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油罐火灾扑救
汽油:闪点-50--- -300C; 点火能量:0.2---0.25mJ。
油品名称
原油 航空汽油 车用汽油
煤油 轻柴油
油品闪点 (℃)
27~45
-16~10 -50~10 28~45
45~120
油品自燃点 (℃)
380~530
390~530 426
380~425
350~380
燃烧速度
传播速度
燃尽速度
30
丙类
0.6
6
0.8
8
30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 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 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系统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非水溶 性甲、乙、丙类液体 的地上固定顶储罐。
不适用于水溶性 甲、乙、丙类液体储 罐,也不应用于外浮 顶和内浮顶储罐。
❖ 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沸溢性油品:含水率在0.3~4%间的重油、原油和渣 油
二、油罐类型
➢ 按埋设深度分:地上油罐、半地下油罐和地 下油罐 ➢ 按建造材料分: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
地上油罐
地下油罐
二、油罐类型
拱顶罐Biblioteka ➢按结构形式分 浮顶罐卧式罐
外浮顶罐 内浮顶罐
拱顶罐(固定顶罐)
外浮顶 内浮顶
拱顶罐
内浮顶罐
外浮顶罐
沸腾突溢和喷溅。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从罐 内猛烈喷出,形成巨大的火柱,可高达70~80m, 火柱顺风向喷射距离可达120m左右,不仅扩大火场 的燃烧面积,而且严重威胁扑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典型案例: 1989年黄岛油库火灾
浮顶罐沸溢
浮顶罐喷溅
重质油品发生沸溢喷溅的主要原因:
➢ 辐射热作用 油罐发生火灾时,辐射热在向四周扩散的同时也加
闪点是指在规定 的试验条件下, 油品蒸汽与空气 的混合气体,接 近火焰,闪出火 花并立即熄灭时 的最低温度。
注:油品危险性规定
一、基本术语
➢重质油品:指比重大于0.9,沸点高于300 ℃的高沸 点油品
如:原油、渣油、沥青油等
➢轻质油品:指比重在0.8左右,沸点低于300 ℃的低 沸点油品
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罐壁
环形空间
泡
沫
产
生
泡
器
沫
管
线
泡沫堰板
2、系统类型
(1)低倍数泡沫系统 泡沫发泡倍数一般在20倍以下, 供给强度如下表:
油品类别 甲、乙类
供给强度
固定式、半固定式
移动式
泡沫 (l/s.m2)
0.8
混合液 (l/min.m2)
8
泡沫 (l/s.m2)
1.0
混合液 (l/min.m2)
10
连续供 给时间 /min
油品名称
汽油 航空煤油
煤油 车用汽油 溶剂油
爆炸浓度极限(%) (体积)
下限
上限
1.4
7.6
1.4
7.5
1.4
7.5
1.7
7.2
1.4
6.0
爆炸温度极限(℃)
下限
上限
-34
-4
40
86
-38
-8
(三)易蒸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石油及其产品尤其是轻质油品具有容易蒸发的特
性。如:1kg汽油大约可以蒸0.4m3的汽油蒸汽。
石油产品和其它液体一样,也有受热膨胀性。储存 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力 增加,若超过容器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以 致爆破。
另一方面,当对热油罐冷却时,又会造成油品体积 收缩而出现桶内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这种热胀冷 缩现象往往损坏储油容器,从而增加火灾危险性。
石油产品的受热体涨数值,可用下式计算:
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汽的最小着火能量时, 就立即引起油品燃烧或爆炸。
典型案例: 1994年济南军区9731炼油厂大火灾
油罐火灾原因分析 国内:明火引起的油罐火灾占64%;
静电引起的火灾占12%; 达到自然点起火占8%; 雷击火灾占12%; 其他原因占4%。 美国:主要原因为静电。
(五)受热易膨胀性
送管线和消防泡沫泵房。 泡沫灭火供给总量主要取决于着火油罐的燃烧液面积。
➢ 固定顶油罐燃烧液面面积按整个油罐的截面积计算。 ➢ 浮顶油罐的燃烧液面面积,按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 环形面积计算(泡沫堰板距罐壁一般为0.9至1.4m)。
1、系统组成 ➢ 消防水源 ➢ 消防水泵 ➢ 管道系统 ➢ 泡沫液储罐 ➢ 比例混合器 ➢ 泡沫产生装置 ➢ 报警控制装置
➢ 水蒸气作用 如果油品不纯,油中含水或油层中包裹游离状态水
分,当热波面与油中悬浮水滴相遇或达到水垫层深度时, 水被加热汽化,并形成气泡,水滴蒸发为水蒸气后,体 积膨胀约1700多倍,便会形成很大的压力急剧冲出液面, 把着火的油品带向高空,形成巨大火柱。
由此可见,绝不能因为重质油品的闪点低,着 火危险相对较小一点,就放松对其防护的警惕性。
1994年9月4日,济南军区9731炼油厂由于抽油 过快,产生静电,引起重大火灾。火灾共烧毁汽油、 柴油96t,各种管道829m,两个近500m3的储油罐报 废,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1996年8月18日,青岛市石油总公司第一油库内, 停在铁路专用线上的一列正在罐装石脑油的油罐槽 车因油蒸汽遇外来火源爆炸起火,大火造成4名油库 工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78.4万元,间接经济损失 834万元。
2、冷却供水强度 ➢ 采用固定设备冷却 着火罐为固定顶油罐,冷却供水强度为2.5L/min. m2 ; 着火罐为浮顶油罐,冷却供水强度为2.0L/min. m2 ; 相邻油罐,冷却供水强度为1.0L/min. m2 。 ➢ 采用移动装备( 一般用19mm水枪)冷却 着火罐为固定顶油罐,冷却供水强度为0.6L/s.m; 着火罐为浮顶油罐,冷却供水强度为0.45L/s.m; 相邻罐只冷却罐周长一半,冷却供水强度为0.35L/s.m。
一、概述 二、油罐的火灾危险性 三、油罐火灾的灭火战术 四、油罐火灾的灭火技术
一、基本术语 ➢ 油罐组:同一防护堤内的一组油罐 ➢ 油罐区:由一组或若干个油罐组构成的区域
防火堤
一、基本术语
➢易燃油品:闪点小于等于45 ℃的油品
如:原油、汽油、煤油等
➢可燃油品:闪点大于45 ℃的油品 如:柴油、润滑油、重油等
2001年9月1日,沈阳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在倒 油过程中,油罐内汽油外溢,大量的挥发气体流动 到160m外的汽车库内,当司机发动汽车时,火花引 燃汽油挥发气体,导致油罐爆炸起火。这起特大油 罐爆炸火灾的扑救,沈阳市共调集17个公安消防中 队、2个企业消防队、84台消防车、580名官兵参加 灭火战斗。桃仙机场消防支队、抚顺市消防支队、 辽阳市消防支队、辽化公安消防支队派出19台消防 车、60名指战员前来增援。
三、油罐附件和装置
1、机械呼吸阀 2、液压安全阀 3、测量孔 4、泡沫室 5、消防水管 6、升降管 7、虹吸栓 (放水阀) 8、卷扬机
四、石油库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 求,石油库按储油罐总容量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大于50000m3 二级:10000-50000m3 三级:2500-10000m3 四级:500-2500m3
3、冷却水供给时间 ➢ 直径大于20m的地上固定顶油罐,供给时间6h; ➢ 浮顶油罐或者直径小于20m的地上固定顶,供给时间 4h; ➢ 地上卧式油罐冷却水的供给时间为1h。
一、油品的火灾危险性特性
(一)易燃性 油品属有机物质,比较容易燃烧,潜在着很大
的危险性 ,其危险性的大小主要是以其闪点、自燃 点来衡量的。闪点越低的油品,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如:
V1=V0(1+βt) 式中:V1 、V0――液体在t及0℃的体积,L;
β――在0-100℃范围内的平均体胀系数; t――受热温度,℃ 。
几种常见的石油产品受热体胀系数
名称
汽油 煤油 柴油
体胀系数β
0.0012 0.0010 0.0009
(六)沸溢喷溅性 重质或含有水份的油品着火燃烧时,可能发生
1989年8月黄岛油库5号罐由于雷击爆炸起火,导 致1、2、3、4号罐相继爆炸,18人牺牲,93人受伤, 12辆消防车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1993年10月21日,南京炼油厂油罐区310号万吨 级轻质油罐因操作失误,罐顶向外大量溢油,扩散 的油蒸汽遇手扶拖拉机排气管喷出的火星引起爆炸 燃烧。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共12个城市的187辆 消防车,军警民6000余人联合作战,战斗历经22小 时。火灾直接经济损失38万余元。
蒸发出的油蒸汽在空气中能随意扩散,特别是下 风方向,给泄漏现场带来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油品及油品蒸汽比空气重,容易在地面流淌,在 低洼处积聚;比水轻,能在水面上任意漂流。增加了 油品的火灾危险性。
(四)易产生静电 石油的电阻率1012Ω·cm ,沿管道流动与管壁摩擦
或运输过程中受到震荡产生静电。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静电放电。如果静电放电所产生
武警学院灭火指挥教研室 2005年8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及其 制品的消耗量逐年增长,为保证日常生产周转需要, 石油罐区总储量及单罐容量也越来越大,石油罐区 通常储存各种石油及其产品,各种火灾危险并存, 一旦爆炸起火往往会形成较大范围的火区,火势异 常凶猛,扑救困难。
1986年大庆市林源炼油厂原料油罐区由于21号 蜡油罐罐体破裂,高温油品大量泄出,引起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扩大,四个相邻罐相继爆炸起火。爆 炸后油品四处流淌,燃烧面积达20400m2 ,烧毁和 部分烧毁5000m3油品储罐五座,各种油品5036t,房 屋建筑100多平方米,栈桥铁路153m及各种仪表、器 材、管线、阀门等。直接经济损失133万元,间接经 济损失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