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批改网使用有效性的相关论文研究资料

关于批改网使用有效性的相关论文研究资料

关于批改网使用有效性的对比论文研究1.论文题目:《基于批改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写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期刊名:《外语电化教学》作者:杨晓琼,戴运财年份:2015年●样本:本研究受试者为笔者所授三个教改班级学生,共135人。

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从60分到140分不等。

为保证实验效度,笔者未告知学生正在参与一项实验。

实验周期从第三周到第十二周,共十周,学生每周需要在批改网上提交一篇作文,以使其写作保持连续性。

●数据:为检测批改网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实验前和实验后的作文测验。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学生后测成绩中的评分各单项及总分平均分均高于前测成绩,这说明经过十周基于批改网的自主写作教学模式训练,不同水平学生的写作无论从篇章结构、思想内容、段落连贯、词汇选择、语法、长句的运用和写作规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t检验和P检验(以上各概率P值都<0.05)结果表明,学生总体水平、用词和连贯等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与评价: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批改网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英语写作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意义,也有助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

在实际使用及半开放式访谈中,本研究也发现了批改网的一些不足,如对于内容切题、篇章结构、逻辑等方面还无法全面评估;不能识别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低频警示”疑为中式英语,但却未能给出参考用法;评语概括性强、未给予详细评价。

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批改网应丰富其语料库,增加修改建议,同时应提高其计算机智能分析、逻辑分析等技术;第二,把系统设置“在截止日期后生效”的学生互评功能改为学生在线互评,这有利于打破师生、学生之间的界限,实现平等、真诚的作文交流,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完全依赖批改网,布置完作文就置之不理,而应充分利用批改网的优势,运用批改网的教师点评功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点评以及对共性薄弱点进行讲评。

只有当批改网在线即时反馈、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结合运用时,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及写作教学质量才会得到切实提高。

2.论文题目:《基于句酷批改网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期刊名:《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作者:顾成华,王丽年份:2012年●样本:笔者挑选了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学期的实证调查。

其中2011级文学院大学英语A1班为实验班,共有学生63名,使用批改网辅助英语写作教学;2011级化工学院大学英语A3班为控制班,共有学生51名,使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法。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并未告知两个班的学生正在利用他们开展教学方法实验,以免影响实验的效度。

●数据:1.写作前测成绩分析:表1和表2是两个班的前测成绩及结果分析在表2中,F=0.097,sig=0.757,说明两个样本的方差相等,需要用t=0.260,p=0.795来解释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两个班的前测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前测平均分为9.79分,控制班为9.74分。

2.写作后测成绩分析表3和表4是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分析结果。

在表4中,F=0.329,sig=0.567,说明两个样本的方差相等,需要用t=7.995,p=0.000来解释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也就是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实验班的写作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

从表3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班后测平均成绩为12.55分,控制班为10.98分。

●结论与评价:批改网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加了写作练习的次数,“熟能生巧”,经过这么多次的练习,加上系统的点评,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会大幅度地提高。

由此可见,批改网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与传统的教师人工批阅相比,具有即时迅速、一目了然、省时省力等特点。

同时,批改网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辅助教学工具,系统里有教师添加人工评阅的功能,还有教师纠错报错的功能,有助于及时更新语料库。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个人网站的功能,及时上传学习资料,布置教学任务,加强师生课后的联系。

但是,批改网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如机械化、程式化,机器毕竟不能取代人脑的智慧,学生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辨别。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批改网上不恰当的点评对学生带来的不良的影响,一定会添加人工批阅意见,教师为此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键盘,这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3.论文题目:《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期刊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作者:符祝芹年份:2012年●样本:参与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是海南医学院2011级非英语专业根据入学摸底考试编排的、英语成绩没有实质差异的两个自然班学生(实验班41人,对照班38人)。

两个班的总体作文水平在开学的摸底测试中显示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别。

本研究应用的自动评价系统是基于语料库的网络句酷批改网。

●数据:观察学期末学生作文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表1)结果发现,对照班和实验班在作文成绩上有显著差异(P=.00<.05);此外,在作文质量的分析上,通过表2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作文无论是在写作流利性(词类&词符)、词汇复杂性(学术词&低频词的比例)还是句子和语言的得体性(句子平均长度&词块)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测项的P值均小于0.05)。

換言之,实验班学生作文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班。

这个结果与国外多稿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不断的修改、完善、再修改、再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有较大的提高。

在使用自动评价系统的看法方面,期末的学生体验问卷封闭式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网络批改有助于减少写作焦虑,激发了写作信心和兴趣(87%);使用自动评价系统可以增进写作的正确性及自主写作意识(85%)。

●结论与评价:基于语料库的自动(句酷)批阅系统的介入,使得英语写作评阅工作变得更有效,大大缩短了传统课程中的评改周期,不仅提高了习作批改效率,而且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反馈,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可方便地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但系统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评语的泛化性特征,不能从深层写作和批评性思维能力方面指导参与学习者发展写作能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帮助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只是单一的传统书面批改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因此计算机客观评价学生作文与教师主观评价应是最佳的结合,即教师能够基于系统反馈给予学生更加具体的修改建议,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

同时,对缓解学生写作量大和教师评估作文耗时多这一矛盾,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自动评阅系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4.论文题目:《自动作文批改系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际效果研究》期刊名:《蚌埠学院学报》作者:洪姣,李政年份:2014年●样本:研究对象为同一授课老师所教授的两个不同的平行班级:合肥师范学院2011级化工与制药2班,共51人,合肥师范学院2011级编辑出版学1班,共54人。

化工与制药2班作为控制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实验班的编辑出版学1班使用句酷批改网来辅助教学。

本研究就是对这两个平行班进行持续一学期的比较性研究。

数据:1.实验前测试成绩分析表2概括了两个班级前测成绩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从“篇章结构”这一维度来看,实验班的成绩比控制班高出2.6816分,且Sig.值显示这种差异已经属于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0.01)”。

这说明,这一维度上实验班比控制班上要优秀。

与“篇章结构”相比,其他的几个维度如“内容相关”、“句子”、“词汇”、“词组搭配”,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均比控制班要高,但是Sig.值显示它们的这几种数值上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0.01)”。

这说明在这些维度上两个班级成绩较为接近。

然而,就“流畅度”这一维度,实验班的成绩比控制班高出1.3007分,但是Sig.值显示这种差异并不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0.01)”。

这说明在这一维度上两个班级成绩同样较为接近。

综合而言,控制班的总成绩比实验班高出0.3291,但是Sig.值显示这种差异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0.01)”。

由此可见,控制班与实验班的整体成绩较为接近,比较适合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2.实验后测试成绩分析表3概括了两个班级后测成绩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在“内容相关”这一维度上,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控制班高出1.2759分,这种差异并不是很显著,说明在这一维度上两个班级仍然较为接近。

与前测数据相比,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在这一学期均有一定提升,且实验班成绩提高幅度要优于控制班。

“篇章结构”这一维度与“内容相关”的情况类似。

实验班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原本在这一项上两个班的差异较为显著,经过一学期学习后,这种差异已经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句子”、“词汇”、“词组搭配”、“流畅度”这四个维度同样也有着相似的现象。

实验班的成绩在这四项上均优于控制班,且在统计学上这种优势较为明显。

这种提高最终也体现在总分上。

在经过一学期批改网的使用后,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有所起色,并反超了控制班。

这种提高从sig.=0.014的这一数据上就可以看出。

●结论与评价:在探究自动作文批改系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效果中,通过对两个平行班的一个学期的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对减轻教师负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综合水平方面的确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但同时也看到,由于该类系统在某些层面的缺失,导致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现阶段还无法取代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而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

5.论文题目:《英语作文智能评阅系统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期刊名:《海外英语》作者:吴方,齐悦年份:2014年●样本:实验对象为某省属重点高校工科专业2012级的两个班学生:测控1201班及自动化1201。

两个班都是大一新生,人数分别为28人和32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班,使用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写作文;另外一组为控制班,使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法,共有学生60名。

●数据:1.两组学生人学时进校英语摸底写作考试成绩对比在表1中,从方差齐性检验分析结果来看P值住7.35>0.15,可见本实验中数据的方差是齐的;选用方差相等的结果,双侧P值0.672>0.05和T值0.385<1.671,不能认为两组有显著差别,实验班与控制班在入学前的英语写作水平成绩是相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