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句子未缩写的句子: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理解:1、他(主)非常诚恳地(状)征求(谓)大家的(定)意见(宾)。
2、秋天比春天(主)更(状)富有(谓)欣欣向荣的(定)景象(宾)。
3、张思德同志(主)永远(状)是(谓)我们学习的(定)榜样(宾)。
4、汽车(主){在[望不到边际的](定)高原上}(状)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状)我(主)一向(状)过着(谓)朴素的(定)生活(宾)。
6、峰峦(主)刚刚(状)从黑夜中(状)显露出(谓)一片(定)灰蒙蒙的(定)轮廓(宾)。
7、淡淡的(定)朝阳(主)刚(状)把树梢(状)照亮(谓)。
8、豆大的(定)汗珠(主)不停地(状)从脸上直往下(状)落(谓)。
9、他(主)踉踉跄跄地(状)从外地(状)赶回(谓)久别的(定)家乡(宾)。
10、我们村里的(定)农民(主)往冻土上(状)铺了(谓)一层(定)麦秸(宾)。
11、已经上了岸的(定)勇士(主)乘机(状)俯身(状)冲了上去(谓)。
12、小学校(主)显得(谓)那样(状)幽静而又神秘(宾)。
13、心里(主)突然(状)感到(谓)万分(定)沉重(宾)。
14、他(主)推开门走进去(状)站在(谓)桌子前(宾)。
15、连长(主)命令(谓)我们(宾)马上休息(宾补)。
16、祥林嫂(主)叫(谓)阿毛(宾)坐在门槛上剥豆(宾补)。
只留主语、谓语和宾语!缩写句子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缩写句子不会缩,找不准该保留什么,不该保留什么。
和一些老师交谈后,发现一些老师在这方面,交给学生的方法存在误区。
老师们都明白:所谓缩写句子,就是保留句子的主干,自然就会联想到句子成分,甚至会涉及到复杂的词性。
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简直是云山雾罩、搞不清楚。
所以,学生不会缩写句子,自然在情理之中。
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也最熟悉的一类词,是表示动作的词——动词;这一类词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比如,在感悟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时,经常会让学生注意人物的动作描写等。
所以学生对这一类词语掌握得非常好。
所以,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点,进行知识的迁移。
我的具体方法是:1、在句子中,找准动词。
2、以动词为准,找出动作的发出者,也就是向前问:是谁发出的动作?3、然后再找出动作的结果或目的。
也就是向后问:这个动作的结果怎样?例如: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动词:发出。
发出者:太阳。
发出什么:亮光。
也就是:太阳发出亮光。
有时,一句话中出现两个动词,也就是连动句式,这一类句子的缩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一般情况下,可从中选出主要动词。
或者两个动作都保留。
例如: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来到江边搬箭。
动词:来到、搬。
这两个动词,后一个比前一个主要,最终目的是要搬箭。
所以此句可缩写为:军士搬箭。
也可以强调过程,缩写为:军士来到江边搬箭。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各位有更好的方法进行交流。
如何扩写、缩写句子2008-01-28 11:34如何扩写、缩写句子一、扩充句子。
扩充句子,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鱼钩闪耀着光芒。
”这句话,虽然意思明白,但表达得不具体,也不生动。
如果在“鱼钩”和“光芒”的前面分别加上修饰成分,那么表达的效果就不同了:“长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
”这样写就比原来的句子具体生动了。
扩充句子要注意三点:(a)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也就是说句子的前后两个基本成分(即“主干”成分)不能改变。
像句子中的“鱼钩”“闪耀”和“光芒”,这些“主干”成分都不能改,一改,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b)加上的修饰词语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如果你把这个句子扩充成:“又细又长的鱼钩闪耀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
”就莫名其妙了。
(c)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扩充。
例如:“我望着天空。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的要求,可扩充成“我久久地望着天空”或“我望着蓝蓝的天空”或“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这就比较随意了。
但一般题目都有明确的扩充要求,或提供仿照的例子,我们要按要求或例子来扩充。
二、缩写句子。
缩短句子就是把句子中非“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去掉,只留下构成句子最基本的“主干”成分。
它的做法与扩充句子正好相反。
缩短句子要注意四点: (a)删掉“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
例如:“长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
”这个句子中“长满红锈的”和“金色灿烂的”,分别是用来修饰、限制“鱼钩”和“光芒”的,可以删掉,缩短成:“鱼钩闪耀着光芒。
”(b)删掉“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
例如:“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这句话中,“无微不至地”是用来修饰“照顾”的,形容“妈妈”是怎样照顾“我”的,可以删掉,缩短成:“妈妈照顾我”。
(c)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
例如:“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句话中,“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删掉,缩短成:“同学们高兴。
”(d)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或“我们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限制”就是句子中局限于某一范围,这也属于句子的附加成分,缩写时也可以删去。
限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时间的限制,如:“今天,上午,去年,有一天,那年”等等。
②表示数量的限制,如“一个,一辆,一头”等等。
③表示空间、方位的限制,如“天空中、东方、在学校里、在大街上”等等。
④表示程度的限制,如“很好、狠狠、”等等。
缩写句子的方法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句训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句的方法有五种:一、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例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句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应该删去。
二、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例如:“人们都惊讶地呼喊起来。
”句中,“都惊讶”是用来修饰“呼喊起来”的,要删去。
三、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例如:“他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四、删去数量短语。
例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句中,“一座”这个数量短语可删去。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
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说“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可缩为:“铁球落下来。
”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例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
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不迷惑。
其实并不迷惑。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
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
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
把字句中,介词“把”能把手动词支配的宾语改称动词的状语。
被字句中,充当介词“被”宾语的这个成分是主动者,主语则是被动者。
一般来说,需要将把字句和被字句变为不用“把”字和“被”字的一般句子,再做缩句或比较,来帮助理解句子。
对于小学生,考试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题。
句子练习一(缩写句子练习)2009-04-23 14:51缩写句子之妙法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一.“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
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缩写句子练习:1.打柴的孩子吃力地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
2.雄伟的大坝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热情。
3.我们在道边高声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
4.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
5.巨大的吊车轻松自如地提起千斤重物。
6.像炸弹头的震捣器发出“嗡嗡”的吼声。
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嫩叶的柳丝。
8.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
9.冻僵的老战士神态十分镇定。
10.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11.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12.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13.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从远处的山林里传来。
14.白石爷爷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15.我热情地拦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
16.伟大的祖国养育了勤劳善良的母亲。
17.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18.穿着节日盛装的孩子们喜气洋洋地参加游园活动。
19.缝纫鸟辛勤纺织成的几十个窝都被一场风雨刮在附近的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