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XX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
XX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人品牌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千家万户,国际品牌超越了民族文化的障碍,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消费者。

当今的中国也已被历史趋势推入了这场没有国界和终结的竞争——品牌竞争之中:以品牌为核心,已成为企业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机制;市场营销战略的重心已开始转向品牌策划与推广;企业资源的评估与重组,引出了品牌资产的新概念。

中国企业建立品牌的欲望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
潮流,推动着其产品从工厂生产走向市场品牌。

研究品牌发展战略的最终日的是使所创品牌成为家喻户晓、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名牌。

其中,关键是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创造品牌优势,达到以简练的品牌符号传递商品信息,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时间,以品牌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减少营运成本,提高营销效益的目的。

为了使企业利润保持持续增长,创立和巩固品牌忠诚是有效途径。

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在许多方面有其特殊性,中国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实践也因此必然有其特殊之处。

并且,针对中国企业研究品牌发展战略,会得到一些不同于西方
品牌战略理论观点的新发现。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是绪论。

主要是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注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是在文献分析法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主要从品牌发展战略的定义出发,大体分为品牌创立与实施战略与品牌发展战略两大部分,论述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功能以及实施意义。

第三部分是xx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结合具体企业品牌建设发展历程,具体分析其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状况。

第四部分指出xx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xx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建议与可行措施。

企业品牌发展战略是个大概念,要一一进行评价可能有些力不从心。

选取了某企业作为
研究对象,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某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不能代表和反映所有企业的情况,但对于以后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

主要包括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方法,从而掌握研究的对象的各方面状况2,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课题,通过查找文献、数据库等来获得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解决理论部分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并运用在具体实践中。

3,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习形式进入企业内部,将实际取得的资料与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结合,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框架。

4,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对个案研究中所得的结论进行整理、阐述。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1.14前:完成选题,确定指导老师;
2010.11.21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完成论文资料搜集工作;
2010.11.22—2010.12.09: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开始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2010.12.10—2010.12.12:开题报告论证和修改;
2010.12.12--2010.12.20: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完善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初步确定研究方案和论文提纲。

2010.12.13—2011.03.01:查阅资料,实际调研,完成论文初稿。


2011.03.02—2011.04.20:补充调查,论文修改,完成论文第二稿;
2011.04.21—2011.04.30:完成论文终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娟.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M].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王永龙. 21世纪品牌运营方略[M]. 北京市: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3] 巨天中. 品牌战略[M].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
[4]郑佳.企业品牌发展系统研究[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08年.
[5] 王浩,江耀生.中小企业品牌创立[J] .江苏商论, 2005(12).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实施名牌战略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博士生导师论文精选[C] .北京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7] 陈汉初.名牌•品牌与信用[M].汕头市: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
[8] 张秋林,倪杰.市场营销与策划[M].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9] Kapferer J.K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J].Kogan Page,London,2008
[10] 殷志平,多维视角的品牌命名研究—研究综述及其展望[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11] 李雪峰.卓越之路:企业全面战略管理实务[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周静,李雁晨.品牌延伸:一种战略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 2005(04).
[13] 徐莉莉,骆小欢. 品牌战略[M].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 王月明,李晓红,何有缘.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25).
[15] 雷鸣,马明峰.品牌调研[M].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6] LI DONGMIN Business Administrative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China. EXPLORING FAMOUS-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COMMODITIES[A].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GWT Symposium(Volume Ⅱ)[C], 2004 . [17] (英)保罗.斯图伯特. 品牌的力量[M].北京市:中信出版社,2000年
[18]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Prentice Hall,Inc,1998.
[19] (美)菲科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