
6.乐谱一般符干长度相当八度,符头在之线上符干可参照前后音符符点应记在音符后边,如在线上记在上方肩上7.演奏法1)连音记号:2)跳音记号:3)保持音记号:4)琶音记号:5)滑音记号:6)半连音记号:8.省略记号1)移高八度:上82)降低八度:下83)高八度重复:上con84)低八度重复:下con85)震音记号:6)反复记号<课后作业>1.等时值音符转换为休止符2.在钢琴上练习各种演奏记号,省略记号第四周 节奏节拍一,<教学目的>:1.掌握节奏,节拍特点;2.分析理解各种拍子的强弱关系二.<教学重点>:节奏 节拍 特征三.<教学难点>:节奏 节拍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示范法五.<教学内容>(一)1.节奏:狭义: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广义:每个音乐作品中段落的比例平衡关系2.节奏特征:是音与音之间长短关系3.节拍: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段,按照一定次序循环重复4.节拍特征:是音与音之间的强弱关系5.节奏型:是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6.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一定音符来代替,如:四二拍7.小节8.弱起9.弱起拍子(二)各种拍子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强拍和弱拍的两拍子或三拍子如 42 24 82 83 43 2.复拍子:由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拍子 如44 24 86 89 812 3.混合拍子:由单位拍时值相同的不同类型的单拍子。
即二拍子 四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拍子。
如 45 87 4.交换拍子:在乐曲中,各拍子叫交替出现 如(42 43) (82 83) 5.交错拍子:几种不同的拍子同时进行如 42 86 6.散拍子:单位拍时值和强弱位置不明显,由表演者根据乐曲自由处理 “散板” “自由节拍”如7.一拍子:只有强拍,没有弱拍,一般只在变换拍子中出现,但在我国戏曲音乐是常见如 41 <课后作业>写出旋律的节奏,节拍,拍子,节奏型第五周 音值组合法一,<教学目的>:掌握各种拍子的组合法,便于读谱,记谱二.<教学重点>:单拍子的音值组合三.<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组合,符点音符的组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配合习题练习五.<教学内容>一.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1.单位拍中的音要用共同符尾连接起来,使单位拍之间要彼此分开。
(42) 2.假如单位拍的时值小于四分音符。
如83拍在节奏不重复的情况下,可以用共同符尾各拍连接起来,但为了清晰起见,第二,三符尾按单位拍彼此分开原则。
3.在节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每个主要音群,可分为两个或四个相等的附属群,第一条符尾分开。
(42) 4.全小节的音值,用一个符号记号(22) 5.休止符也按照音值组合法的规则进行组合,整小节休止,除24用两全休止符,都用全休止,另外43拍子中二分休止用两个四分休止代替。
6.为了记谱简单明了,附点音符以及代表的拍子的前两拍可以不遵守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假如单位拍把一个音符,最后一个音符带附点并占有下一拍的时值,这样的附点,因其明显性不够而不用 如42 22 二.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1.构成复拍子的单拍子应分开,每个单位拍根据单拍子组合2.如单拍子一样等于整小节的音值,用一个音符,不能用的可分成几个音符用延音线连起来3.在拍子中,等于拍的音值,可以用一个附点音符三.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1.构成复拍子的单拍子应分开,每个单位拍子组合2.如单拍子一样等于整小节的时值,用一个音符,不能用分开混合拍子的组合,和单拍子一样<课后作业>联系各种拍子的组合第六周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一,<教学目的>:1.掌握节奏的强弱关系;2.理解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3.为今后的演唱,奏打好基础二.<教学重点>: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三.<教学难点>: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五.<教学过程>一.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1.43和86每小节都有六个八分音符 2.切分音:由弱拍延续到下一强拍或强拍的位置,延续到下一弱拍强部分的音叫切分音,切分音与前面的音,分别叫节奏强音节拍强音,那个强音要按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切分音的节奏叫切分节奏二.音符切分的特殊形式1.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合成均等三部分2.五连音:五代四,五代三3.六连音:六代四4.七连音:七代四,七代六5.九连音:九代八6.二连音:二代三7.四连音:四代三一切将基本划分不可能划分的等分,都可用音符切分的特殊形式来划分,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永运用来代替邻近基本划分等分少的部分,而时值一定要相等,只有两连音代替基本划分的三部分。
三.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1.节奏,节拍是音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节奏,节拍当作音乐的骨骼2.二者永远具同时存在,但有不同的侧重点,节拍偏重于音的强弱,节拍偏重于音的长短,节拍各种各样,但具有典型的意义的还是单拍子中的二拍子,二拍子在节奏中的体现就是一连音,二连音3.复拍子与单拍子不同的地方,且增加了次强拍,在强拍子与弱拍子层次上较平衡,反复周期变长,与单拍子相比变得更宽广4.混合拍子给人以二拍子与三拍子交替的感觉5.交错拍子使拍子的“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四,速度,力度标记1.音乐的速度与乐曲内容密切相关,表现激动,兴奋,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般都与快速度相配合2.音乐的力度与音乐的内容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隆重的胜利的,具有战争性的乐曲,应用较强的声音去演唱演奏,而摇篮曲,则用较弱的声音来演唱演奏。
<课后作业>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第七周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二,<教学目的>:掌握音程的名称三.<教学重点>:十四种自然音程四.<教学难点>:音程的音数,度数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启发发七.<教学过程>(一)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1.音程: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下方音叫(根音)同时发声叫和声音程,先后发声叫旋律音程2.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决定的度数:音程中两个音在五线谱上所占得线与间的数目音数:音程中的两个音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度数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音数 0 21 1 211 2 212 3 3 213 4 214 5 215 6 名称 纯一 大2 大3 增4 纯6 大6 大7小2 小3 纯4 减5 小6 小7 纯8二,音程的分类1.自然音程:纯大,小,增四,减五音程,产生在七音级的自然调式中,所以叫自然音程2.变化音程:除了增四,减五,一切增减都叫变化音程3.度数相同而音级不同的各名称,将上方音升高,下方音降低,可使音数增加,将音程的上方音降低,下方音升高可使音程数减少,纯一度不管做任何变动都将使音数增加,变成增一度,因此减一度不存在的纯音程 倍减音程21减音程21 21增减音程21倍增 —— 增加半音 小音程4.单音程:八度以内(包括八度)的音程叫单音程 如:c 1-﹟c 1 , c 1-b d25.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复音程6.协和音程: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包括极完全协和音程即:纯一,纯八,完全协和,纯四,纯五,不完全大小六,大小三7.不协和音程:听起来不融合刺耳的音程,包括极不协和音程即:大小二,七,增减音程,倍增减音程8.音程转位: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规律:转位与原位音度数总和是“九”大变小小变大增变减减变增倍增变倍减倍减变倍增纯不变自然音程转位仍自然变化音程转位仍变化协和音程转位仍协和单音程转位可变单或复音程复音程转位可变成复或单音程增八度转位为减八度9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单听时,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叫等音程,包括度数相同和不同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