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量线--监控主力动向的有效指标均量线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市场的成交情况,成交的活跃还是平淡;主力庄家是否进出;是热门股还是冷门股,都可以均量线上得到较明确的反映,并在很多时候可以非常明显地给出买点信号卖点信号.以下笔者重点介绍一下利用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选择买卖点的技巧。
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动力,与股价涨跌有非常直接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中使用成交量指标时发现,成交量的变化忽大忽小,使投资者不容易很快掌握规律.而我们把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配合使用,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5日均量线就是把5天的成交量相加除以5,所得出的平均值连成线;10日均量线就是把10天的成交量相加除以10,所得出的平均值连成线.在许多软件中,用MA%和MA10表示.判研方法如下:1、买点信号:股价经过较长时间下跌进入了横盘整理状态后,成交量会非常小,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粘合状态,每日的成交量大部分时间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下。
在这种前提下,如出现日成交量小幅温和放大,上穿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随后又引起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形成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黄金交叉形态,此种形象出现,将是较好的买入信号。
如98年2月10日的延中实业(600601)就是此种情况.在此之前,延中实业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横盘整理阶段,98年2月9日成交量上穿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黄金交叉,成交量也在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之上,给出非常明显的上升信号.如果我们在此时跟进,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买点信号,事实上延中股价从9.5元第一波便上升到18.36元。
2、卖点信号:当股价连续上涨,成交量不能继续再创新高,反而低于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时,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开口缩小,并进一步形成死亡交叉时,是较好的出货点.如兴业房产(600603)98年5月21日,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死亡交叉,成交量低于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显示上升动力不足,此时逢高减磅将是较好的卖出点.卖出点的选择应注意:有时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开口缩小,股价就已开始下跌;有时要等到完全形成死亡交叉时才开始下跌。
3、持股信号:当某股股价开始一轮升势,成交量经常呈一种逐步放大的态势,此时成交量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上运动时,说明资金还中继续进入这只股票,此时股价将会呈现一种大涨小回的走势,此种情况通常应该持股。
4、在一个三浪上升和一个五浪上升的行情中,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三浪和五浪给出的死亡交叉信号较为可靠。
5、在一段上升行情中,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死亡交叉,和前一次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死亡交叉产生背离时,出货信号将更为可靠。
6、使用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产生死亡交叉出货,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一些股价连续上涨,成交量连续放大的流通盘中盘以上的庄股,是一个做强势股出货的指标。
7、以均量线作为进出标准,不适合于成交量不能连续放大的弱势股和冷门股。
8、卖出方法不适合于流通股本小,筹码锁定极好,被庄家控盘的单边上升股。
均量线反映市场成交的主要趋向,是市场的本质属性.强势股,庄股,大牛股,所以能连续上涨和市场主力收集筹码的成本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而均量线恰好能量化庄家的平均成本和平均持仓量的大小,并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是能发现主力庄家动向,及时跟进强势股,庄股, 大牛股的有效指标。
均量线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情况亦即交投趋势的技术性指标。
1.计算方式将一定时期内的成交量(值)相加后平均,在成交量(值)的柱条图中形成较为平滑的曲线,即均量线。
一般情况下,均量线以10日作为采样天数,即在10日平均成交量基础上绘制,亦可以同时选设10日和30日的采样天数绘制两条均量线,其中10日均量线代表加权移动平均线转在许多的技术指标中如果说有许多指标能够人为地做出“骗线”的话,那么移动平均线这一技术指标是最为客观,不易被人操纵的。
移动平均线这一技术指标适用广泛,构造简便,它的参数易于检验,所以被绝大部分顺应趋势运作人士所运用。
它的客观性与精确性常常为人称道。
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最近或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算术平均线,如我们采用最近10天的价格或指数数据,我们把新的收市价逐日地加入10天的价格或指数数据,我们把新的收市价逐日地加入10天数据之和,把往前倒数的第11个收市价剔除,把新的总和除以10,就得到了10在移动平均线的数值。
以时间的长短划分,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几种,一般短期移动平均线有5天与10天;中期有30天、65天;长期则有200天及280天,因为280天线实际是365天中的全部交易日,又被称作年线,在统计上有特殊的意义,年线收阴或收阳显示出本年度投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
200天移动平均线则被欧美机构或基金经理人看重,以此作长期投资的依据。
5天及10天移动平均线在中国股市上运用十分广泛,成为短期行情的重要依据,至于30天或65天移动平均线在股市上运用也很频繁,尤其便于把握中级以上行情,成为进出货的主要数据。
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研判市场的多重倾向,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该市场呈多头排列;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下跌,该市场呈空头排列。
移动平均线说到底是一种追踪趋势的工具,便于识别旧的趋势已经终结或反转,新的趋势正在诞生或延续的契机。
它不企图领先于市场,只是忠实地追随市场,所以它具有滞后的特点,然而却无法造假。
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平滑工具,通过每日收市价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一条较为平缓的曲线,这条平滑的曲线滤去过于琐碎的小波动,而将大体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
短期移动平均线如5天和10天移动平均线比30天和65天移动平均线更贴近价格的波动变化,显得更为敏感,而长期移动平均线则较为迟钝,所以短线和中长线投资者各有其爱好及习惯。
在期货市场上,采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更为有利,一般会使用4天、9天、15天移动平均线组合;而在中国股市许多分析人士及媒介已习惯采用5天、10天、30天移动平均线组合。
对于长线或机构投资者30天、65天、280天线组合也是出入市的重要参数。
一、移动平均线的种类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三种。
1.算术移动平均线算术移动平均线是简单而普遍的移动平均线。
平均线是指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为一组数字相加,除以该组数据的组成个数。
以5天移动平均线为便,计算方法如下:MA=(C1+C2+C3+C4+C5)/5一般公式:MA=(C1+C2+C3+C4+C5+....+Cn)/nC:第一日收盘价n:移动平均数周期“移动平均数”是指以某一日数为基础周期(上述例子为5日),当新的数据加入后则剔除基期中前一日的数据。
由于算术移动平均线并不计较基期中最前一日的数据。
由于算术移动平均线并不计较基期中某一日价格对未来价格流动的影响份量,将周期中的每日价格影响一视同仁,按统计学的原理不尽合理。
统计学的理论观点认为:对5日移动平均线的周期而言,第5日的收盘价对第6日价格波动的影响力理应大于第一日的收盘价,为了反映这一事实,有人发明了加权移动平均线进行弥补。
2.加权移动平均线加权的原因是基于移动平均线周期内最近一日的收盘价对未来价格的波动影响最大,因此赋予它较大的权重即加权份量。
加权的方式分为三种:阶梯式加权,线形加权,平方系数加权。
⑴线形加权移动平均线计算方法:MA=/ (2×1+2×2+2×3+2×4)即为第5日的阶梯式的加权移动平均线公式:⑶平方系数加权移动平均线:为线形加权演变而来,即将每一加权数平方(以5日为例)。
计算方式为:MA=/ (1*1+2*2+3*3+4*4+5*)3.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当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起算基期不同时,起算基期较晚的计算结果会与起基期较早的数字有所差异。
比如从10月30日起算5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的人,他所计算出的11月5日的数字一般和9和10日起算的人所到的11月5日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有所不同。
这一差异经过稍长一段时间的平滑运算以后会趋于一致,不会有大的差异。
因此,投资者在计算EMA时或运用EMA技巧的技术指标如RSI和KD线时,如计算与他人数字有出入,关非运算有错误。
根据上述现象,投资者不见得需要用算术移动平均线来运算EMA的第一个值,事实上第二日即可算出5日EMA或10日EMA。
从5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为例,计算方式是首先以算术移动平均线计算出第一移动平均线,第二个移动平均线为:(第6日收盘价×1/5)+(前一日移动平均线×4/5)公式EMA=C6*1/5+EMA5*4/5以上三种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比较以后可以发现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是较方便的方法,既省略了储存数据资料的麻烦,又省略了运算的麻烦,所以几乎所有的统计性指标均以EMA技巧来运用,掌握这一方法可以举一反三。
二、移动平均线的运用1.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期货市场经常采用简单移动平均线,期货投资者只用一条移动平均线寻找趋势讯号,在日线图上把移动平均值伴随着每天的价格图线逐日画出。
当收市价高于移动平均值之上,就产生买入讯号;当收市价低于移动平均值后就出现卖出讯号。
如果采用非常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4天、9天线),这些线的表现十分灵敏活跃,时时出现穿越现象,非常贴近收市价格的轨迹,这些穿越讯号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如果跟随这些讯号买卖一是损失手续费,二是作出错误决定,但同时它也更及时地揭示出趋势的变化。
对于一条移动平均线的利弊有些投资者采用过滤的原则:⑴在吸收移动平均线的信号时不仅要求收市价必须穿越移动平均线,同时要求当天的全部价格停留在移动平均线一侧。
⑵收市价格穿越移动平均线的幅度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预定穿越幅度可以是最小价格单位的若干倍数或某个百分比。
比例越小保护性能越差,比例越大则信号阻滞,中短线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
⑶一些稳健的投资者往往等待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一侧站住三天方予确认,这也是避免做出错误决定的步骤,唯一的缺点是入市稍晚,价格也已升高或降低,但对于趋势的把握却十分稳当。
⑷另一种作法是在移动平均线的上方和下方设定一定的百分比,分别作出移动平均线的平移曲线。
当收市价格不仅高过移动平均线,而且还超越平移曲线才构成买入讯号,反之则构成卖出讯号。
这一百分点比可定为移动平均线的1%至3%。
⑸还有一种办法是针对每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与移动平均线形成两条曲线,收市价必须穿越最高价才构成买入讯号,而下方的最低价可用来确定止蚀。
收市价必须穿越最低价才构成卖出讯号,上方最高价成为止损线。
2.采用两条移动平均线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会出现频繁的穿越以及拉据现象,为了提高移动平均线的可信度和运用效果,通常也可以选择两条或三条移动平均线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