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选择题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与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
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A.18°B.23.5°C.29°D.34.5°2.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A. B.C. D.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楼盘户型结构相同(见图甲)。
读图回答3-4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高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图乙中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A.11个月B.9个月C.7个月D.1个月4.上级部门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图乙)进行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
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6.若黄赤交角扩大,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距离相比,间距应该( )A.扩大B.缩小C.不变D.随意下图是“我国某地朝南窗户的冬、夏至和春秋分日正午阳光入射图”。
据图回答7-9题。
7.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下列正确的是( )A.冬至日B.夏至日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D.昼最短夜最长8.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若此时是北京时间11时,则该地点位于( ) A.北京的北边B.北京的西边C.105°ED.135°E9.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江淮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正值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B.河流正处于枯水期C.水稻播种后在田中生长D.处于梅雨季节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
读图完成10-12题。
10.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A.① B.② C.③ D.④11.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
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
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A.一个星期 B.十天 C.半个月 D.一个月某县(25°N,115°E)某新建校区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阳光入射角度大、发电效率高。
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县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最长时间是A. 15小时10分钟 B. 13小时40分C. 13小时 D. 12小时20分14.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阴雨连绵的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A.一直调大 B.一直调小C.先调大后调小 D.先调小后调大下图为甲城市12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 甲城市位于北京市(39°55′N,116°23′E)的()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16. 该日甲城市和北京()A. 日出日落方位相同B.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 正午太阳方位相同D. 昼夜长短状况相同二、综合题1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说明图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大小。
(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18.下图为“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该日东营市(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该日之后,东营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D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确定甲地位于北极圈内。
极昼时,极点的太阳高度整日不变,其数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等于极昼区内某纬线上一日中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的平均值。
假设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x,那么子夜太阳高度为(x-h),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的平均值为[x+(x-h)]÷2=23.5°,将h值(11°)代入式中即可算出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x为29°。
故选C。
2.水星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88天),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7.32天),月球的公转速度较水星快,故观测到的月球经过日面的时间比水星短,所以到第二天正午时,月球应该位于三大天体的最东侧,A、C错误;由题干可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说明天象上月球与水星之间的间隔大致为一个太阳视直径,受月球的公转速度较水星快得多的影响,第二天正午月球与水星之间的间隔应该远大于一个太阳视直径,B项中月球与水星之间的间隔大致为一个太阳视直径,D项中月球与水星之间的间隔为多个太阳视直径,B错误、D正确。
答案:3.D;4.C。
解析:3.依题意,图乙中②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9°S附近时,福州正午太阳高度为4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9°S到23°26′S时,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或等于45°,此时图乙中②栋10层是不能直接接受光照的,再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可知,太阳直射点从19°S移动到23°26′S再移动到19°S时需要一个多月,故图乙中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1个月,故D项正确。
4.北京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侧楼房对北侧楼房太阳光线的遮挡,故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C项正确。
因为道路的限制,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较困难,A项错误;缩小楼间距,会使北侧楼房得到的光照更少,B项错误;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不能改变北侧楼房被遮挡的情况,D项错误。
【答案】5. A6.A【解析】5.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读图,代表黄赤交角的是①,A对。
6.若黄赤交角扩大,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变的更小,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距离相比,间距应该扩大,A对。
【答案】7. B8.D9.B【解析】7.根据题意,入射光线分别对应的时间①为夏至日、②为两分日、③为冬至日。
8.根据题意,②为两分日正午入射光线,即12时。
若此时是北京时间11时,则该地点位于135°E。
9.根据题意,③为冬至日入射光线,江淮地区的河流正处于一年中的枯水期。
【答案】10.A 11.D 12.D【解析】10.本题考查日出方位。
由图可知,夏至日20°N太阳走北部天空,在东北方向日出,中午在正北方,日落西北方向,结合指向标和纬度位置,判断①户型几乎无遮挡,看落口余晖效果最好。
故答案选A。
11.本題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5月下旬,太阳直射点在宾馆所处纬度的南侧,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此时太阳大约在两南方位。
故答案选D项。
1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在理想情况下游客见到“立竿无影”的情况是太阳直射20°N,两次间隔的最短时间是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之后再回来,大约7个度数,根据太阳回归运动的时间,四天大约一度,故需一个月左石。
故答案选D。
【答案】13.B14.B【解析】13.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县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5:10,则该县夏至日的昼长是13时40分,故选B。
14.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电池板固定式是以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依据安装的,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故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一直调小。
故选B。
【答案】15. B 16. A【解析】15.图示甲城市昼长=17:20-2:50=14小时30分钟,则夜长为9小时30分钟,显然昼长大于夜长,又因日期为12月22日,故甲城市位于南半球,读图可知,北京时间为10:05时,甲城市出现该日最大的太阳高度,故地方时为12时,甲城市位于北京的偏东方向,综合判定,甲城市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
16.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无论是北京还是甲城市都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A正确,图示甲城市正午太阳高度为78°08′,甲城市与直射点纬度差90︒-78°08′=11°52′,据此计算出甲城市纬度为31°18′S,甲城市昼长远大于夜长,另一计算结果11°34′S可排除了,甲城市在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在正北方天空,树影朝南,正午太阳方位和树影朝向皆与北京相反,B、C错,12月22日,甲城市昼长夜短,北京昼短夜长,故D错。
17.【答案】(1)0°,120°E(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
(4)60°W—0°—180°(日界线)【解析】第(1)题,图示晨昏线和经线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由自转公转同向性规律可知,地球逆时针自转,昼半球中央经线120°经线处于顺自转方向度数增加的东经度范围,即太阳直射120°E。
第(2)题,春秋分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中心向南北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