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热控专业)目录一、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依据二、本专业工程概况及特点三、本专业工程监理范围四、监理工作主要内容五、热控监理工作流程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七、附件一、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依据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 徐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服务大纲”;3. 已批准的监理规划;4. 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与徐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监理合同;5. 主体工程施工承包合同;6.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7. 设备厂商提供设备图纸、技术资料及相关资料、厂标等;8. 生物化工硫磺制酸余热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终牌)及施工图纸;9. 认可的现行部颁规范、规程;9.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控篇)10. 现行的部颁标准;10.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控篇二、本专业工程概况及特点1. 工程概况拟建设1×C6MW抽凝式汽轮机配置1×7.5MW发电机(已取得批文);及附属配套设备。
年利用小时数:7000h;正常年实际发电量:4.2×107kWh;本项目拟新增1台N6MW纯凝机组,暂不考虑预留扩建。
公用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本项目不再重复考虑。
主要参数为:汽轮机型号C6MW-3.43/0.98型额定功率6000 KW转速3000 r./min额定进汽量56 t/h进汽压力 3.43 MPa进汽温度435 ℃抽汽压力0.98 MPa抽汽温度300 ℃发电机;型号QF-7.5-2额定功率7500 KW额定电压10500 V额定转速3000 r/min功率因素0.82. 本专业工程的特点:二期扩建工程,新建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
化学水处理设备等。
利用原有锅炉设备,没有新建锅炉设备。
三、本专业工程监理范围1.锅炉热工控制2.汽机热工控制3.除氧给水热工控制4.化学水处理热工控制5.油泵房热工控制6.减温减压热工控制7.热网公用系统热工控制8.DCS分散控制系统装置四、监理工作主要内容1,参与本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修改建议和审查意见;2.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章节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3. 审定专业开工报告;4. 审核专业上重要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及《作业指导书》并督促其贯彻执行;5. 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6. 严格按业主与施工承包商合同认可的电力建设行业颁发的《验规》、《验标》、《规程》及厂家设计单位的图纸,技术标准要求,对施工质量、工期、安全进行认真检查和有效控制;7. 严格按《热控专业项目验收等级划分表》要求执行,尤其是对四级验收项目进行验收和签证;严格按表列的S、H、W点工程控制点实行连续监护(旁站)、检验和见证,对隐蔽工程更是如此;8. 核查和抽检重要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施工技术记录(一、二、三级验收记录),参加阶段性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及签证。
9. 根据本专业监理工程实施情况做好监理日记;10. 认真做好本专业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编写工程监理月报;12. 认真核查进场设备、材料、构配件的原始凭证,出厂质保书、检测报告。
必要时进行抽检或平行检验,合格时予以签证;13. 审核施工单位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和原始凭证;14. 参与工程建设中重大技术质量、安全事故和处理;15. 完成总监(代表)临时交办的工作。
五、热控监理工作流程: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质量控制1.1控制要点1.1.1审查承包单位热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1.2审查热工专业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及施工作业指导书1.1.3审查热工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1.1.4审查热工专业工程质量验评项目范围划分表1.1.5审查试验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精度及校验证件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1.1.6审查承包单位热工安装资质能否满足工程需要1.1.7核查施工单位特殊工种,试验测量人员的资质证件1.1.8审核热工专业工序质量报验单及验评资料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1.1.9对热工专业报送的进场材料、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
1.1.10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审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1.1.11对承包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应进行旁站监督安装全过程。
1.1.12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其整改。
并检查整改结果,签回复单。
1.1.13对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并记录实际进度及其相关情况,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责令承包单位采取调整措施。
1.1.14设备保管1)到达现场的设备、器材,应根据其具体要求并参照有关技术说明和规定,做好存放、保管工作。
2)设备开箱时,应进行下列工作:A)根据装箱单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备品、备件及技术资料;B)从外观检查设备有无缺陷、损伤及锈蚀,并作记录;C)仪表和精密设备开箱检查后,应恢复其必要的包装,妥善保管.1.1.15仪表盘安装1)搬运和安装仪表盘时(包括盘、台、屏、柜、箱等),不应损坏盘上设备及油漆.2)盘底座应按施工详图制作,其误差不应超过0.15%,最大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3)盘底座应在二次抹面前安装,其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盘底座的固定应牢固,顶面应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0.1%,其最大水平高差不应大于3毫米,并须高出地面,但不能超过20毫米.5)仪表盘安装在受振动影响的地方时,应有减振措施,一般在盘底与盘座间加装厚度为10毫米左右的橡皮垫.6)连接表盘的螺栓、螺帽、垫圈等应有防锈层(镀锌、镀镍或烧兰等).7)盘内不应进行电焊和火焊工作,以免烧坏油漆及损坏导线绝缘.8)盘的安装应牢固、垂直、平整,安装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A)盘正面及正面边线的不垂直度小于盘高的0.15%;B)相邻两盘连接处的盘面不得凹凸不平,其相差不大于1毫米;C)各盘间的连接缝隙不大于2毫米.9)仪表盘一般应有良好接地,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进行.10)为防火、防尘,盘底孔洞应严密封闭.1.1.16电缆敷设及固定1)电缆敷设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尽量按最短路线集中敷设;B)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及防爆门等.敷在主设备和油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C)电缆与热表面平行敷设时的间距应大于500毫米,交叉敷设时应大于200毫米.2)所有电缆穿过平台时,应加保护管(或保护框),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光滑,无毛刺.3)电缆敷设时应按顺序排列,避免交叉,松紧要适当并留有备用长度.4)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在电缆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的标志牌.5)控制室下设有电缆夹层时,电缆支架出口处应严密封闭.1.1.17流量.1)安装前应对节流件的外观及节流孔直径进行检查和测量,作好记录,并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2)安装节流件的管道椭圆度应在节流件上、下游2D长度范围内进行测量.A)在上游侧,其偏差应小于±0.3%.B)在下游侧,其偏差应在±2%以内.3)测量蒸汽流量的节流件上、下游取压口应分别装设冷凝器,冷凝液面应处于相同的高度.4)节流件必须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再安装.1.1.18液位1)液位测点位置的选择,应与测量范围符合.2)汽包水位平衡容器的安装,应使其设计零位线与正常水位相吻合.3)汽包水位所用双室平衡容器,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安装必须垂直,除上端外都应保温.4)汽包水位所用补偿式平衡容器,其排泄管接至下降管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0米;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1米后方可向下.5)平衡容器前的一次阀门应横装.6)在不易凝结成水的平衡容器上应装置补充水管或灌水丝堵.1.1.19管路敷设1)管路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管路在安装前应进行清理,以达到清洁畅通.3)管路不宜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潮湿及有较大振动处.4)管路敷设在地下及穿过平台或墙壁时应加保护管(罩).5)管路的水平段应保持一定坡度,能保证排出空气或凝结水.6)管路敷设必须考虑主设备及管道的热膨胀,并应采取补偿措施,以保证管路不受损伤.7)当管路内的介质易冻或易凝固时,应有可靠的伴热保温措施,但不得使管内介质汽化,并使差压管路的正负管受热一致.8)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尽量减少拐弯和交叉.1.1.20执行机构的安装和调试1)执行机构机械动作应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等现象;执行机构电气绝缘应合格,通电试转动作平稳,开度指示无跳动;2)执行机构安装应牢固,便于操作和检修,不妨碍通行,并不受汽水侵蚀和雨淋.3)当调节机构随主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应保证其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1.1.21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调试1)热工保护装置应按制造厂技术资料和主机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并作好详细记录.2)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后必须固定牢固,销紧销子,锁住螺丝,以防振动脱落.引线应有明显、正确的标志.3)测速发电机应与二次仪表、模拟量接口、继电器等进行整套试验.4)轴向位移和膨胀差等发送器所对应的凸轮盘边缘应平整.调整螺杆的转动应能使发送器均匀平稳地移动,并应做整套调试及定零位.5)绝对膨胀测量装置应在汽机冷态下进行检查和调整,零位应正确.6)振动发送器安装在精加工的轴承盖的平面上,与轴承盖应刚性连接,在安装和搬运时都不应受剧烈的振动与撞击,一般应在汽机安装工作基本结束后就位,以防损坏.7)真空、油压等保护装置的继电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护、振动较小和较安全的地方.1.1.22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启动调整.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设备应完整,标志应正确、清楚、齐全.2)管路接头应紧固,垫圈合适.3)各系统电气回路接线正确,端子固定牢固,接触良好.4)执行机构应进行远方操作试验,开关操作方向、位置指示器指示应与调节机构开度一致,在全行程内动作应平稳、灵敏、无跳动.其行程、伺服时间应符合要求.5)各信号的动作值应按要求进行整定,并作模拟试验,灯光及音响装置应正确可靠.6)热工保护及联锁装置应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其动作应正确、可靠.7)热工设备的防冻设施,启动前进行试投,并应符合要求.8)D CS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监视系统、程序控制等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整机联调,各项功能均应符合要求.1 .2质量目标1.2.1在分项工程中,“主要”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1.2.2在分部工程中,所有分项工程均达到“合格”,“主要”分项工程100%达到“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