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学习计划【篇一:社区矫正学习计划】陶赖昭镇社区矫正学习计划为了提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素质,让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更上一层台阶,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2014年的学习有以下课程:《刑法》、《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以及相关的管理规定。
二、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时间初定于每月5日的工作例会,每人每天自学的时间不小于一小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定期检查。
三、考核方式每月月底组织社工参加书面考核,根据本月学习内容统一出卷,社工全体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四、课程安排(一)《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3月):进一步深入学习《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以及社区矫正相关的管理规定,熟练掌握业务知识。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修正案(八)》(4月):1、《治安管理处罚法》,共六章一百一十九条。
重点学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处罚的程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2、《刑法修正案(八)》,共五十条。
(三)《刑法》(5月-7月):共三编,十五章,四百五十二条。
1、5月份学习第一编总则,共五章一百零一条。
2、6月份学习第二编分则一到五章,共一百七十五条。
3、7月学习第二编分则六到十章、附则,共一百七十六条。
(四)《刑事诉讼法》(8月-10月):共四编,二百二十五条。
1、8月学习第一编总则,共九章八十二条。
2、9月份学习第一编立案、侦查和提起诉讼,共三章六十四条。
3、10月份学习第三编审判,执行,共五章六十一条;第四编,共十七条;附则。
五、学习要求1、遵守学习纪律,不无故缺课。
2、认真做好笔记。
3、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年终考核,不及格者将不参加评优。
【篇二:2013年度社区矫正集中教育计划】xx镇2013年度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计划根据台州市贯彻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集中教育的计划性、实效性,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法律意识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我镇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市县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13年度xx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台州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天台县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矫正,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目标,进一步探索集中教育的有效方式,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监管,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青浦地区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集中教育计划(见附页)三、教育内容1、在刑意识教育(节前安全教育、警示教育等),主要针对全体矫正对象。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学习(可以采取典型案例讲评、专题座谈等形式),主要针对全体矫正对象。
3、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等,采用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主要针对全体矫正对象。
4、法制学习,根据在册矫正对象同一犯罪类型人数比较多的,可集中组织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学习教育。
如交通肇事(交通条例及相关规定),开设赌场(刑法)、故意伤害(民法)等,主要针对重新犯罪率比较高的矫正对象。
5、心理健康教育(可邀请心理学专家、观看vcd等方式),主要针对消极、悲观,对生活失去信息的矫正对象。
四、教育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可分别:1.在家自学法律法规2.来所谈话教育3.集中学习教育五、工作要求1、司法所要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各项资源,积极开展心理、法制、公民道德、安全防范等教育,提升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
2、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的掌握,针对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状况,制订个别化矫正方案,在每月矫正对象来所报到时有侧重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教育,重新犯罪几率比较高的对象要增加学习时间,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要确保每个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学习教育不少于8小时,在家自学由社区矫正志愿者进行监督。
4、司法所要统一指导和管理好镇区内矫正对象的集中教育、个别教育等教育学习工作,加强对高风险社区服刑人员的个性化教育矫正工作,对矫正对象无故缺席集中教育的,如无特殊情况未请假的将作严肃处理。
xx镇司法所2013年1月18日附:xx镇2013年度社区矫正集中教育计划在刑意识教育、实施办法、心理健康、安全防范、刑法、民法常识、爱国主义【篇三:社区矫正计划】组员:李圣梅 20090113115陈永珍20090113119廖棉 20090113121覃艳圆 20090113129社区矫正计划矫正计划的制订过程是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共同合作的过程。
一般矫正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计划的目的和目标、计划关注的对象、计划实施的策略等。
首先我们要了解王虹的基本情况,根据王虹的情况制订帮助计划。
王虹的基本情况案例中王虹属于非自愿的案主,这对于矫正工作者是一个难题,矫正工作者要根据王虹的基本资料,深入的了解王虹的情况,建立专业的关系,初步评估王虹的问题,基于王虹的情况我们分以下几个阶段来制订矫正计划:一、约定阶段1、建立专业关系,矫正工作者要主动找王虹谈话,关心她,了解她内心的感受和矫正意愿,取得王虹的信任、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对于矫正王虹的问题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关系。
它可以增强工作效果,增强矫正工作者的影响力,使后期的矫正工作更容易进行,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矫正计划的成败,所以矫正工作者必须慎重对待。
2、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矫正工作者应根据需要,积极同案主以外的有关系统和人员建立关系,共同合作。
根据王虹的情况矫正工作者可以与她所在的当地小学建立关系,了解她之前在学校的表现;可以找她的同龄朋友谈,了解王虹的情况;联系王虹的父母,劝她的父亲改掉暴力行为,多关心王虹,帮忙找到她的母亲,使王虹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可以找到当地的居委会,一起努力帮王虹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同过建立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一起帮助王虹走出困境,改变不良习惯,从而达到助人自助。
二、评估问题阶段1、认定案主的问题是什么?王虹的主要问题是父母离异、没有生活来源、无住所、无学上、被迫休学,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生活。
玩游戏通宵,为了生活随便交男朋友,上学在学校纪律松懈,逃课,偷钱,影响恶劣,被迫休学,吸毒。
2、问题的成因是什么?王虹问题的成因主要是从小父母离异,缺少家庭的关爱,父亲有暴力行为,打她,母亲不在身边,小学的时候留过级,她自尊心较强,怕同学取笑就退学了,后来爸爸吸毒把房子租给别人了,从此居无定所,无学上,没有生活来源,社区居委会也没有主动关心她,后来在邻居和居委会的帮助下从新上学,但她个子比别人高,产生了自卑心理,开始逃课,学校也没有主动的去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没有及时纠正她的错误,还把她作了休学处理,同学不仅没关心她,还排斥她。
后来长期在社会上混,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与同龄朋友一起玩游戏通宵,陪客人喝酒,随便交男朋友,吸毒,走上了极端。
3、改变王虹的境况需要做什么?(1)了解王虹的内心需要,关心她,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找到王虹的父母,与她的父母一起帮助她。
(3)与社区居委会沟通,尽可能帮助她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4)帮助她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计划阶段1、成立矫正小组李圣梅、陈永珍、廖棉、覃艳圆矫正小组负责人:廖棉3、计划的关注对象及策略王虹情绪,行为的变化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有来自她自己的心理原因,有来自家庭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原因。
所以案主个人,她父母,社会群体和学校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1)、以案主个人为关注对象通过王虹的基本资料我们知道王虹是一个自尊心较强,还有点自卑的孩子,曾经由于自己是留级生,怕同学取笑而退学了,后来又复读,但自己个子比的同学高,而经常逃课,旷课,偷同学钱,影响恶劣。
这时矫正工作者的角色应该是朋友和教育者的角色,相应的任务是帮助她找回真正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给予她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主动和她亲近,和她做朋友,以朋友的身份经常找她谈话,谈学习,谈为人处事,交朋友要慎重,不要交思想行为不正的朋友,引导她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加强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
鼓励她发展特长,培养自信,尽量寻觅她的闪光点,给她多表扬,少找缺点,让她感到自己是好样的。
开始的一个月矫正工作者每隔5天找她聊一次天,并做好记录,把她的心理变化记录下来,根据她的变化改变矫正策略。
一个月后如果情况好转就可以每隔15天找她聊一次天,平时每隔几天打一次电话问一下她的情况。
她愿意自己来找矫正工作者谈心,矫正工作者要热情的接待,同时要及时对她的进步进行表扬。
使她重新看到人生的希望,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的生活。
(2)以家庭为关注对象引起王虹情况变化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的因素,她8岁父母就离异了,这对于她幼小的心灵是一个打击,再加上父亲的暴力,妈妈又找不到,从小就缺少家庭的关爱,后来父亲被骗了去爱你后吸毒,没钱把房子租给别人了,从此她无住所,无来源,无学上,自己一个人在外流浪。
鉴于这种情况,矫正工作者应从家庭关系着手,做她的家庭工作,找到她的父母,协调好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时矫正工作者的角色是协调者,首先要找到她的父亲,劝其改掉暴力倾向,戒毒,再帮助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帮她父亲找工作,找到住所,把王虹接回家,劝他父亲多关心王虹的生活,多与她交流,了解她的内心需要。
其次要找到她的母亲,她一直在找母亲,但没有找到,她渴望得到母亲的爱护,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