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十一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知识点讲解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典例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中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干馏 B.渗析 C.萃取 D.蒸馏【答案】D【解析】“蒸令气上”表明该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实现物质分离,蒸馏则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因此“法”是指蒸馏,故D正确。
典例2(2019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10月月考)某溶液为含有较多的CuSO4和少量的Fe2(SO4)3酸性溶液。
若用该溶液制取硫酸铜固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适量CuO ③冷却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至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A.②⑥③⑥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⑤【答案】D典例3(2019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试剂操作方法A CO2(CO) 氧气点燃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 CaO(CaCO3) 水溶解、过滤D Fe(OH)3胶体(盐酸) ——过滤【答案】B2. 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1)物理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固+液蒸发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NaCl(H2O)固+固结晶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NaCl(NaNO3)升华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酒精灯I2(NaCl)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①一贴、二低、三靠;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NaCl(CaCO3)液+液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从溴水中提取Br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馏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乙醇和水、I2和CCl4渗析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半透膜更换蒸馏水淀粉与NaCl盐析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烧杯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气+气洗气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洗气瓶长进短出CO2(HCl)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U形管常用冰水NO2(N2O4)典例4(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按如下方案可从样品粉末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A,下列每步实验所用装置、操作都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过滤时漏斗颈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故A错误;B、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C、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而不用坩埚,故C错误;D、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需要蒸馏装置,蒸馏装置为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反应装置,故D错误。
典例5(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用装置③不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装置④稀释浓硫酸和铜反应冷却后的混合液【答案】D典例6(2019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室欲从含MgBr2的水中提取Br2,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答案】B(2)化学方法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原理:不引入新的杂质;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常见的方法有:①加热法,如:Na2CO3中含有NaHCO3②氧化还原法,如:除CO2中少量的O2,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③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如: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Cl,可往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④气化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如:除NaCl溶液中少量的 Na2CO3,加入盐酸。
⑤其它方法,酸碱反应,彻底水解法等。
典例7(2019届衡水中学高三开学二调考试)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g) CO2(g) NaOH溶液、浓H2SO4洗气B.NH4Cl(aq) Fe3+(aq) NaOH溶液过滤C.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 NaHCO3(s) -- 灼烧【答案】B【解析】A 项,CO 2会和NaOH 溶液反应而CO 不与NaOH 溶液反应,所以可用NaOH 溶液以洗气的方法除去CO 2,再通过浓H 2SO 4溶液除去水蒸气,故A 项正确;B 项,氢氧化钠溶液与Fe3+生成Fe(OH)3沉淀,但是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和NH 4+反应生成弱碱NH 3∙H 2O ,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 项错误;C 项,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可以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通过洗气的方法除去HCl 气体,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故C 项正确;D 项,Na 2CO 3灼烧无变化,NaHCO 3灼烧会分解生成Na 2CO 3、H 2O 和CO 2,H 2O 和CO 2以气体形式逸出,所以可通过灼烧除去NaHCO 3,故D 项正确。
典例8(湖南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1)一定温度下,K sp [Mg 3(PO 4)2]=6.0×10-29,K sp [Ca 3(PO 4)2]=6.0×10-26。
向浓度均为0.20mol·L -1的MgCl 2和Ca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 3PO 4,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 -1)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 3(含Ca 2+、Mg 2+、Fe 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 2·2H 2O 的流程如下:①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_______。
②加入NH 3·H 2O 调节pH =8可除去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
加入H 2C 2O 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
Ca 2+Mg 2+Fe 3+开始沉淀时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11.13. 7已知:K sp (BaC 2O 4)=1.6×10-7,K sp (CaC 2O 4)=2.3×10-9。
(3)已知25℃时,C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100mL 该条件下的C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1mol·L-1Na 2SO 4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 .溶液中析出CaSO 4沉淀,最终溶液中c(SO 42-)比原来的大 B .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 (Ca 2+)、c(SO 42-)都变小 C .溶液中析出CaSO 4沉淀,溶液中c (Ca 2+)、c(SO 42-)都变小 D .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 42-)比原来的大【答案】Mg 3(PO 4)2 <10-4mol·L -1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Fe 3+Mg (OH )2、Ca (OH )2会导致生成BaC 2O 4沉淀,产品产量会减少D②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可知:Fe3+完全沉淀时的pH 为3.7,加入氨水,调pH 为8,Fe3+完全沉淀,滤渣1为Fe (OH )3,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Ca 2+完全沉淀时的pH 为13.9,Mg 2+完全沉淀时的pH 为11.1,Mg 2+完全沉淀,Ca 2+部分沉淀,滤渣Ⅱ中含Mg (OH )2、Ca (OH )2。
溶液中主要含Ca 2+、Ba 2+,K sp (BaC 2O 4)=1.6×10-7,K sp (CaC 2O 4)=2.3×10-9,易形成CaC 2O 4沉淀,加入H 2C 2O 4时应避免过量,防止CaC 2O 4沉淀完全后,过量的H 2C 2O 4会导致生成BaC 2O 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3)由图示可知,在该条件下,CaSO 4饱和溶液中,c (Ca 2+)=c (SO 42-)=3.0×10-3mol/L ,Ksp (CaSO 4)=9.0×10-6。
向100mL 该条件下的C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1mol·L -1Na 2SO 4溶液后,混合液中c (Ca 2+)=0.1L×3.0×10−3mol/L/(0.1L+0.4L)=6.0×10-4mol/L ,c (SO 42-)=(0.1L×3.0×10−3mol/L+0.4L×0.01mol/L)/(0.1L+0. 4L)=8.6×10-3mol/L ,溶液中c(Ca2+)·c(SO42-)=5.16×10-6<Ksp(CaSO4)=9.0×10-6,所以混合液中无沉淀析出,最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答案选D。
典例9(2018届四川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三理科综合化学测试八)苯甲酸具有弱酸性,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
苯甲酸乙酯(密度1.05 g·cm-3)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以及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等。
制备苯甲酸乙酯的过程如下:(1)制备粗产品:如图所示装置中,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 g苯甲酸(Mr=122)、20 mL 乙醇(Mr=46,密度0.79 g·cm-3)、15 mL环己烷、3 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
在分水器中加水,接通冷凝水,水浴回流约2 h,反应基本完成。
记录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环己烷和醇(从分水器中放出)。
(2)粗产品纯化:加水30 mL,分批加入固体NaHCO3,分液,然后水层用20 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