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再保险安排和规划
3.危险的损失概率。
如果某个危险单位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较大,这时保险 公司就应该降低该危险单位的自留额。相反,对于损失率 低的危险单位应该提高自留额,以增加保费收入和积累保 险公司资产。 4.保险费率。 费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自留额的决策人的心理。
正常情况下,保费收入与赔偿责任之间保持平衡,这 时公司的自留额就可以提高。但是,由于竞争或其他原因, 公司有时对某些危险单位确定很低的费率,低于平均损失 率,对此类危险单位,直接承保公司的自留额应相应缩小, 分保接受人是否接受该项业务往往持审慎态度。
1.合同分保对分出公司和接受公司均具有约束力, 订约双方无自由选择权,一切业务都按合同规定办理再 保险。 2.合同分保一般是不定期的,除非缔约双方的任何 一方根据合同注销通知的规定在事前通知对方终止合同, 否则,合同长期有效。由于时间长,业务多,分保条件 优越,对合同双方都较有利。
3.合同分保以分出公司某种险别的全部业务为基础办 理分保。分出公司要将业务放入合同,就必须将某一险别 的全部业务放入合同,不能有所取舍,有利于风险均衡, 避免了逆选择,同都要提高自留额,而 应根据影响保费收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影响保费收 入增加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1)同一危险单位保险金额增加,而危险单位数量 不变;(2)由于损失率的增高,导致费率上升;(3) 由于危险单位数量增加使保费收入随之增加。在前两种 情况下,危险程度增加,自留额宜稳定不变甚至适当调 低;在第三种情况下,由于危险趋于分散,业务稳定性 提高,可适当提高自留额。
但是,在一些年份如果大量中、小危险单位发生损失, 则可能使赔款额超过保费收入,导致业务经营发生较大波 动。因此,针对中、小危险的损失变动,再保险规划中应 有恰当的安排。
(三)一次事故的损失积累
保险事故发生时,损失的范围是不确定的,往往涉 及到多个危险单位,使一次保险事故损失的积累责任很 大。如火灾一旦蔓延将会导致多个危险单位同时受损。 特别是诸如洪水、地震等巨灾事故一旦发生,其损失范 围就更大了,赔款的积累也是巨大的。因此,在制定再保 险规划时,不仅要按单个危险单位安排再保险,而且要考 虑巨灾事故中一系列危险单位的再保险安排,以保障分 出公司的积累责任。
一是可行性。
二是稳定性。
一、危险分析和再保险方式的选用
分出公司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危险分析: (一)较大危险或损失的识别 所谓较大危险或损失,一般而言应从相对意义上进行 判断。 从保险公司对于危险的承担、转让和分散上考虑,关于 大的危险或损失,应从承保危险单位的结构和保费收入这 两方面来识别和估量。
第七章
再保险安排和规划
第一节 再保险的合同安排方法
一、临时分保
(一)临时分保的概念与特点 临时分保(facultative reinsurance),是由分出公司 根据业务需要,临时选择分保接受人,经分保双方协商达 成协议,逐笔成交的再保险安排方法。
临时再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临时分保双方均有完全自主选择权。 2.临时再保险以个别保单或一个危险单位为分保 基础,逐笔协商办理再保险。 3.临时再保险安排方法业务条件清楚,分保费支 付较快。 4.临时再保险手续繁琐,开支较大,时间性强。
例如,甲公司承保10万个危险单位,假设每个危险
单位的保额相同,均为100万元,如按1%的净费率计算,则 净保费收入总额为10亿元,足够赔付1 000个危险单位的全 部损失。对于甲公司来说,有几个或数十个危险单位发生损 失甚至全损,也不致影响业务经营的稳定性。因此,保额或 损失为100万元的危险单位,对于甲公司来说不认为是大的。
对于上述的繁琐手续,实务界已设法改进,藉以节省 人力物力。
(三)临时分保的适用范围 1.用于超过分保合同限额的业务。 2.用于合同规定的除外业务或不愿列入合同的业务。 3.用于新开办的或不稳定的业务。
二、合同分保
(一)合同分保的概念与特点 合同分保(treaty reinsurance)是再保险安排的最主要的 方法,由分出公司与分入公司预先订立分保合同,在一定 时期内对一宗或一类业务进行缔约人之间的约束性的再保 险安排方法。
对于较大危险或损失可以采用溢额分保和超赔分保方 式;
对于中、小危险单位可采用成数分保方式;
对于巨灾事故的损失积累可以采用事故超赔分保方式; 对于一务年度中各种业务综合的损失积累可以采用赔 付率超赔分保方式。
二、自留额的确定
自留额确定的是否适当,关系到分出公司的收益,更 关系到其经营的稳定性。 对于某种单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确定,从分出公司的 业务和财务上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另有乙公司同样承保10万个危险单位,但每个危险单 位的保额不均等,在5,000元至100万元之间,差距很大, 且绝大部分在100万元以下,故保费收入较少,如有几个或 数十个保额为100万元的危险单位发生损失,其赔付额可能
超过保费收入,影响到该公司业务经营稳定性。
(二)中小危险的损失变动
除了分析大的风险和损失,还要分析中、小风险和损 失。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承保的较大危险单位是少量的, 而承保的中、小危险单位却是大量的,且各个中、小危险 单位的保额差距不会太大,大致上是均等的。少数中、小 危险单位发生损失,不至于影响到保险公司业务的稳定性。
(二)临时分保的安排步骤
办理临时再保险,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 第一步:再保险的接洽。 第二步:发送再保险要保书(Request note)。 第三步:出具再保险接受书(Take note)。 第四步:签发再保险单(Reinsurance policy, Reinsurance certificate)。
(1)成数分保。自留25%,自留额100万元,分出75%, 分保额为300万元,共计400万元。
(四)一个业务年度的损失积累
上述三种情况,基本上是分别按业务种类考虑再保险 规划的。然而,在一个业务年度,某种业务或各种业务的 经营结果综合起来,可能出现损失积累较大,赔款总额超 过保费收入总额,对此,在再保险规划中也应充分考虑并 给予适当安排。
制定分保规划并选择分保方式与方法的一般原则如下:
关于自留额与保费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按西欧保险市 场的资料,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与年保费收入之间的比 例保持在0.5%~3%之间比较适宜,一般在1%左右,但也 有高达10%的。
根据前例,某保险公司资本额为30 000万元,如计划年 度保费收入为资本的3倍,计90 000万元,按上述资本因素 确定的自留额是1500万元,自留额占年保费收入的1.67%, 是符合一般市场情况的。由于业务规模的发展,保费收入 增加,自留额可以相应提高。
4.预约分保业务对接受公司来说其稳定性一般较差。 分出公司往往将稳定性好的业务自留,不予分出,而将稳 定性较差的业务进行分保,以稳定自己的经营,获得较大 受益。
预约分保方法对分保双方是不尽公平的,因此,在分 保条件方面,与合同分保有所不同,主要的区别有:(1)合 同分保佣金较多,而预约分保的佣金较少;(2)合同分保 有盈余佣金,而预约分保则没有;(3)合同分保一般不定 期,如要取消合同,必须提前通知,而预约分保期限较短, 通常为一年;(4)合同分保的范围较广,常指某类危险; 而预约分保的范围较小,常用于某一特定危险;(5)合同 分保在支付再保险费时,可留存保费准备金;而预约分保 无此规定。
1.资本金
自留额的大小是与公司的资本成正比例的,保险公司 的资本金越多,表明其财力越雄厚,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 越强,则其自留额可订高一些;反之,自留额则宜订低一 些。这实际上是通过法律来规定的。《保险法》有一些相 关规定:
第一百零二条 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 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 第一百零三条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 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 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 当办理再保险。 第一百零四条 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划分方法和巨 灾风险安排方案,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节 再保险规划的一般内容
再保险规划是指在再保险合同订立前,分出公司根据 不同类别业务和自身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状况,运用各种再 保险方式与方法,对自留额与转嫁的风险责任和收益状况 进行分析与规划,以期取得最佳经营效果的经济匡算过程。
规划的目的 :
从经营管理角度考虑: 一是扩大业务承保能力。 二是稳定业务经营。 从技术角度考虑:
火险溢额分保的自留额和分保限额往往有保险费率表 示的危险程度来决定,是最简单的作为风险分析的依据。 例如费率表规定某一类危险按性质分为五种不同等级的费 率,从1‰到5‰,限额表可作如下规定:
费
率
自留额(按保险金额或可能最大损失) 300000元 150000元 100000元
在实际中,从资本金的角度考虑自留额时必须顾及亏损 问题,一般是根据两个或更多亏损年度资本金所能承担的 亏损来考虑确定自留额。 假定某保险公司资本额为30 000万元,对某种业务所 能承担的亏损确定为资本金的10%,即3000万元,经预测 未来三年有两个年度会发生亏损,则平均每年可承担的亏 损额为1500万元,占资本金的5%,则自留额可订为1500万 元。
1.预约分保对于分出公司具有临时分保的性质,对于 接受公司具有合同分保的性质。
2.预约分保较临时分保手续简单,节省时间。预约分 保对于分出公司来说有业务预约合同,避免了临时分保的繁 琐手续和反复磋商过程,有利于保障分出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