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复背斜构造尺度剪裂角递进变形侧伏角与侧伏向剪应变节理组与节理系构造窗视厚度流面与流线节理分期与配套枢纽叠加褶皱劈理域构造置换地层断距均匀变形构造层相似褶皱韧性断层构造应力场劈理折射蠕变复背斜飞来峰劈理假整合张节理断距应力与应变劈理域协调褶皱正应力与剪应力横截面节理分期Q节理地层断距轴迹侧伏角枢纽与轴迹滑距透入性构造同沉积褶皱轴面推覆构造真倾角与视倾角角度不整合轴面二、选择题1、纵弯滑作用在层面上所形成的一组擦痕,其产状()。
A、与所在层面的倾斜线一致B、与所在层面的走向一致C、与所在褶皱的枢纽一致D、与所在褶皱的枢纽垂直2、Q节理是()节理。
A、垂直流面,平行流线B、垂直流面,垂直流线C、平行流面,平行流线D、平行流面,垂直流线3、对称波痕其波峰()。
A、指向岩层顶面B、指向岩层底面C、有时指向岩层顶面D、有时指向岩层底面4、逆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是()。
A、б3直立,б1、б2水平B、б1直立,б2、б3水平C、б2直立,б1、б3水平D、б1低角度倾斜5、旋转节理()。
A、与层面近于垂直B、与褶皱轴面近于垂直C、与层面呈45oD、与褶皱轴面呈45o6、岩层通过山脊时,其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表明该岩层的倾斜是()。
A、与山脊坡向相反B、与山脊坡向相反,但岩层倾角大于坡角C、与等高线同向弯曲D、与山脊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7、不整合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变质作用B、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C、岩浆活动D、沉积间断8、擦痕线理是()。
A、a线理B、b线理C、c轴线理D、交面线理9、()与主断层所夹锐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A、劈理带B、旁侧小褶皱C、羽状张节理D、构造透镜体10、无根勾状褶皱是()的标志之一。
A、纵弯褶皱作用B、横弯褶皱作用C、塑性变形D、构造置换11、应变椭球体中的BC面代表()。
A、最大挤压面B、最大张裂面C、最大剪裂面D、圆切面12、当构造面直立时,该面上任何构造线的侧伏角和它的倾伏角()。
A、相等B、不相等C、侧伏角大于倾伏角D、倾伏角大于侧伏角13、在斜歪水平褶皱中,其轴面真倾斜线与枢纽()。
A、平行B、斜交C、垂直D、重合14、层间从属小褶皱所显示的层间滑动方向与主褶皱的枢纽()。
A、斜交B、垂直C、平行D、无关15、组成地堑两侧的断层总是()。
A、性质不同B、性质相同,倾向相反C、性质相同,倾向相同16、构造窗内的地质体属于()。
A、外来岩块B、断层上盘岩块C、原地岩块D、第四系17、沿断层倾向方向观察,若发现地层出现缺失,则说明()断层存在。
A、必定有B、必定没有C、有逆断层D、不一定有18、侵入岩体原生节理中,()往往与顶部接触面平行。
A、Q节理B、S节理C、L节理D、D节理19、一般来说,只要发现()的构造现象即可确定有置换作用存在。
A、轴面劈理B、无根钩状褶皱C、透镜体D、小断层20、相似褶皱可以由()作用形成。
A、断层作用B、横弯褶皱C、纵弯褶皱D、纵弯滑褶皱22、岩层视倾角总是()真倾角。
A、小于B、大于C、等于D、无关于22、岩层视厚度总是()真厚度。
A、小于B、大于C、等到于D、无关于23、侧伏、倾伏是用于描述()构造的产状的。
A、面状B、断层C、轴面D、线状24、轴面产状可根据()的产状来确定。
A、两翼B、一翼C、枢纽D、轴迹25、滑距反映断层的()。
A、视位移B、真位移C、水平位移D、断距26、褶皱中同一层面上最高弯曲点的连线叫()。
A、枢纽B、脊线C、槽线D、轴迹27、褶皱的横截面图是这样一种图件,它总是()。
A、垂直地面B、垂直轴迹C、垂直a线理D、垂直枢纽28、在读地质图时,如果知道了某一褶皱的枢纽的产状,还需要判断出才能根据里卡德分类方案对该褶皱定名。
A、轴面产状B、翼部地层产状C、核部与翼部地层新老关系D、与该褶皱伴生的断层的产状及性质。
29、同一节理组中的节理其力学性质()。
A、相同B、不同C、可同可不同D、只能是剪节理30、一套固结很牢、层厚相等到的强硬岩层,经纵弯作用形成的背斜,其转折端最可能出现()。
A、层间小褶皱B、张节理和小型断层C、膝折D、虚脱构造31、斜层理是指()。
A、与水平面斜交的层理B、与岩层面斜交的层理C、倾斜岩层D、轴面劈理32、褶皱的横截面图是指这样一种图件,它总是()。
A、垂直地面B、垂直轴迹C、垂直枢纽D、垂直横断层33、利用侵入岩体的流线可以确定()。
A、岩浆相对流向B、侵入接触面产状C、岩浆挤压方向D、岩体形成时代34、韧性断层或韧性剪切带中形成的断层岩叫()。
A、碎裂岩B、糜棱岩C、角砾岩D、石香肠35、斜歪倾伏褶皱的倾伏向是指()。
轴面走向B、层面上擦痕倾伏向C、褶皱的走向D、枢纽倾伏向36、在力学分析中,一般可将张节理作为应变椭球体的()。
A、AB面B、BC面C、AC面D、圆切面37、两期褶皱叠加形成了穹盆构造,这种叠加褶皱关系是()。
A、共轴B、斜跨C、横跨D、不存在38、正断层形成时的应力状态是()。
A、б3直立,б1、б2水平B、б2直立,б1、б3水平C、б1低角度倾斜D、б1直立,б2、б3水平39、石香肠构造是()。
A、a线理B、b线理C、c线理D、交面线理40、构造置换作用往往是()地区重要的构造地质特征。
A、沉积岩地区B、岩浆岩地区C、变质岩地区D、构造活动弱地41、凡同一岩层层面上标高相同点的连线()。
A、肯定是走向线B、是真倾斜线C、是视倾斜线D、可以是与上无关的任一线段42、岩层产状为45°∠30°,在45°-225°的方向剖面图中该岩层的颂角()。
A、大于30°B、等于30°C、小于30°D、等于0°43、单轴应力状态下与主应力垂直的面上()。
A、有直应力又有剪应力B、只有剪应力C、只有直应力D、既无直应力又无剪应力44、两套新老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该地区又无断层存在,那么在地质图上()。
A、较老地层中所有地质界线与较新地层界线相交B、较新地层的底面界线截断不同时代的较老地层的界线C、较老地层的地质界线截断较新地层的地层界线D、两套地层中任何地层界面都互相平行45、在地表上沿倾向方向地层的不对称重复与缺失现象,是()存在的重要证据。
A、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地层界面一致)B、横断层C、走向断层D、褶皱46、韧性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内形成的断层岩叫()。
A、糜棱岩B、碎裂岩C、角砾岩D、石香肠47、相似褶皱可由()作用形成。
A、断层作用B、横弯褶皱作用C、纵弯滑褶皱作用D、纵弯流褶皱作用48、与地垒有关且在其两侧的断层总是()。
A、性质不同B、性质相同,倾向相反C、性质相同,倾向相同D、逆断层49、一般说来,只要发现有下述()构造现象就可以断定有构造置换作用存在。
A、无根钩状褶皱B、轴面劈理C、透镜体D、石香肠50、一般来说,根据下述()构造现象就可以判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A、石香肠B、性质不明的构造透镜体C、擦痕及由断层引起的拖褶皱D、断层两盘地层的新老51. 在一向西缓倾的沟谷中,有岩层向东倾斜,此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
A、指向沟谷的下游B、指向沟谷上游,岩层界线比等高线弯曲度要小C、指向上游,岩层界线比等高线弯曲度大D、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52.下述四种情况,哪一种引起地质体形状改变最明显()。
A、б1、б2、б3均较大,且不相等B、б1较大,且б1=б2=б3C、(б1-б3)较大,但б1不够大D、б1 较大,且(б1-б3)亦较大53.当某一构造面直立时,该面上任一构造线(如擦痕线)的侧伏角为()。
A、90°B、0°C、在0°-90°变化D、45°54.当岩层厚度和倾角不变,而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倾角与坡度角越接近,露头宽度()。
A、与岩层真厚度越接近B、无变化C、越小D、越大55.单轴应力状态时,平行主应力的截面上()。
A、没有剪应力和直应力B、只有剪应力C、只有直应力D、有剪应力和直应力56.石香肠构造是()。
A、a线理B、b线理C、c线理D、交面线理57.在岩浆岩体中,原生流动构造的流面常常平行于()。
A、断层面B、岩层的层面C、不整合面D、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58.总滑距的滑移线的侧伏角越大,反映沿断层走向方向的运动分量()。
A、越大B、可大、可小C、越小59.形成沉积岩早期平面X型剪节理的应力场中,与层面近于直立的主应力是()A、б1B、б2C、б360.同一应力场中形成的张节理与剪节理面的交迹的方向,代表主应力()的方向。
A、б1B、б2C、б361、单轴应力状态,和主应力斜交的所有截面上()。
A、剪应力最大B、直应力最大C、有剪应力和直应力D、没有直应力62、岩石内摩擦角大时,剪裂角()。
A、为0 °B、大C、不变D、小63、在横切背斜的各个剖面上,同一岩层面弯曲最高点连线叫()。
A、轴迹B、脊线C、枢纽D、槽线64、倾伏圆柱状褶皱的枢纽与()相平行。
A、褶轴B、轴面走向线C、岩层走向线D、轴面倾向线65、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通常是和()不相一致。
A、下伏地层层面B、上覆地层层面C、下伏以及上覆地层D、下伏地层一致,但与上覆地层66、片麻理属于()。
A、破劈理B、折劈理C、流劈理D、不连续劈理67、下述四种线理中,属a线理的是()。
A、石香肠B、皱纹线理C、交面线理D、矿物生长线理68、当构造面直立时,该面上任一构造线的侧伏角为()。
A、90°B、0°C、0°-90°D、45°69、在力学分析中,一般可将张节理作为变形椭球体的()。
A、AB面B、AC面C、AC面D、圆切面70、侵入岩的流线()。
A、与纵节理垂直,B、与横节理垂直,C、与层节理垂直,D、与斜节理平行。
71、一套固结很牢,厚度相等的强硬岩层,经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其转折端上,常出现()。
A、虚脱B、张节理和小型断层C、层间小褶皱D、膝折72、当发生左行剪切作用时,递进变形的张节理呈()。
A、平直型B、反S型C、S型D、正扇型73、最大主应力轴б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锐夹角称()。
A、内摩擦角B、锐夹角C、共轭剪切破裂角D、剪裂角74、在力学分析中,一般可将张节理作为变形椭球体的()。
A、AB面B、BC面C、AC面D、圆切面75、单轴应力状态下,莫尔圆的圆心座标是()。
A、(0,б1/2)B、((б1-б2)/2,0)C、((б1+б2)/2,0)D、(б1/2,0)76、剪节理特有的尾端变化形式是()。
A、杏仁状结环B、菱形结环C、侧列D、树枝状分叉77、形成沉积岩早期平面X型节理的应力场中,与层面近于直立的主应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