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嘉诚读后感

李嘉诚读后感

《李嘉诚全传》读后感李嘉诚的名字80年代之前的人都不会为之而陌生,也可以说的上是家喻户晓。

偶然去逛街的时间看到了一本《李嘉诚全传》并且还是促销书就购买了,试问现在有多少上班族、白领、企业家都梦想成为李嘉诚,呵呵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内,但只有想很多人都会感叹他超人的成功,但只有感叹。

但凡看完这本书应该非常清楚,永远都不要别幻想汗水能超过金子。

前前后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将这本书看完,从中了解了很多,要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

当看完李嘉诚一生的超人传奇,综合感受最深的不是他拥有多么强大的伟业帝国,而是他一生之中那勤奋好学、以诚待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想就是因为拥有这些精神才成就了他商业帝国的根本所在,这就是超人至超之所在。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但是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

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找到了一份茶楼跑堂的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

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

[1]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1986年,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

1986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1月1日,夫人庄月明女士突发心脏病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全球财富“洗牌”华人首富李嘉诚资产210亿美元。

李嘉诚从小在其父亲父亲的教导下,心中的一个理念越来越清晰: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

父亲在临终时也不忘告诫儿子“贫贱不能移”,“做人须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嘉诚之父在贫穷中辞世,却给儿子留下珍贵的精神遗产——如何做人。

如果说李嘉诚的父亲是他人生的启蒙老师,那么庄静庵(李嘉诚舅舅)就算是他商场上的启蒙老师。

庄静庵是香港钟表业的巨子。

他曾深有感触地对李嘉诚说:“香港商场,竞争激烈,不敢松懈懒怠半分,若不如此,即便是万贯家产,也会输个一贫如洗。

”李嘉诚从父亲那里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增强了民族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从庄静庵那里学会了如何行商。

可见在人成长的道路上,身边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只有在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下,才能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和斗志。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和言行的指引下,才能启发我们对生活充满追求。

李嘉诚的勤奋好学,也深深触动了我。

人家工作8小时,李嘉诚就工作16小时,赚到钱就买书来学习,不懂的东西就一个劲地探究。

李嘉诚曾做过茶楼跑堂,钟表小工,也做过推销员。

李嘉诚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响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

调快时间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日,他做任何事,都走在时间的前面。

他后来回忆说:“茶楼跑堂让我学会观察人,做推销员则培养了我对市场的敏感度。

”正是由于这些才能让他厚积薄发,在刚满17岁时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

时隔不久,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从小茶馆小工到钟表店小工,再到五金店销售,再到塑胶店经理,这一系列的转变的确刻骨铭心。

由此可以看出,命运是掌握在每个自己手上的,一个人的现在并不能代表他的将来,只要肯努力奋斗,总有成功的一天!就诚信而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李嘉诚在塑料花厂的时候,有位欧洲批发商看中了他的企业,想大批收购,可这时刚好李嘉诚的企业资金发生了问题,所以那位批发商在和李嘉诚做生意之前附带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担保。

李嘉诚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结果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

第二天连忙去和那个批发商交涉,他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的原则是做大生意,做长生意,薄利多销,互惠互利。

”批发商微笑地说:“我早已找好了担保人,那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

”后来那个批发商答应把货款在未付清的情况下提前给李嘉诚的公司,从而解决了资金问题。

如果李嘉诚不能履行合同,那无疑全部的风险会落到这个批发商的头上。

可见,这个批发商对李嘉诚有多信任。

也是由于此事,让李嘉诚对诚信更加笃信不移。

诚信为李嘉诚赢得了欧洲市场。

塑料花为李嘉诚赢得平生第一桶金,也赢得了“塑料花大王”的称号。

从而使其进军房地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的李嘉诚用7亿资产的中小型企业,成功地控得资产价值60亿的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他正是用怡和大班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收购时才做到兵不血刃。

因此李嘉诚被誉“超人”。

另外,在李嘉诚的企业中,仍然还有着建厂时的老员工,虽然企业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复杂,他仍然把老员工留在企业中,无不体现他对来员工的关怀,从中也反应了一个“诚”字。

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读完李嘉诚传奇的一生,固然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唯有诚信是不容质疑的。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样,我们必须以诚待人,以诚待事。

李嘉诚的管理艺术;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项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

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

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资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恰如其分处理的心力?你的答案可能因时、因事、因处境,审时度势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摩登伯乐的责任在甄别、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

挑选团队,有忠诚心是基本。

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开明公允、宽宏大量,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费时失事矫枉过正的执著者。

最后,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艺术在其将新事、新思维与传统中和更新的能力。

人的认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今天还有管理人以“劳累”为单一卖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只是会说上两句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的方针。

李嘉诚的勤奋贯穿一生,勤奋学习、勤力工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勤奋学习方面:在父亲指导下学习英语、学说广东话;辍学后坚持自学英语;工友业余打牌娱乐,他抓紧时间自学文化。

李嘉诚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

为什么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具有判断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做出适当的判断。

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今天我仍然继续学习,尽量看新兴科技、财经、政治等有关报道,每天晚上还坚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勤力工作方面:他的步伐很快,手表始终比别人快15分钟;初做推销员期间,别人做8小时,他就做16个小时,以勤补拙,后来居上,仅用1年的时间,他实现了预定目标,超越了另外6个推销员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

他说,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要勤力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

李嘉诚最终完成了他的商业帝国的梦想,两个儿子也成为了商业顶尖人物,李嘉诚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的成功?读了《李嘉诚传》后,归根结底还是与他的勤奋,责任感和诚信是分不开的。

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全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奋力而得成果;第二阶段,虽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

”可见勤奋在每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关键所在。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向成功迈进。

我们要努力以李嘉诚为棒样。

希望不要做“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空想。

我们有若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我们年轻,我们有活力不怕失败!每天告诉自己一句话:微笑面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