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效的教师
邹城市第六中学王得朋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传统的观念,人们期待教师为人真诚、知识渊博、工作勤奋,在课堂上条理清晰、训练有素、富有洞察力并尽职尽责。
实际上,这就做一个好教师,他必须像所罗门王那样高明,像黑格尔那样深刻,像爱因斯坦那样渊博,像兰丁格尔那样富有奉献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的好教师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
形势的要求,这种理想化的教师定义不够清晰客观,缺乏行为标准,不能一贯地应用在所有教师身上,也不能用来指导培养未来的教师。
于是,一些教育研究者转而研究特定的教师行为,好教师这个词变成了有效教师。
许多研究表明,有效教师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更高的解题技巧和更好的学习技能。
课堂评估和标准化测验得出,大约有10 种与学生理想行为相关的教师行为,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前 5 种称为关键行为,后 5 种行为称为辅助行为,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使它们更好的发挥作用。
首先谈谈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1 、清晰授课。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在有效教学模式中,要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的解释概念,使学生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2、多样化教学。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的或灵活的呈现课时内容。
研究
发现,如果课堂里教师安排的活动和所提供材料更加多样,学生的捣乱行为就会少一些。
所以,有效教师要学会综合运用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进行多样化教学。
3 、任务导向。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
这就要求教师有效的处理管理、行政事务干扰;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模式。
总之,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节课不能超过7 分钟用于非教学任务,把所有其它任务推到课时前或课时后。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这是指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称为投入率,在上课的任何时候有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走神。
要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可以提供练习、提供反馈机会、使用有意义的口头表扬、提示、强调等,提供学生的投入率,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
完成练习的比率。
学生应该把60 %〜70 %的时间花在某些任务上,确保学生达到高成功率。
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必须精心安排许多行为,形成某种行为模式, 5 种关键行为看起来很简单,要成功地在课堂上实施,必须同时使用以下辅助行为。
1、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
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成教学目标和鼓励学生。
现在用来认可和鼓
励学生的词语太滥了,不能激励学生,不能传达出教师的奖励,所以使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比起简单的“太棒了”更能激励学生。
2、组织。
教师用来组织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语言或者总结内容的语言。
这种语言传达有两种方法,一是发出信号,表示方向或内容发生变化,例如“我们已经学过……将要学的是……”;第二种是使用强调,“这很重要”、“记住这个地方”等。
3、提问的艺术。
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或太困难,要注意提问的策略,使提问能解决问题、提供指导、激发好奇、鼓励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4、探询。
是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别人答案的陈述。
通过问答、咨询来教学,学生学到的材料比正规的讲演式教学学到的材料,记忆量要大一些。
因此,在刚刚上课时提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然后通过诱导学生澄清答案、探寻新信息或调整方向等,上升到更高水平对学生发问。
这种行为有助于深化我们的课改。
5、教师影响。
我们知道热情能够感染别人。
教师适度的热情可以吸引学生更投入的学习,它涉及语调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和运动的巧妙平衡,这些行为组合在一起就代表着活力、投入和兴趣。
有效教师正是适度的运用这些行为去吸引、鼓励、影响学生。
以上教学行为怎样具体的贯穿到课堂课堂教学中去?有效教师应该怎样去备课?具体的说,讨论、提问、展示、反馈、评估各占多少时间?要做好这些首先要考虑影响教学的七件事。
1、吸引注意。
每节课开始时总要有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好奇
和注意的教学事件。
有时要把学生从完全不注意的状态提高到视觉、听
觉都参与的状态,有时把学生已经注意的状态提高到更高水平的好奇、兴趣和注意的状态。
有效教师必须发现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适当事件。
2、告知学习目标。
在课时或单元一开始的时候,告诉学生学会什么,教师将会怎样测验,学生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形成哪种能力,这样就会把注意刚好对准课时内容所在的波段。
3、激发学生回忆前提学习内容。
学习不能在真空中发生,必须建立在先前知识之上,这需要一些方法来复习、概括或者激活先前所学的知识。
所用的方法不是概括学习内容,而是引发学生的心理意向,使他们回忆起学习内容。
4、呈现刺激材料。
这是备课、教学的核心,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可选择性和多样性。
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固然重要,保持学生的注意更重要。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因此备课时要考虑增加教学多样性的方法。
5、引发期待行为。
鼓励、引导学生个人的投入。
允许学生出错,
让学生以试错的方式努力解决问题,对知识进行概括、释义、应用,在纠错中不断完成教学目标。
6、反馈这是在一种非威胁性、非评价性的气氛中,告诉学生答复的准确程度。
这个环节,重要的是对于错误答案作出富有鼓励的答
复,要控制情绪,不能让学生因出错而感到难堪,防止打消学习的积
极性。
7、评估。
这是通过测验、作业等评估学生。
评估要及时,每课时
要坚持评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评估试题的选择。
以上是课堂的准备过程,关键在实施的过程,特别是在“展示疲惫”时,很多学生消极或不积极参与教学,所以要加强课堂的调控。
一是转变消极和不参与成员,具体的方法:要求成果必须通过分工获得;配对,互相监督工作;在黑板上列出个体工作进展情况;蓄意限制小组资源;小组成果在先前工作基础之上完成;二是组内成员分成的不同角色:总结者、检查者、研究者、运作者、记录员、鼓励者、观察、解决问题的人。
总之,一名有效教师,很难完整的叙述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但他能给我们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教学常规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然后我们尽量去理解有效教师,用心去做一名有效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