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长泽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磨床加工标准
文件编号:CZ-QW-MJ-009 版本:V1.0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4.9.1发布 2014.9.1实施
文件修改记录表
1 目的
规范和指导磨床的生产作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品质。
明确机床维护保养方法及其正确操作规程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2 范围
适用于制造部所有磨床加工。
3 职责
3.1.主管宣导加工者熟练撑握。
3.2.主管负责培训,新入职员工按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3.3.操作者按正常程序操作机台,做好保养和记录。
4 定义
严格按标准作业,保证产品质量。
5 作业标准
5.1 审图标准
5.1.1 仔细审阅图纸的加工要求和工艺,重要的加工信息要在图纸上注明并标记。
5.1.2 检查工件和图纸是否相符,如:工件外形尺寸、厚度、材质,形状。
5.2 砂轮准备
5.2.1 开料或者切料选用切割片进行加工。
5.2.2 研磨选择46L的砂轮进行加工。
5.3 加工标准
5.3.1 开料的标准: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软料每次下刀0.8~1.2mm,硬料每次
0.5~0.8mm;厚度超过40mm的工件要两边接,且要注意下刀的垂直度。
5.3.2 平面研磨加工标准;
5.3.2.1 检查工件是否有毛刺披锋或者凹凸不平。
5.3.2.2 用旧砂轮或者砂纸砂平毛刺披锋。
5.3.2.3 对板件平面较大或较长时一定要放在磁台上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变形。
对变形处要用塞尺或者A4纸张垫平变形处,再充磁加工。
5.3.2.4 加工的模板平面较小而长度又较长时,加工前要把工件摆斜在磁盘上充磁方可加工。
5.3.3 砂轮的进给量标准;
5.3.3.1 加工非淬火件比如A3、45#未淬火 P20料时,开粗时砂轮量每次可以下刀0.1mm~0.2mm,开粗时模板留0.1余量,修整砂轮精磨。
精磨时砂轮进给量≤0.05,然后量数在进行研磨加工。
5.3.3.2 加工淬火件45#时,它的砂轮进给量和加工方法同非淬火件一样。
5.3.3.3 加工淬火件CR12、D2、SKD11、DC53等工件时。
开粗时砂轮每次进给量为0.05mm~0.1mm,开粗时模板留0.1的余量进行精磨,修整砂轮精磨;精磨时砂轮进给≤0.05然后量数确定余量再进行加工。
5.3.4 加工薄而小的工件,用精密和平口钳钳住,然后在工件的前末端加精密垫铁夹紧扣吸附在电磁吸盘上磨削,这样可防止工件变形。
5.3.5 加工两侧面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较高的小工件,用精密平口钳直接装夹加工。
5.3.6 研磨直角加工标准;
5.3.
6.1 把工件的零位边(基准边)用白色笔标示出来。
选择装夹工具(批士)。
5.3.
6.2 把工件装夹在夹具上加工出第一个基准边、在把批士旋转90°加工出第二基准边,拆下工件把工件加工好的第一基准边直接放在磁台上用百分表或者直角尺检查第二基边是否直角。
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5.3.
6.3 对加工大板零边的。
要先确定模板厚度平面是否平行。
检查完后把要加工所对立的边用废砂轮把毛刺披锋去除,立放在磁盘上,再用批士的侧面夹住俩平面充磁后在夹紧。
方可加工。
5.3.
6.4 对加工长而宽度又小的工件时。
它的打直角方法是:先检查工件厚度是否加工好,在选择把批士平放在磁盘上、在选择两块等高的垫铁放在批士的两边。
然后再把工件放入批士内,根据工件长度再调整的距离,但是垫铁必须放在工件的两头而防止加工时工件翘头导致报废。
调整好后在充磁夹紧方可加工。
5.3.7 斜面的加工标准;
5.3.7.1 用正弦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装夹(最大倾斜角为45°)磨出倾斜面。
5.3.7.2 当要加工的斜面较小时,可以选择用砂轮角度修整器修出所需要的角度来加工。
5.3.8 C角的加工标准;
5.3.8.1 用砂轮角度修整器修出45°角。
修砂轮倒角C1就倒1mm C2就倒2mm以此类推。
当C角≥C5时,C角要热处理前开粗。
5.3.8.2 可以用正弦磁台倒角,把磁台调整到45°,C1倒0.7 C2倒1.4以此类推。
当C角≥C5时,C角要在热处理前开粗。
5.3.9 R角的加工标准;加工R角时。
当R角≥R1时,要先倒C角再进行R角的研磨。
用角度修整器倒角时R1倒≤0.45,以此类推。
用正弦磁倒角时R1倒≤0.4,以此类推。
当R角≥R8时工件要在热处理前开粗。
5.3.10 台阶的加工标准;
5.3.10.1 当台阶≤3mm时可直接用砂轮加工。
当台阶≥3mm时加工前可以用切割片开粗,然后再进行研磨。
5.3.10.2 当台阶面比较大而又深时,可以在热处理前CNC或铣床开粗,在用水磨研磨台阶,台阶平面磨好后在用手摇磨床倾角。
5.3.10.3 在研磨挂台时,先确认高度或厚度是否到数,再用白色笔画出所加工的挂台位置;如果挂台面跟磁力台不平行时,要把工件装夹在批士上打表进行加工。
5.3.11 圆针类的加工标准;
5.3.11.1 在加工T冲时要看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研磨针的长度或高度。
5.4 安全作业标准
5.4.1 砂轮在使用前必须平衡。
5.4.2 操作时,在砂轮完全停止前,严禁将手伸至砂轮。
或清理或移除工作台上之任何铁屑或工件,也不可将手接近机器之任何或转动的部位。
5.4.3 要调整冷却喷位置或吸尘嘴位置或更换沙轮时,必须将机器完全停止。
5.4.4 如果操作人员认为机器有安全之顾虑时,请立即停止使用。
5.5 机床维护标准
5.5.1 日常维护;
5.5.1.1 开机前进行检查,各螺丝、夹头、传动部分有无松动。
5.5.1.2 传动部分开机空转约5分钟,同时检查各油路是否畅通,有无杂音。
5.5.1.3 各机床润滑部分有无漏油。
5.5.1.4 各机电流、电箱有无异味、胶味,电箱内不能有油,水和其它杂物。
5.5.1.5 清理油箱过滤嘴,保持油路畅通。
5.5.1.6 时常观察油压表压力状况。
5.5.1.7 下班前清扫机床脏物。
5.5.2 每周维护;
5.5.2.1 油箱内脏物清理。
5.5.2.2 进行加入黄油润滑系统。
5.5.2.3 大水磨换弃水溶性切削液,保持水质和冷却作用,清洗切屑液过滤嘴和水箱。
5.5.2.4 清理机床内脏物和死角处,并注入润滑。
5.5.3 每月维护;
5.5.3.1 清洗润滑箱必要时换润滑油,油箱内不可有铁屑或腐物等。
5.5.3.2 液压油箱清洗过滤嘴。
5.5.3.3 校验机床工作面的平面度,主轴的垂直度或平行度。
5.5.3.4 检查润滑和液压系统的油管,有腐烂及时更换。
5.5.3.5 检查各机床油泵、液压泵、法兰、过滤嘴的清洗或更换。
5.5.4 相关记录
5.5.4.1《设备点检表》。
6 物品搬运安全
6.1 徒手搬运工件时,重量不能超过20公斤。
6.2 重量超过20公斤之工件搬运一定要借助叉车。
6.3 如遇重物落下,切记!不可尝试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去承托,否则会被滑落的工件压伤,割伤。
6.4 搬运或转送其他部门工件时,特别是锐角,尖边的工件,务必戴好手套,脚不可以伸入工件的下方,以免工件滑落伤及身体。
6.5 物品安全摆放方式:物品不得竖放,应平放,大件、重物放在下面,小件、轻物放在上面。
6.6 所有的搬运运作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7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7.1 使用风枪时尽可能戴防护眼镜,严禁对着旁边有人的地方吹,预防伤到自己或别人的眼睛,风枪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摔坏风枪,用完风枪后及时关闭风枪,如发现漏气现象,要及时处理,以免浪费公司成本。
7.2 进入车间上班不得穿拖鞋或凉鞋进行加工作业,因为铁块很有可能砸到脚。
7.3 工作时工衣领口、袖口要扣紧,以免机床旋进工衣、袖口而伤及人体。
7.4 保持车间地面干爽,以防作业人员摔跤。
7.5 不得疲劳作业,不要在光线阴暗的地方工作。
7.6 当发现防护用具有破损时,需及时更换。
7.7 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消防器材周边不提摆放杂物。
7.8 任何机器不得超负荷运作,当机床出现异常时,立即关机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维修,非专业人员严禁拆、修设备。
7.9 非经培训或上级主管许可,不得擅自操作机床。
7.10 下班后,必须关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