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1.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 )A 、生活理想B 、职业理想C 、道德理想D 、社会政治理想【标准答案】:C2.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A 、法制教育B 、理想信念C 、社会舆论D 、文化素质【标准答案】:B3.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 、坐享其成的过程B 、信手拈来的过程C 、纵情享乐的过程D 、艰苦奋斗的过程【标准答案】:D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B 、集体主义C 、爱国主义D 、自由主义【标准答案】:C5.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A 、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 、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以墨守成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标准答案】:B6.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A 、世界观B 、自然观C 、人生观D 、价值观【标准答案】:C7.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 )A 、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 、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D 、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标准答案】:B8.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称为( )A 、顺境B 、修养C 、境遇D 、逆境【标准答案】:C9.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是( )A 、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B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C 、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D 、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标准答案】:B10.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A 、激励功能B 、辩护功能C 、认识功能D 、沟通功能【标准答案】:C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 、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B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C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标准答案】:B1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 )A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B 、以遵纪守法为核心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标准答案】:C13.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A 、全社会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B 、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C 、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个人利益D 、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标准答案】:D14.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A 、荣辱观B 、人生观C 、价值观D 、道德观【标准答案】:A15.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 、爱国守法的要求B 、明礼骗子的要求C 、勤俭自强的要求D 、团结友善的要求【标准答案】:A16.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敬业的要求B 、办事公道的要求C 、服务群众的要求D 、诚实守信的要求【标准答案】:A17.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及( )A 、有能力B 、有理想C 、有特长D 、有思想【标准答案】:B18.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律不能朝令夕改B 、法律的内容可以不统C 、法律适用的结果可以随意被推翻D 、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标准答案】:A19.法律行为从当事人的认知状态划分,可分为( )A 、法定行为和约定行为B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C 、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D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标准答案】:C20.在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是( )A 、审计部门的监督B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C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D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标准答案】:A2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国务院有权制定的是(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D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标准答案】:B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进行的解释是( )A 、立法解释B 、审判解释C 、检察解释D 、行政解释【标准答案】:A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这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A 、任意性规范B 、禁止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D 、授权性规范【标准答案】:B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A 、判例B 、国际条约C 、部门规章D 、特别行政区法律【标准答案】:A2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 、文化教育权利B 、人身自由权利C 、社会经济权利D 、政治权利和自由【标准答案】:B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 、最高人民法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标准答案】:C27.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肘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中的( )A 、政府依法保障原则B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C 、和平进行原则D 、依法管理原则【标准答案】:B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 、类推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标准答案】:A29.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

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

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

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B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C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D 、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标准答案】:A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公诉的是( )A 、被害人B 、人民法院C 、公安机关D 、人民检察院【标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 )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CD2.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体现在( )A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B 、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C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 、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标准答案】:ABC3.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A 、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B 、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C 、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D 、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标准答案】:ABCD4.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A 、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B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C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其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标准答案】:ABCD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有( )A 、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B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C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D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标准答案】:ABCD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

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 、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 、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 、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 、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标准答案】:ABC7.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与道德属于同一范畴B 、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C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D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标准答案】:BCD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主要方式包括( )A 、制定B 、修改C 、废止D 、认可【标准答案】:ABCD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 、经济关系B 、行政管理关系C 、友谊关系D 、家庭关系【标准答案】:ABD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标准答案】:AB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0分)1.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标准答案】:(1)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2)信念是信仰的基本信条,理想是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通常认为,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人的世界双、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

(3)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2.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何现实意义?【标准答案】:(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为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而拼搏,闯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反之,抱着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就会导致上进心失落,或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消极悲观、畏难退缩,进而遁入歧途、一事无成。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抱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珍视生命,选择和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而人生价值目标一旦确立,还会发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它可保证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和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

3.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标准答案】:(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