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案总结

方案总结

宣城司尔特40万吨/年复合肥工程
磷复肥装置S-NPK装置主厂房
施工方案总结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所在地:安徽省宣城市巷口桥司尔特工地
2、建设单位:安徽宣城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
3、监理单位:宣城市建设咨询监理公司
4、工程名称:司尔特40万吨/年复合肥工程
5、工程合同号:
6、预结算依据:预算加签证
二、执行的施工标准、规范
1、施工蓝图-----------------------NG-04-G00-76:NG—03—00--17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5、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6、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9、图籍:87J-432;苏J9509;苏J9503;03G322-1;02J401;03G372;J333-2
10、施工合同
三、实物工程量
四、施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
五、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情况
1、计划开工日期:2004年12月16日;实际开工日期:2004年12月16日
2、计划竣工日期:2004年06月20日;实际竣工日期:2005年12月10日
由于甲方材料供应不及时,设备安装和工艺施工未能按照原计划施工,从而导致土建工程一再推迟。

定位放线(04年12月15日)→土方开挖(04年12月16日)→基础验收(05年01月15日)→一层结构施工(05年01月31日)→二层结构施工(05年03月)→三层结构施工(05年03月21日)→基础回填(05年03月30日)→砌体工程(05年05月10日)→抹灰工程(05年07月05日)→屋面工程(05年10月10日)→楼地面工程(05年11月15日)→涂料工程(05年12月15日)
六、施工工艺、方法
S-NPK装置主厂房的主要特点是设备基础较多,框架柱较高。

S-NPK装置主厂房中含有大量的大型设备基础,其预留螺栓孔较多,深度较深,其中干燥机基础预留螺栓孔有40个,最深的预留螺栓孔深达1.7m。

施工过程中若采用普通木制预留螺栓孔的方法,其加固难度大,砼浇注后预留螺栓孔的拔除难度大,且一次施工40个预留螺栓孔,在人员配备和工具提供方面显得紧张。

针对这些施工特点,我们经研究、讨论决定采用ф10钢筋焊接截面尺寸比设计预留螺栓孔尺寸每边放大100mm的钢筋笼子,其中钢筋的间距为200~250mm,钢筋笼子四周和底端采用密目细铁丝网包裹,表面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抹灰,待表面砂浆具备一定的强度时,再进行预留螺栓孔的安装。

安装时预留螺栓孔上端采用ø48*3.5 的钢管焊接加固,下部采用井字架钢筋焊接加固,间距为600mm。

该方法的唯一要点就是要必须保证钢筋笼子表面被砂浆密封,且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不宜脱落否则在砼振捣过程中很有可能将钢筋笼子表面的砂浆振脱落,从而导致设备基础内砼浆往预留螺栓孔内渗。

故在砼浇注过程中,派专人监护,发现类似情况,在预留螺栓孔内
砼浆来强度之前将预留螺栓孔清理干净。

S-NPK装置主厂房结构层较高,为9.00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800mm,在框架柱的中间还有一道连系梁。

柱子模板采用木模和ø48*3.5的钢管相接合,柱子中800mm的面采用ф12对拉螺杆加固,对拉螺杆采用ø16*1.0的PVC 细管穿套,待砼浇注后将对拉螺杆抽出二次利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PVC细管的强度底,对拉螺杆未抽出)。

柱子在砼浇注过程中,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到连系梁上口,第二次浇注至平台顶标高。

S-NPK装置主厂房梁、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400*1100mm,在梁底支撑系统中,立杆间距为1000mm,横卧钢管间距为600mm,且立杆采用双扣件加固。

此外,框架梁的支撑系统中加设八字撑,将梁的垂直方向的力分解到框架柱上,以防止框架梁下沉。

在结构平台中,含用几台大型设备基础,此部位的板厚度一般为600~1000mm,此部位板底支撑系统同样采用立杆间距为1000mm,横卧钢管间距为600mm,且立杆采用双扣件加固。

七、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办理
该工程的各个工号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图纸设计质量较差,且图纸供应不及时,往往我们手中有两套图纸:一套是原图,一套是补充图。

当第一套图纸发到我们手中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图纸仔细的翻阅一遍,并将存在疑问的地方向设计和甲方提出、解决,当补充图下发后,我们看图纸结合两者,找出不同之处,对于增加和或减少的部分即使指出,并提醒工长指导现场施工。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下发的设计变更,及时的下发到各个职能口和施工班组手里,并建立台帐。

对于变更造成的返工,及时办理索赔手续让监理、业主签字确认。

另外,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现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与图纸预算量不符,或该工程量在我们所执行的定额中不能套价的,比如:基础加深处理、机械破除岩石、各种手段用量等,都及时办理济济签证。

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办理近100份经济签证,产值在50万元左右。

八、质量目标和采取的措施:
质量目标: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100%。

质量控制措施:
1、组建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并上墙明示,
对施工班组并制订奖罚措施,提高施工班组的质量意识,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2、定期召开现场质量会议,检查质量体系运行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对前期的
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对下期工作的质量控制重点进行交底。

兑现奖罚制度,使班组的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杜绝口头支票。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专题质量会议,讨论并
解决特定的质量问题。

对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任何不合格项,查清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及责任人,并组织贯彻实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严格执行“三检制”、“三工序”制度和工序交接制度。

4、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员及施工班组就审批过的施工方案进
行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施工员、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到班前预控,班中跟踪检查,确保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规范规程及方案、交底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序严格检查,必须在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情况下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对于业主、监理单位或质量监检单位对现场工程质量的提出的建议及意见,
尽快做出整改、处理及澄清。

6、建立健全的材料进场检验程序,保证进场工程材料的质量。

技术人
员做好质量保证资料的收集检查工作,对无质保资料或质保资料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责令设材部门对其退场。

7、及时进行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的检测校验,保证
所有均在有效使用期内。

8、制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并在班组交底中明
确要求。

9、对任何隐蔽工程,按规定程序报业主代表申请共检,共检合格并经各方代表
签字确认后,方可隐蔽。

并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工作,确保技术资料及各种质量记录的准确、完整,并与工程进度同步。

九、安全目标和施工安全情况
安全目标:零事故,无伤害;施工安全情况:零事故,无伤害。

所有进厂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教育,新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三级教育每周坚持1、3、5召开安全例会,总结过去的安全情况,分析今后的安全形势,强调当日施工的安全注重事项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对现场安全控制进行检查,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禁止危险作业。

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操作工序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十、经验教训
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好的施工措施只是纸上谈兵,关键是要落实在实处。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相对而言比较费事,尤其在一些细部处理上,我们往往在这方面消耗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大了工程成本,且对外界造成不良的影响。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工长和施工班组的沟通,对于施工工序和操作技术统一意见,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杜绝盲目施工,减少工程的二次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班组的管理,严禁随意施工。

对于各个分项工程,做到人离工完,不遗留尾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