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牙周炎晚期常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3、保持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有: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4、急性牙髓炎疼痛四大特点: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温度刺激诱发或加重疼痛、无定位性5、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包括:疱疹性口炎、牙龈坏死、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希肉瘤6、正常龈沟的深度不超过:2mm8、哪一解剖结构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面神经9、在拔除上颌后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断根推入上颌窦内。
10、血压高于180/100mmhg,应列为拔牙禁忌症。
11、颌面部外伤引发窒息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两类12、颌骨骨折常见类型有:闭合型,开放型,混合型等。
主要临床表现是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和血肿等,骨折片移位可有神经麻木以及全身可有相应症状。
13、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在:颏部,下颌角,髁状突,正中联合14、对舌缘长期不愈的溃疡,需作(活检)明确诊断,以排除癌肿。
15、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解剖簿弱部位:当遭遇外力时,这些部位常发生骨折。
②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骨髓炎较上颌骨为多。
③下颌骨骨折后愈合较上颌骨慢。
16、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方法:①体位②进针点③进针角度和深度。
17、拔牙后出血的处理:①原因②防治③处理:局部止血药,压迫止血→牙槽窝搔刮,填塞,缝合④全身对症处理。
18、牙齿缺失后的不良影响:①咀嚼功能减退②发音功能减退③美观④咬合紊乱等19.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两副天然牙:乳牙和恒牙20.乳中切牙(6~8)乳侧切牙(8~10)第一乳磨牙(12~16)乳尖牙(16~20)第二乳磨牙(24~30)21.颌面部淋巴组织:1腮腺淋巴结2下颌上淋巴结3下颌下淋巴结4颏下淋巴结5颈淋巴结25.颌面缺损的影响:①咀嚼功能;②语言功能;③吞咽功能;④面部容貌;⑤心理精神26.局部麻醉:常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并发症:全身:晕厥,过敏反应,中毒;局部: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
27.拔牙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步骤,并发症(1)适应症:龋齿;牙周病;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等导致临近软组织创伤;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
(2)禁忌症: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3)基本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的注意事项.(4)并发症:术中:软组织损伤,压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术后: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
27.拔牙创的愈合过程:拔牙后牙槽窝内充满血液,15分钟形成血凝快,24小时成纤维细胞从牙槽骨壁向血凝块内延伸生长,是血块发生机化。
1周后完全覆盖创面,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形成,1~2月牙槽窝即可变平,X片上3~6个月牙槽窝才能出现正常的骨结构。
28.颌面部间隙较多,包括咬肌,翼下颌、下颌下、咽旁、舌下、颏下、颊、眶下、尖牙窝、颞、颞下等间隙。
29.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解除窒息,止血,包扎,运送,防治感染。
31.上颌骨为面中份最大的骨骼。
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骨体。
32.口腔颌面部的肌分为咀嚼肌群和表情肌群。
咀嚼肌群: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有两头:下头收缩开口,上头收缩闭口。
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33.颌面部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34.颌面部静脉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浅静脉网有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
35.颞下颌关节是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功能,其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其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所构成。
36.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位;眶区淤血;影像学检查37.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临床表现及诊断:1.骨折段移位;2.出血和水肿;3.功能障碍;4.骨折段的异常活动;5.影像学检查。
38.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目的)和面形的对称和均匀,同时使用防治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必须密切注意有无全身其他合并症的发生,一定要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局部处理。
39.颞下颌关节常见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脱位,关节强直,1.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是全身唯一联动关节,由下颌髁突,颞骨关节窝与关节结节,以及位于其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
2.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界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纤维组织,大部分纤维成束装排列。
牙周膜内有神经、血管和淋巴,对牙齿有保护、营养的作用。
3.Dental Caries(龋齿):是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数影响作用下,所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初期造成牙体硬组织色形质的改变,继后发生缺损,形成龋洞。
4.口腔前庭(vestibule of mouth):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之间的铁蹄形的潜在间隙。
5.口腔颌面部(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即口腔和颌面部的总称。
口腔和面部的组织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吸等功能。
6.固有口腔(proper cavity of mouth)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7.牙釉质(enamel):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当牙釉质有磨损时,则透露出牙本质呈淡黄色。
牙釉质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其中含有无机盐,主要为磷酸钙及碳酸钙,水分及有机物,为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
8.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炎症的总称。
9.sialothiasis(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涎石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
常见于颌下腺10.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集体一定区域内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特别是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感觉传导,达到该区域疼痛消失的目的。
11.雪口: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1分),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口腔中白色的乳酪样团块,重时会满口白色(2分)。
患儿烦躁不安,有时有轻度发热(2分)。
12.面部危险三角:以鼻梁骨的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
首先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
供应面部的动脉血经新陈代谢后变成静脉血。
面部的静脉血主要通过面前静脉、面后静脉、上颌静脉、眼静脉注入颈内静脉流回心脏。
这些静脉在面部互有分支形成致密的血管网,相互沟通。
面前静脉在眼的内眦部与眼静脉沟通,面后静脉在翼外肌的深处通过上颌静脉起始部的翼丛和面前静脉相通。
而眼静脉和翼丛又直接和颅内毛细血管网组成的网状结构--海绵窦相通。
其次面部静脉血管与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血管相比,还缺少一种防止血液倒流的装置--静脉瓣。
危险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炎症在整个面部发生扩散,就会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13.疖、痈:面部皮肤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疖,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
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作痈,其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顺筋膜浅面扩散至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14.Oral leukoplakia (口腔白斑):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是一种癌前病变。
15.Retrograde pulpitis (逆行性牙髓炎):是牙髓炎大一种,其感染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和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16.gum of gingiva:牙龈是口腔粘膜覆盖于牙颈部和牙槽骨的部分。
17.Dentigerous cyst: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18.Keratocyst: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
角化囊肿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及纤维包膜均较薄,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上皮岛。
1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则称为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20.radicular cyst(根端囊肿):是由于根尖部的肉芽肿,根尖慢性炎症刺激而引起牙周膜内残余上皮增生,增生上皮发生变性和液化,上皮沿着肉芽肿的液化墙壁增生,从而形成根端囊肿。
21.epulis(牙龈瘤):是泛指发生在牙龈上的一组肿瘤或类肿瘤疾病,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
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血管型牙龈瘤等。
22.ankylosis of the TMJ(颞下颌关节强直):指因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造成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称为颞下颌关节强直。
可分为关节内强直、关节外强直和混合性关节强直。
23.沃辛瘤(adenolymphoma),又称腺淋巴瘤,其组织发生与淋巴结有关。
1.简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1.与外界相通,多腔窦,多细菌,易感染;2.牙齿的存在,牙源性感染是主要感染来源;3.筋膜间隙疏松,抗感染能力低,互相交通;4.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缺少静脉瓣,易扩散。
2.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答案:①位置显露:易受外伤,易早期发现②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受伤后出血多,肿胀较明显。
③解剖结构复杂:并发症④自然皮纹:手术切口⑤形态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器官3.颌面部创伤的特点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出血多,组织反应性大:血肿水肿窒息;修复和抗感染能力强:清创时间:②是呼吸道上端,损伤后可影响呼吸:组织水肿、移位、舌后坠、血凝块及分泌物。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上接颅腔,易并发颅脑损伤:颅底骨折、脑挫伤④下连颈部,常伴有颈部损伤:颈部大血管及神经损伤、颈椎损伤⑤窦腔多,易感染:口腔、鼻腔、咽腔、附鼻窦存有大量细菌⑥是消化道入口,损伤后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⑦口腔颌面部损伤常累及牙齿:骨折咬合关系二次弹片感染⑧常有面部畸形--美观问题⑨可发生特有解剖结构损伤:涎腺、面神经、三叉神经4.简述智齿冠周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