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
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
-1(Tiros-1)。

随后,前苏联也相继发射了自己的气象
卫星。

从此,气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气象
卫星的研究和应用蓬勃发展。

目前,在轨道上运行的大
多数气象卫星是由美国和俄罗斯发射的,其中很大一部
分为极地轨道卫星,简称极轨卫星。

1966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艾萨(ESSA)
是极轨卫星,主要提供可见光云图。

1970年、1978年
美国又相继发射诺阿(NOAA)和泰罗斯-N系列业务气象
卫星。

这些卫星都属于极轨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在800-1500公里左右。

由于卫星的飞行高度低,因此卫星照片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极轨气象卫星环绕地球的南、北极附近运转,一颗星从南向北,另一颗星从北向南运行。

由于地球自转,每条轨道穿越赤道的经度是各不相同的。

地面接收站每天两次在固定时间里接收某一轨道的卫星云图,几条轨道的图像拼接成区域云图,成为预报员制作预报的重要参考资料。

1974年,美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GOES)。

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在赤道的某一经度、约36000公里高度上,它环绕地球一周约需24小时,几乎与地球自转同步。

从地球上看好像卫星是相对静止的,故又称为地球静止卫星。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和欧盟也相继发展了自己的系列静止气象卫星。

目前,日本GMS系列静止气象卫星、
俄罗斯的GOMES卫星、欧盟 METEOSAT-3 卫
星、印度的INSAT以及美国的两颗静止卫星
(GOES-E和GOES-W)共6颗卫星组成地球静
止气象卫星监测网。

它们分别位于全球赤道
东经140 度、东经76 度、西经75度、东
经74度、西经75度、西经135度上空。


些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高,每半
小时向地球发送一次图片。

另外,还有三颗
极轨卫星(2颗美国NOAA卫星,1颗俄罗斯
METEO卫星),这些卫星每天实时监视大气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

中国也先后成功地发射了6颗气象卫星(3颗风云-1和3颗风云-2)。

依靠这些卫星,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卫星天气预报和监测系统。

风云-1是一种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星上装有若干个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

包括4个可见频道和1个红外频道。

风云-2是一种静止气象卫星。

星上装有多频道扫描辐射计。

包括1个可见波段、1个红外波段和1个水汽波段。

载荷包括S频段传输和云图预报转发器,UFH/S频段数据采集转发器和空间环境监测设备。

气象卫星资料弥补了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高原及沙漠上人烟稀少地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的不足。

它具有视野开阔、观测范围广、观测时次多等优点。

人们通过卫星,能比过去提前二三天发现台风,并能准确地测定它的位置、强度,从而确定它的移向、移速和发展变化。

因此,卫星云图成为监视台风和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十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台风定位已经离不开卫星云图。

卫星资料应用还发展到农业、森林火灾、洪水灾情、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