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报告材料
七、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 我们懂得了不必运行程序时重新输入文档就可以对文档进行 统计,既节省了时间而且也规避了一些输入错误。 在实验中,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 信源熵的计算,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对这个知识点了解的更加深刻了。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信源的最优变长编码的基本思想。
2.熟练掌握Huffman信源编码方法。
{
if (p[i]!=0)
result=result+p[i]*log(p[i]);
}
result=-result;
printf("信息熵为:%f",result);
printf("\n");
return 0;
}
六、求解结果
其中nan311.txt中的文档如下:
There is no hate without fear. Hate is crystallized fear, fear's
f=fopen("nan311.txt","r");
while (!feof(f)){
fread(temp,1, 486, f);}
fclose(f);
s[0]=*temp;
for(i=0;i<strlen(temp);i++)
{
s[i]=temp[i];
}
for(i=0;i<strlen(s);i++)
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内容
1、写出计算自信息量的Matlab程序
2、已知:信源符号为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空格 输入:一篇英文的信源文档。 输出:给出该信源文档的中各个字母与空格的概率分布,以及该信源的熵。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7
Matlab6.5
五、编码程序
#include"stdio.h"
dividend, fear objectivized. We hate what we fear and so where hate is, fear is lurking. Thus we hate what threatens our person, our vanity and our dreams and plans for ourselves. If we can isolate this element in what we hate we may be able to cease from hating.
3、为了编成唯一可译码,计算第i个消息的累加概率:
i1
Pip(ak)
k1
4、将累加概率Pi变换成二进制数;
5、取Pi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后Ki位即为该消息符号的二进制码字
三、实验内容
1、写出计算自信息量的Matlab程序
2、写出计算离散信源平均信息量的Matlab程序。
3、将程序在计算机上仿真实现,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并完成习题。
2.输出Huffman编码的平均码长。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7
Matlab6.5
五、编码程序
MATLAB编码:
function[h,L]=huffman(p,r)
%变量p为符号出现概率所组成的概率向量
%返回值h为利用Huffman编码算法编码后最后得到编码结果
%返回值L为进行Huffman编码后所得编码的码字长度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离散信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特点;2、学习仿真离散信源的方法
3、学习离散信源平均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4、熟悉Matlab编程
二、实验原理
给定某个信源符号的概率分布,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香农编码
1、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排列;
p1p2pn
2、确定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整数码长Ki为
lb(pi) Kilb(pi) 1
r=3;
[h,L]=huffman(p,r).
六、运行结果
得出的结论为:
概率
编码
概率
编码
0.15
2120
0.02
11
0.12
2121
0.09
12
0.2
2122
0.04
20
0.08
210
0.02
22
0.04
211
0.06
0
0.18
10
L=2.0600
七、实验总结
在huffman编码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平时熟悉的数学软件MATLAB的运行来实现,把书本上huffman的算法运用编程来实现。 通过这次实验, 使我更加清 晰地理解huffman编码的原理及实现过程,并且能够在MATLAB中熟练地进行编码运行。
for r=1:b(m) z(r)=p(r);
end
disp('
ê? 3 ? ?á1 ? ? a£o ')
disp('
3 ?ê? ? ? ?ê'),disp(a(m))
disp('
?óoí?á1 ? '),disp(s(m))
disp('
±à? ? ? ?êy '),disp(b(m))
disp('
{
if(s[i]==' ')
num[26]++;
else if(s[i]>='a'&&s[i]<='z')
num[s[i]-97]++;
else if(s[i]>='A'&&s[i]<='Z')
num[s[i]-65]++;
}
printf("文档中各个字母出现的频率:\n");
for(i=0;i<26;i++)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7
Matlab6.5
五、编码程序
计算如下信源进行香农编码,并计算编码效率:
Xa0a1a2a3a4a5a6
P0.20.190.180.170.150.10.01
MATLAB程序:
(1) a=[0.20.18 0.19 0.15 0.17 0.1 0.01];k=length(a);y=0;
三、实验内容
计算定信源和输入信号字母表的Huffman编码,并计算Huffman编码的平均 码长。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信源字母表的概率分布为:
P={0.15,0.12,0.2,0.08,0.04,0.18,0.02,0.09,0.04,0.02,0.06}
输入信号字母表:
U={0,1,2};
1.独立设计信源和输入信号字母表进行Huffman编码,其中信源字母表元 素个数要求是8以上,信号字母表元素个数是2以上;
end
n1=m;
n2=mp;
for i=1:k+1 n1(i,:)=m(k+2-i,:); n2(i,:)=mp(k+2-i,:);
end
m=n1;
mp=n2; c=cell(k+1,a);
for j=1:r
c{1,j}=num2str(j-1);
end
for i=2:k p1=find(mp(i-1,:)==1);
end
%判断所有符号出现概率之和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程序显示出错,终止 运行
a=length(p);%测定概率向量长度,将长度值赋给变量n k=fix((a-1)/(r-1));
l1=a-k*r+k;
q=zeros(1,a); m=zeros(k+1,a);
mp=m;
q=p; [m(1,:),mp(1,:)]=sort(q);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信源熵值的计算
2熟悉Matlab编程
、实验原理
熵(平均自信息)的计算公式
q1q
H(x)pilog2pilog2pi
i 1pii 1
MATLAB实现:HX sum(x.* log2(x));或者h h x(i)* log2(x(i ))流程:第一步:打开一个名为“nan311”的TXT文档,读入一篇英文文章存入一个数组temp,为了程序准确性将所读内容转存到另一个数组S,计算该数组中每个字母与空格的出现次数(遇到小写字母都将其转化为大写字母进行计数),每出 现一次该字符的计数器+1; 第二步:计算信源总大小计算出每个字母和空格出现的概率; 最后,通过统计数据和信息熵公式计算出所求信源熵值(本程序中单位为奈特nat)。
for j=1:r c{i,j}=strcat(c{i-1,p1},int2str(j-1));
end
for j=(r+1):(p1+r-1) c{i,j}=c{i-1,j-r};
end
for j=(p1+r):a c{i,j}=c{i-1,j-r+1};
end
end
if l1==1
for j=1:a c{k+1,j}=c{k,j};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1000
int main(void)
{
char s[N];
int i,n=0;
float num[27]={0};
double result=0,p[27]={0};
FILE *f;
char *temp=new char[48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