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同步测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同步测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李奶奶说,她活着主要就是要把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并成家立业。

这告诉我们李奶奶是为而活着。

A.名誉和尊严B.养育后代C.帮助他人D.领略祖国的美好河山2.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毅然选择了国家需要。

30年放弃亲情,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黄旭华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B.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C.将个人追求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D.为自己家庭更美好而付出3.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下列可以让我们的生命一点点充盈起来的做法是()①热爱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②积极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④封闭自己,不与外界交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一名170斤重农民工不慎从3米高脚手架上摔下,一名50岁的女子见状快速伸手接住其头部,两人都倒地,男子胳膊和膝盖受伤,女子则被严重砸伤。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遇到危险不顾一切救人天经地义B.无私地伸手援助会让人倍感温暖C.保全自身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D.见义勇为定能获得社会丰厚回报5.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这里“生命延长”指的是( )A. 对社会的贡献B. 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C. 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D. 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了( )A.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B.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C. 要珍爱自己的生命D. 大自然生命多姿多彩7.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这句话表明( )A.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B. 生命具有独特性C. 人的生命源于自然D. 事物之间难区分8.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下列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的是( )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④学校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9. 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理解正确的是( )A. 生活条件的优越B. 生活的和曲折C.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 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10.人为什么活着?追问生命更重要的是为了( )A. 让生命有意义B. 生活得更好C. 生活得精彩D. 生活有无穷的奥秘11.七年级学生莎莎把自己的一百元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当校报小记者采访她时,她说:“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是令我感到高兴的事情。

”莎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捐款( )①能够出名受表扬②能够向同学表明她很有钱③做有益的事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表现④满足他人的需要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12.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我们应该()①珍惜自己的生命②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③创造有意义的人生④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芒B.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活着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D.生与死并没有什么区别14.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这里“生命延长“指的是()A.对社会的贡献B.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C.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D.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15.生命丰富的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可能这样做()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②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验③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④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台湾女记者张平宜11年来救助四川麻风村,将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建成为正规的学校。

她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A.平凡的事迹,不值得大家去学习B.生命的价值在于干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C.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D.人人都能做,没必要这样宣传17.生命贫乏的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表现在()①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②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难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③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④不愿劳作,只想享受现成的生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8.下面能体现“使生命更有意义”的选项是①沉醉网吧,抵制不住不良诱惑①向灾区小朋友捐款送温暖①帮助残疾同学克服困难,共同提高①定期到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9.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下列对感受生活的意义认识错误的是A. 对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B. 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C.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不断地发现和创造D. 生命是独特的,人活得越久生命越有意义20.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每月仅花300元,却向灾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捐款达4万多元,吴锦泉说:“现在政府定期接我到医院检查,视力、听力都很好,身体没有问题。

现在我要说,我磨刀肯定不止90岁,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款做好事到老。

做点好事,这辈子的最后几步路也走得舒坦。

”这段话体现了()①他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他积极承担起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③一个人活着就是要好好对待自己④他敞开胸怀,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生命得到滋养,逐渐充盈起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21.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风的轻盈岁月,生命是雨的淋漓尽致,生命是有着许多和音的交响乐,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能够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给予了我们无限多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回报生命的只有珍爱生命。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珍爱生命,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了“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是该班的l员,请你参与进来。

(1)你对生命是如何认识的?(2)通过学习和活动,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生命之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如何珍爱生命?22.老师、同学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

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

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材料二:“中国好同桌”——王小虎,是海口市灵山中学的一名初中生。

两年来,他坚持背患病同桌上课,风雨无阻,用脊背背起了同桌的未来上学之路,帮助同桌驱走黑暗,他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

材料三: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

“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1)材料一中的“最美教师” 支月英“美”在何处?(2)材料二中的王小虎坚持背患病同桌上课,体现了友谊的什么作用?(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参考答案1.B2.C3.A4.B5.A6.D7.B8.B9.C10A11.C12.A13.C14.A15.D16.C17.B18.D19.D20.D 21.(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使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等等(写出2点符合上述意思的即可得分)(3)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22.(1)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关爱学生、高尚师德、无私奉献、积极承担责任等品质。

(2)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①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①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①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①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