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信息技术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特点

产生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电子 政府提供了技术条件和适宜的平台环境。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 建设电子政府热潮的兴起与IT厂商的推动 是分不开的。
1.2 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1.2.1 经济和社会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1.2.2 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1.2.3 建立廉洁、高效、公平、务实政府的需要 1.2.4 民主参政、议政的需要 1.2.5 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1.2.6 政府树立全新形象的需要
运用信息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 直接的“电子政府”可以增强其国际竞争 优势。
1.2.6 政府树立全新形象的需要
电子政府降低了传统政府的“门槛”。 网络宣传迅速、直接、信息容量大。 网络技术在政府行政中的应用将引起政府
职能的调整,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小结
本章分析了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内容涉 及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和电子政府构 建的必要性等内容。
目的: 转变管理观念 提高对电子政府的认识
复习思考题
1. 政府管理信息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 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构成。 3. 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4. 简述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谢谢
<- 1.2 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网络经济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 的重要特征。
政府需要适应。 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提高。 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监督并与之交流。
1.2.1 经济和社会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一些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行为转移到 网上,客观上都要求政府必须充分利用网 络技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与服务。
1.2.2 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精简高效的政府。
1.2.3 建立廉洁、高效、公平、务实政府的需要
新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廉洁程 度和办事效率。
1.2.4 民主参政、议政的需要
网络提供了一个政府与公众之间实现高效 便捷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途径。
1.2.5 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⒊由于社会的“信息大爆炸”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 普及,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和政治参与程度迅 速提高,因而必然要求政府公共管理的迅速信息化。
<-1.1.1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⒋ 要在当代社会成本效益核算的标准下,保证 政府管理的高效率,就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 信息化。比如公务旅行。
1.1.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信息获 取、传递、处理、存储的技术,是包括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构成的一个高新技术群。
现代信息技术构成: 微电子技术(整个技术群的硬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现代社会的“大脑”)
通信技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特点:
1.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即在通信系统中用数字信号 取代模拟信号,使传输和交换的速度大大加快,同 时便于存储、加工处理及计算机自动控制。
1.1 政府管理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1.1.1 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1.1.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1.1.3 电子政府的产生
1.1.1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⒈社会生活的高度复杂化使政府公共管理必须采取信 息化方法。
⒉由于产业结构的高新技术化而使智力劳动阶层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这一阶层的工作、生活方 式必然要求政府管理的信息化
1.1.3电子政府的产生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把推进发展中国 家政府信息化作为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希 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 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 的共享。而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 速公路”的诸多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 名列第一位。全球建设电子政府热潮的兴起 有其丰富的技术背景和现实背景。
2.网络化。所谓网络化,即把各种电讯设备、线路同 计算机相连接,使信息传输同信息处理相结合,构 成通信网络。
3.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即运用计算机控制通信设备 和用户终端设备,促使信息传输实行自动管理。
<- 现代信息技术特点:
⒋多样化。所谓多样化,即通信业务除传统的电 话、电报、传真以外,还增加用户电报、电子 邮政、可视图文及数据业务、移动电话、无线 电寻呼以及可视电话、电话会议系统等各种业 务。
第一章 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环境
第一章 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环境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环境,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的概念、构成内容和特点,认清政府管理 信息化的必然性,明确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从而转变观念,加强对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认 识。 本章重点问题:
●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