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1、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人民享受到了更多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人们在满足温饱生活后,有了更多的收入结余。

这样一来,出门旅行成了大多数老百姓在休闲假日的第一选择。

伴随着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士注重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们日益注重在旅游过程中对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义乌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每年有大量的采购商来往。

人口流动量庞大,旅游购物人群也有相当可观的数量。

并且义乌的历史悠久,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不少。

故在义乌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挖潜增效的空间。

一旦文化旅游景点开发成功,将直接增加旅游人群在义乌的逗留天数,并吸引更多慕名前来的游客。

这对促进义乌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乃至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本人就义乌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期为义乌发展文化旅游,形成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预期目标:通过阅读有关文化旅游的大量资料、文献,加上实地考察调研,结合自己的理论观点,对义乌市发展文化旅游进行SWOT分析,充分利用义乌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力,抓住机会,使义乌文化旅游能够快速发展,以打造出义乌文化旅游这个品牌。

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思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文化旅游,国内外学者的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各自的研究结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简述,在西方,用来指称“文化旅游”的词主要有“cultural tourism”或“heritage tourism”。

随着西方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开始了对文化旅游的广泛研究,并且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文化旅游的概念研究尚未形成定论。

世界旅游组织给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鲍勃·麦克彻和希拉里·迪克罗(Bob Mckercher&Hilary du cross,2006)在《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一书中首先从文化旅游的界定开始,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衍生于旅游的定义、动机性定义、经验性或意愿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接着分别论述文化旅游涉及的四种要素旅游、文化遗产资产的利用、产品的消费与体验,旅游者,并对这些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集中考察。

西方的研究范围则是多样的,涉及诸多方面。

如TedSilberberg(1994)讨论了博物馆和遗产城市的文化旅游和商业机会,Bob Mckercher(2004)认为香港大众文化旅游主要有产品、体验、市场营销、文化、领导五个属性,其中前三个属性对文化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旅游服务设施位于旅游节点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文化旅游地的多功能性是文化旅游地受游客欢迎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讲,西方学者给予文化旅游的定义侧重点不一,尚处于讨论阶段。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宏观理论方面,郭一新(2000)认为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 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刘玉(2000)等从时间维度和景观形态上,阐述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方式,分析了文化旅游具有可持续性、知识密集、启迪创新、网络销售的典型特点,提出今后文化旅游发展要注意文化内涵,突出知识性。

张国洪(2001)提出文化旅游是游客对异地或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而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

丁丽英(2002)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站在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商品设计的战略思路,只要旅游经营者在策划旅游产品时考虑到为该产品增添文化色彩,都可称作是文化旅游创意。

章怡芳(2003)区分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张广海、方百寿等(2004)将文化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认为文化旅游的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

朱桃杏,陆林(2005)指出文化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新文化的体验狭义的文化旅游则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场景或地方特色。

钱晔(2007)等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地区文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

微观方面,金丽娇(2006)运用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从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绍兴市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首次提出了区域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补充完善了区域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为区域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田广增(2008)从安阳的优势劣势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了安阳文化旅游的现状,并探讨了安阳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黄晓庆(2008)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分析了其现代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指出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推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新生产力, 总结出川中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主题突出、分布集聚的优势特点, 并针对该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主题化、多样化、集聚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途径。

程晓丽(2008) 对池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战略,还对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线路进行了开发和设计,对文化旅游市场也作了相应的定位和预测。

蒋丽芹(2008)以无锡为个别案例,在深入分析无锡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3.参考文献[1] 郭一新.假日生意经—旅游休闲篇[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2] 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3] 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4] 丁丽英.浅谈中国的文化旅游[J].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02.[5] 章怡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6] 张广海,方百寿.旅游管理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 朱桃杏,陆林.近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8]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 钱晔,李建国.湖州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田广增.安阳文化旅游发展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黄晓庆.川中丘陵区面向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程晓丽.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13] 蒋丽芹.无锡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江苏商论,2008.[14] Ted Silberberg,“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ms and heritage sites”,Tourism Management,vol.16(1995),pp.361-365[15] Bob Mckercher Pamals &Hilary du Cross.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Hong Ko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2):393-407.[16](加拿大)鲍勃·麦克彻,(澳大利亚)希拉里·迪克罗.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文章主要是对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文献书籍及国外先进理念得出研究成果,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义乌今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为:1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1.3 研究方法2 文献回顾和文化旅游概述2.1 国内相关研究2.2 国外相关研究2.3 文化旅游概述3义乌市旅游业整体发展状况综述3.1历史背景3.2经济发展3.3旅游业发展现状4 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4.1 S(strength)优势4.1.1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4.1.2旅游区位条件好4.1.3品牌优势4.1.4 政府与民间的财力雄厚4.2 W(weakness)劣势4.2.1市场营销不足,文化旅游形象模糊4.2.2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人才缺乏4.2.3缺乏合理规划,开发层次不高4.3 O(opportunity)机遇4.3.1国家旅游总局与义乌的合作增多4.3.2城市“创优”使城市环境改善4.3.3义乌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增大,浙中城市群的发展4.4 T(threat)威胁4.4.1 小商品市场的光环效应4.4.2 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阴影4.4.3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4.5 义乌文化旅游定位5 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思路5.1 义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5.1.1 古镇商贸文化旅游——以佛堂古镇为例5.1.2 乡村文化旅游——以何斯路村为例5.1.3 名人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5.1.4传统饮食和地方特色旅游商品5.2 义乌商贸文化的发掘5.2.1追根溯源5.2.2 建设小商品市场发展历史博物馆5.3 义乌与周边文化旅游圈的联合5.3.1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5.3.2 改善与周边旅游强市的交通条件5.3.3 善用其他地区的人才优势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调研方案: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报刊、杂志等资源,搜集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文化旅游方面的书籍、学术报告及专著,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

同时大量运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和相关学术论文。

实地调查义乌现有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分析义乌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未来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及方向。

进度安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