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 双绞线制作与测试

实验三 双绞线制作与测试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双绞线制作
系、部电子系年级111 专业班通网
学生姓名刘欢欢学号110412137 实验时间20 12 年10 月17日
实验二双绞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 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组网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设备)
1.RJ-45压线钳
2.双绞线剥线器
3.RJ-45水晶头
4.双绞线
5.网线测试仪
三实验内容
首先先建立起服务器和客户机,在一个小型的局域网里,一般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在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与测试非常重要。

对于小型网络而言,跳线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计算机;对于大中型网络而言,跳线既连接着信息插座与计算机,也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跳线设备与跳线板。

总之,无论如何,跳线的制作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员一定要学会的入门级手艺。

1.RJ—45接头
RJ—45接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8P(Position)”,凹槽内的金属接点共有8个,简称“8C(Contact)”,因而有“8P8C”的别称。

常见的和RJ—45很相近的有RJ—11接头,是电话线使用的接头,它虽然有4个槽,但仅有2或4个金属接点,因此在普通电器商店中,常可以看到标着“4P2C”或“4P4C”的接头,也叫水晶头或网头。

从侧面观察RJ—45接头,可见到平行排列的金属片,一共有8片,每片金属片前端都有一个突出透明框的部分,从外表来看就是一个金属接点。

按金属片的形状来区分,又有“二叉式RJ—45”和“三叉式RJ—45”。

二叉式的金属片只有两只侧刀,三叉式的金属片则有三只侧刀。

金属片的前端有一小部分分穿出RJ-45塑料壳,形成和RJ-45插槽接触的金属脚。

在压接网线的过程中,金属片的侧刀必须刺入双绞线的芯线,并与芯线中的铜质内j笛接触,以连通整个网线。

通常差数越多,接触面越大,导通的效果较好,因此三叉式接头比二叉式接头更适合高速网络。

2.双绞线制作标准
目前在10BaseT、100BaseT以及1000BaseT网络中,最常使用的布线标准有两个,即EIA/TIA568A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EIA/TIA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如下表2-1所示:
一条网线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连线(平行线)(Straight Cable ),直连线一般均采用EIA /TIA568B 标准,通常只适用于计算机到集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或连接两台集线设备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lble ),采用EIA /TIA568A 标准。

平行线和交叉线的线序如图2-1所示:
Side 1
12345678
12345678
Side 1 Side 2 Side 1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Side 2
Side 1
Side 2
Side 2
12345678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1=白/绿 2=绿 3=白/橙 4=蓝 5=白/蓝 6=橙 7=白/棕 8=棕
图2-1 平行线和交叉线的线序图
四网线的制作方法(剥——理——插——压)
1.直连线的制作
步骤 1: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

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用剥线钳子将外部橡胶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注意不要将里面的细线割破,以免短路。

如图2-2所示:
图2-2 剪线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防止拉伸),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的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如图2-3、2-4所示)
图2-3 双绞线图2-4 剥开的双绞线步骤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图所示。

步骤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

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如右图所示。

步骤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
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如图所示。

左一:橙左二:绿左三:蓝左四:棕
步骤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如右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残。

(见标准EIA/TIA 568B)
左起: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4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如图2-5、2-6所示。

图2-5水晶头图2-6 理线
步骤7: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正确,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将RJ-45接头放入压线器的插槽中,一面将线往接头前端顶住,一面用力将压线钳夹紧。

将做好的接头凸起的尾巴对准网卡插槽轻轻一插,听到“喀”的一声就可以了。

拨出接头也应不费力。

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压得不紧,再用压线器用力夹一夹压紧接头后将压线钳松开并取出RJ-45接头,此时网线和RJ-45接头连接好。

如图2-7、2-8所示。

图2-7 插线图2-8 压线
注意:压过的RJ-45接头的8只金属脚会比未压过的低,用手一摸应该和外框是平的,这样才能插入到网卡插槽里。

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如右图所示。

步骤8:重复步骤2到步骤7,再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因为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是直接对接,所以另一端RJ-45接头的引脚接法完全一样。

完成后的连接线两端的RJ-45接头无论引脚和颜色都完全一样,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的连接。

步骤9:将做好的双绞线用双绞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发射器和接收器两端的灯同时亮为正常;也可利用另外一种简易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的4个指示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循环呈现绿灯,则说明连线制作正确;如果4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呈现红灯,则说明双绞线线序出现问题;如果4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不亮,则说明双绞线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如图2-9、2-10所示:
图2-9 制作好的双绞线图2-10 测试仪
2.交叉线的制作
交叉线的制作步骤与直通线的制作步骤相同,只是双绞线的一端应采用EIA/TIA568A 标准,另一端则采用EIA/TIA568B标准。

3 . 实际连接应用
(1)制作RJ-45插头用于网卡连接。

(2)利用网卡连接两台微机。

(3)制作RJ-45插头用于连接到集线器。

4.制作网线连接器应注意的问题
(1)双绞线颜色和RJ—45接头的脚位是否相同。

(2)双绞线头是否顶到了RJ-45接头的顶端。

若没有,则该线的接触会较差,需要重新压接一次。

(3)观察RJ-45侧面,看金属片是否已刺入绞线之中?若没有,则容易造成线路不通,只能重新再做。

(4)观察双绞线外皮去掉的地方,看使用剥线工具时是否切断了绞线。

若是,则造成线路不通,需要重新制作一次。

(5)确认双绞线外皮是否需要交叉。

(6)确认双绞线是否需要交叉。

五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题目
实训目的
实训环境(设备)
实训内容实训总结(心得体会)
根据实验内容按照上面的格式写实训报告,以班为单位交至网络技术实验室。

六思考题
1.双绞线的两个布线标准线序如何?
2.网线的连接为什么分为级连接法和直连接法?什么时候用平行线?什么时候用交叉线?
4.网线连接器接好后,直接插到微机的网卡上,是否就算网络连通,互相能共享,并彼此访问对方?
对照所采用的接入标准和模块上所标注的色标把8条芯线依次初步卡入到模
块的卡线槽中。

打线全部完工后,用网线钳的剪线刀口或者其他剪线工具剪除在模块卡线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