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银行业务品种汇编第一篇供应链金融的概述 (2)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内涵 (2)二、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2)三、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4)四、供应链金融的好处 (4)第二篇供应链金融-银行业务品种汇编 (5)一、工商银行 (5)二、农业银行 (10)三、中国银行 (14)四、建设银行 (21)五、交通银行 (26)六、中信银行 (32)七、招商银行 (36)八、深圳发展银行 (39)九、广发银行 (67)十、兴业银行 (78)十一、光大银行 (86)十二、华夏银行 (100)十三、浦发银行 (103)十四、民生银行 (108)十五、北京银行 (113)十六、平安银行 (118)十七、渤海银行 (124)十八、包商银行 (129)十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33)二十、徽商银行 (138)二十一、天津银行 (144)二十二、宁波银行 (166)二十三、恒丰银行 (172)二十四、温州银行 (178)二十五、东莞银行 (183)二十六、江苏银行 (186)二十七、重庆银行 (195)二十八、哈尔滨银行 (203)二十九、齐鲁银行 (206)三十、长沙银行 (211)第一篇供应链金融的概述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内涵概念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侧面)。
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活融资服务。
(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以上定义与传统的保理业务及货押业务(动产及货权抵/质押授信)非常接近。
但有明显区别,即保理和货押只是简单的贸易融资产品,而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银行间达成的,一种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融资安排。
内涵《欧洲货币》杂志将供应链金融形容为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
一项调查显示,供应链融资是国际性银行2007年度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在肇始于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中,供应链金融在西方银行业的信贷紧缩大背景下一枝独秀,高速增长的态势依然。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这一“脐血”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二、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在广泛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从系统论角度及多个分维度,对这一创新进行了专业化的经验梳理和理论建构。
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且在实践和理论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于国内同业的深圳发展银行,被选取作为贯穿于整个研究的案例样本。
根据该行披露,截至2007年12 月末,深发展存量贸易融资客户将近3000家,客户增幅同比达52.2%;贸易融资表内外授信余额近800亿元,同比增幅38.92%,占全行公司业务授信的比例较年初提高4.66 个百分点;贸易融资不良率被很好的控制在1%以下,迄今没有实际损失。
高新供应链高新总部设立在广州。
以承接全球整合企业的进出口供应链业务为核心,创造性地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ICT产品分销及维修等供应链管理的进出口服务,通过建立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灵活的服务产品组合和强大执行能力,帮助全球整合企业提高供应链效益,推动供应链创新。
公司自1992年成立至今,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逾20多亿美元。
主要经营业务:进出口贸易、承办进出口业务、来料加工、境内外仓储物流、ICT产品分销及维修等服务。
在ICT产品,特别是高端ICT产品的进出口方面,拥有丰富的进出口经验,进出口总量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以多年通关物流运作经验为依托,在全国各口岸为进出口客户提供全面的通关服务,包含订单处理、到门(港)提货、进出口海关(机场口岸)报关及通关监管运输等;为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全套增值服务,主要包含为客户提供整套进口批文、进口检验检疫、全程保险、代客租船订舱、办理C.O、FORMA证书等整套国际贸易解决方案。
实现ICT产品全球范围内的门到门服务,并提供ICT产品在国内的营销渠道及售后维修服务,有效适应了客户对ICT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
主要进口商品:ICT产品、化工产品、汽车零配件等产品的进口自营和代理业务。
主要出口商品:ICT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产品的出口自营代理业务。
守法经营,以灵活的经营方式,不断开拓业务领域。
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多个口岸有多年的实际进出口通关实践操作经验,高新被所属广州海关评为信得过A级企业,享有11项通关优惠并在广州、深圳海关拥有先放后税的优惠;同时,我们也赢得了银行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今天我们拥有了广泛的融资渠道、贸易网络渠道、市场信息渠道、专业而优秀的员工;我们以优良的业绩和卓越的信誉,与国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管局、商检局及企业建立了牢固的良好合作关系。
并且多次荣获由政府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光荣称号。
作为专业的进出口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作为专业的进出口公司,为客户提供最快捷的进出口物流效率及最低成本的资金周转方式。
亿博物流咨询公司是业内一直致力于供应链金融研究和实践的专业机构,凭借本身多年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积累的研究成果,亿博总经理谢勤提到,供应链金融已然成为了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采用供应链金融之前,一定要分析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想好了,想明白了,才能合理地应用供应链金融,而针对国内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认识和领会上的缺陷,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帮扶和咨询不失为是一个安全、高效和快捷的选择。
1、供应链金融的本旨与核心价值是什么?分别站在银行和企业的立场,供应链金融是不同的理解角度。
2、供应链金融区别于银行的传统业务的特征是什么?各自都有什么异同点和互补性?3、针对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和应用,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4、供应链金融无论对企业还是银行来说,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企业来说,应如何构建一个可行的框架和运营模式?如何规避风险?以及法律上的诸多问题?5、供应链金融涉及到企业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客户,那么这个金融产品如何贯穿在整个链条之中?链条与链条的结合点如何衔接?介入点在哪里?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三、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存活融资业务(全称为“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年底授信余额即达到20亿元人民币。
利用特定化质押下的分次赎货模式,并配合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结算和保证金存款合计超过了20亿元。
之后,从试点到全系统推广,从自偿性贸易融资、“1+N”供应链融资,到系统提炼供应链金融服务,该行于2006年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迄今累计授信出账超过8000亿元。
供应链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自然吸引了许多银行介入。
深发展、招商银行最早开始这方面的信贷制度、风险管理及产品创新。
随后,围绕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开始效仿发展“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名异实同的类似服务。
时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各自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因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带来企业经营环境及业绩的不断恶化,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都在实行信贷紧缩,但供应链融资在这一背景下却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
根据2009年一季报数据,六家上市银行(工行、交行、招行、兴业、浦发和民生)一季度新增贴现4558.25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6.4%,充分显示出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青睐及商业银行对供应链结算和融资问题的重视。
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铺展,渣打、汇丰等传统贸易融资见长的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竞争行列。
四、供应链金融的好处“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其“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的双赢效果。
第一,企业融资新渠道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很多大型企业财务执行官的视线。
对他们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自己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
由于产业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Coface发布的《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付款条件,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潜在资金流的应收账款,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用问题,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新形势下,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
一些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招商银行最新上线的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网上国内保理系统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创新。
据招商银行总行现金管理部产品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交易中的供应商和买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电子化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及国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传统保理业务操作时所面临的复杂操作流程,尤其有助于优化买卖双方分处两地时的债权转让确认问题,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急需资金。
第二,银行开源新通路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