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
子宫
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
卵巢分上、下两端,前、后两缘,内、外两面。
上端借卵巢悬 韧带连于骨盆, 输卵管
下端借卵巢固
有韧带连于子
宫。前缘借卵
巢系带连于子 宫阔韧带,后 卵巢
缘游离,内侧
面朝向盆腔,
与小肠相邻,
外侧面贴于卵
阴道
巢窝。
输卵管
子宫 卵巢
(二)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表面包被有一层浆膜,浆膜深面为一层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的白膜。 白膜深面为卵巢实质。 ➢皮质:位于白膜深面,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 ➢髓质: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也逐渐
发育形成卵泡膜。
早 期 的 次 级 卵 泡
晚期的次级卵泡
卵丘
卵泡膜
卵泡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与雌激素的生成和 分泌有关。雌激素的主要作用:促进女性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 现和维持,同时能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 的变化,使子宫内膜增厚。
(3) 成熟卵泡
子宫颈 阴道上部
子宫颈 阴道部
子宫腔 子宫口
子宫体腔 峡管 子宫颈管
输卵管子宫口
子宫体腔 峡管
子宫子口宫颈管
阴道
子宫颈与子宫 体相接处为狭细的子 宫峡,仅长1cm,但 在妊娠期可延伸至7 -11cm。产科常经此 部行剖腹产术取出胎 儿。
(三)子宫的固定装置
其固定装置除盆底肌外主要 有四对子宫韧带
黄体
颗粒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 膜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
孕激素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出现分泌期的变化, 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准 备,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促进乳腺的发育 和机体产热等功能。
图16
若卵未受精,黄体维持12~14天后退化,称月经 黄体。 若受精,黄体继续发育,直径可达4~5cm,称妊 娠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雌激素和松弛素;妊 娠黄体存在4~6个月后退化。黄体退化后被致密 结缔组织取代,成为斑痕样的白体。
初级卵母细胞:一个,圆形,胞质嗜酸,核大而 圆,染色浅,核仁明显。
卵泡细胞:一层扁平的细胞,较小,与结缔组织 间有基膜。
原始卵泡
(2) 生长卵泡
进入青春期,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原始卵 泡开始生长发育。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开始发育, 有一层变为多层,中央的初级卵母细胞逐渐增大, 并在其周围出现了一层富含蛋白的嗜酸性膜,称 为透明带。
1.卵泡的发育
出生时,两侧卵巢内含有30-40万个原始卵泡, 进入青春期后,在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刺激下,原始卵 泡开始发育,经生长卵泡至成熟卵泡并排卵; 绝经期后,排卵停止。
卵泡的发育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 泡三个阶段
(1) 原始卵泡
居卵巢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一个初级 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
白 体
二、输卵管
输送卵子的肌性管道,外侧 端借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内侧端经子宫口通子宫腔。 10-14cm长,可分四部。
子宫部 峡部(结扎部位) 壶腹部(受精部位 漏斗部
漏斗部周缘的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手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峡
输卵子宫部
输卵管伞
•输卵管管壁由内向外分为: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 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下 端接阴道,两侧连接有 输卵管和卵巢,临床统 称为附件。
成年女性子 宫正常呈前 倾、前屈位。
膀胱
直肠
子宫 阴道
90o
前倾
170o
前屈
(二)子宫的形态
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前后两面、左右两缘
子宫底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颈
子宫峡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阴道上部
阴道
子宫体
➢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形成皱襞,使
管腔不规则;上皮由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构成。分泌细 胞分泌物构成输卵管液,可营养卵子,辅助卵子运行, 纤毛细胞的纤毛向子宫方向摆动,可将卵子推向子宫。
➢固有层:薄层结缔组织,有毛细血管和平滑肌纤维
➢肌层
➢外膜
三、子宫
功能:形成月经、孕育 胎儿。
(一)子宫的位置:
(* 生长卵泡:初级卵泡 + 次级卵泡)
初级卵泡超微结构模式图
早期的初级卵泡
晚期的初级卵泡
➢ 次级卵泡
• 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些小腔隙,这些小的腔隙内 含的液体称为卵泡液,小腔隙逐渐融合形成一个 大腔,称为卵泡腔,这时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的 卵泡细胞被挤到卵泡的一侧,称为卵丘,初级卵母 细胞周围的卵泡细胞逐渐变为为柱状,围绕透明 带呈辐射状排列,称为放射冠。
子 宫 壁
(五)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 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 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 生一次内膜剥脱、出增生 期和分泌期。
内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 ➢单层柱状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散在的纤 毛细胞组成 ➢固有层:含子宫腺,结缔组织含大量低 分化的基质细胞,血管丰富
内膜可分为表浅的功能层和深部的基底层
➢ 功能层:较厚,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 期性剥脱出血,即月经。 ➢ 基底层:较薄,不参与月经形成,在月经期后 能增生,修复功能层。
子宫阔韧带:防止侧移 子宫圆韧带:维持前倾 子宫主韧带:防止脱垂 骶子宫韧带:维持前屈 盆底肌
子宫圆韧带 子宫阔韧带
子宫 圆韧带 子宫阔韧带
(四)子宫壁的微细结构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外膜、肌层和内膜(粘膜) 外膜:浆膜 肌层:成束或成片的平滑肌构成,肌束间以结 缔组织分隔;在妊娠期平滑肌纤维增大,增殖, 肌层明显增厚
内脏学
第七章 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
内生殖器
生殖腺: 卵巢 输卵管
生殖管道 子宫 阴道
附属腺体: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一、卵巢
(一)卵巢的位置形态 卵巢悬韧带
功能:产生卵子和 分泌激素的作用。
卵巢
位置:盆腔子宫两 输卵管
侧的卵巢窝内。
形态:灰红色,卵 圆形,包被于子宫 阔韧带后层内。
生长卵泡经过生长发育,10-14天形成成熟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发育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成熟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增大,卵泡壁变薄, 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 细胞联同放射冠、透明带和卵泡液从卵巢排出, 称为排卵。
时间是月经周期的第14天。
2.黄体的形成和功能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壁周围的卵泡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黄体细胞,黄体细胞 聚集成富含血管的内分泌团,新鲜时呈黄 色,称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