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2022,相约北京》解读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2022,相约北京》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
本片以向世界讲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充分表达“2022、北京见”的核心理念和中国热情,以展现整个举办城市的形象的视觉传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现场通过4个方面来解读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丰富文化、悠久的历史。
1.城市景观
城市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体现着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与特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们常常以一个城市的建筑作为这个城市的标志。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的部分中,冰屏中依次出现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将观众带进了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作为世界文化的遗产,长城已经成了中国的象征。
现场的24个冰屏的尺寸按照长城砖的比例进行设计,展示了长城的威武。
随后出现了鸟巢,这是中国奥运的地标建筑,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会在这里举行。
还出现了国家大剧院,这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承载的地点。
在VCR中还出现了钟鼓楼,来回切换这些古典与现代的建筑群,各种标志性建筑物又与人群相互交映,展现中国文化和历史。
2.民俗文化
在北京八分钟部分中2名大熊猫形象,创意来源于中国四川大木偶,大木偶是中国四川大熊猫故乡,而且大熊猫也是中国的国宝。
现场还描绘出了中国结和中国龙,中国结象征着团结、友爱和吉祥,龙是中国人的吉祥图腾,这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团结与力量。
3.现代科技
北京八分钟的部分中也是运用了冰屏、地面投影、AI人工智能。
互联网、大数据、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优化,网络强国正在崛起,人工智能将真正从实验室走进生活,它将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现场的冰屏是完全由智能机器人应用程序带来一场融汇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在冰屏中也出现了高铁建设和桥梁建设,这是中国新时代科技和建设实力的重要体现。
后面也呈现了中国的飞机、中国高水平的天文望远镜,也就是天眼。
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物流机器人等“新四大发明”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从传统四大发明、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呈现,象征中国新科技的进步。
这一切都是中国对这世界科技和自身强大的新的贡献,象征了中国新科技的进步,我们看的这是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太空当中所实现的太空站。
不仅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还向世界表达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极其迅
速。
4.儿童
1.儿童这一形象代表的是未来,也意味着传承。
北京八分钟的部分中运用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欢笑的笑脸,来体现冰雪项目中世界各地人才辈出的局面。
体现世界冰雪项目不断发展、后继有人的景象。
在VCR中展示了高山滑雪、冰球、冰壶、武术、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的全民普及度与未来的发展。
片中先后出现的地点、人物、中国元素:长城、鸟巢、钟鼓楼、国家大剧院,两名熊猫特使与22名轮滑演员,冰屏中出现的世界各地的儿童的笑脸、中国结、中国龙、凤凰展翅,高山滑雪、冰球、冰壶、武术、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越野滑雪、高铁、长城、钟鼓楼、舞龙舞狮、剪纸艺术、京剧、北京烤鸭、水饺、糖画、糖葫芦、复兴号、共享单车、物流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中国的现代科技。
在VCR中还展示了中国各地的家庭与群众,展示了中国家庭的美好和谐与中国人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相约北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现在VCR的结尾部分,通过视频致辞和亿万中国人民,一起向全世界发出北京2022的盛情邀请,给VCR做了很好的总结
现场运用了科技手段展现中国作为大国的科技成果,演员们通过与冰屏、地屏的科技互动,转变、组合、勾勒出了丰富的内容,虚实结合。
张艺谋导演想要通过本次展览我们想要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的改变与实力,同时在内容上也融入传统,以科技形式承载文化内涵,完美地诠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精神。
142个剪辑点8分51秒现场:76个剪辑点 VCR:66个剪辑点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