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专题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专题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专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专题一复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语专题考查内容2、掌握词语的考查的类型3、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词语题的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对词语知识把握与解题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3课时一、《考试说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理解词语(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二、考查范围:考查的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等,其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

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2、考查方式:山东卷对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一般固定为两道题,一题考查词语(实词、虚词),一题考查成语,每题3分,共6分;2015年以来,结合具体的语境,放到具体语段中,与字形连贯综合考查,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词语(成语)使用恰当或正确的一项。

三、技法指导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正确使用实词实词的考查以同义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般说来,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一)从词语的色彩方面进行辨析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

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

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如“表彰——表扬”、“贵宾——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达”、“马铃薯——土豆”,这几组词语义同而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语,后者属于口语,使用时适合不同的场合。

语体色彩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等的不同。

如“死亡”不带感情色彩,用于与自己不亲近的人;而“逝世”则用于自己尊敬的对象。

“嘱咐”多用于临别场合,语气态度恳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远离的对象,带有命令口气。

(二)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1、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2、词义侧重点不同名词性的同义词,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特点方面。

如“才能”和“才华”,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着重指办事的能力或对知识、技能、技巧的运用能力;而“才华”则着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与特长。

动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动作的方式方法上。

如“发现”和“发明”都有新出现的意思,但“发现”着重于新找到本来就存在的事物,而“发明”着重在新创造出来的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形容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性质、属性、状态上。

如“陡峭”与“峻峭”都是形容山势的高而陡,但“陡峭”着重指出的坡度大而陡直,而“峻峭”着重指山势的高而险峻。

3、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的轻重,是同义词表达语言分寸的手段,因此使用这类词要仔细斟酌,区别词义,我们应注意这个特点。

如“损坏”与“破坏”,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有意的。

又如,“诬蔑”和“诬陷”都有无中生有地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而后者则是妄加罪名,诬告陷害。

两者轻重不同。

(三)从运用上辨析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①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②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③精华(名词):这是全书的精华。

——精彩(形容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④公然——公开:两个词语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

“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⑤不齿——不耻:“齿”本为名词,指牙齿,在这里“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意。

“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

如:“人所不齿”。

后边一般不接东西,如果要接就必须在所接东西前加“于”,构成“不齿于……”。

如:“不齿于人”等。

而“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可耻的意思。

在词中“耻”具有意动用法,有“以……为耻”的意思。

“不耻”前边不能加“所”,后边可直接接东西,构成“不耻××”,表示“不以××为耻”的意思。

如“不耻最后”等。

3、适用的对象不同,如:①爱护——爱戴:前者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而后者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②抚养——奉养:前者用于长辈对晚辈。

而后者用于晚辈对长辈。

虚词使用五戒虚词虽然远比实词少得多,但它灵活多变,除了近义虚词需要仔细辨识外,还要注意其位置、搭配习惯等。

从历年高考来看,虚词辨识和使用的出错率始终居高不下。

笔者把虚词的使用方法归纳为“五戒”。

一戒近义混淆:一些近义虚词在适用对象、范围、场合和搭配习惯及其所表达的语法关系和附加色彩等方面有着细微的区别,一定要仔细辨识。

例①: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离开学校呢(A径直 B径自 C竟自)例②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即使……也 B尽管……但)【解析】例①选B。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义;“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例②选B。

二者都表示让步,但前者还表示假设,后者还表示转折,“尽管”引出的分句是事实。

二戒贪多滥用:滥用连词和副词易出现赘余,滥用介词易导致主语残缺。

例③: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

目前,灾区群众已经建起了临时账篷,以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解析】例③中“再次”与“余震”的“余”意思重复;例④滥用介词“在……中”导致主语残缺。

三戒搭配错用:不少虚词有着固定的搭配习惯和语法功能,如果张冠李戴,就会使句意紊乱或表意不明。

例⑤: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⑥:郎平现在给大家的印象,不只是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而是 B而且是)【解析】例⑤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由于……所”搭配不当,改为“由……所”;例⑥选B。

与“不只是”搭配的是“而且是”。

四戒位置倒用:可以放在主语前后的关联词要注意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反之,放在主语前。

例⑦: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⑧: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村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解析】例⑦两分句的主语分别是“质量”和“成本”,“不是”应调到“质量”的前面;例⑧否定副词应放在“把”字句的“把”前,故“没有”放在“把”前。

五戒图简漏用:漏用虚词会出现成分残缺,导致句意不明。

例⑨: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例⑩: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例⑨配对使用的介词短语“在……里”漏用介词“在”导致结构混乱;例⑩漏用介词“在”导致歧义,此外,句子还有歧义。

2016真题汇编1.(2016·全国卷I)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2.(2016·全国卷I)1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4.(2016·全国卷Ⅱ)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