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轨道运输管理办法

煤矿轨道运输管理办法

煤矿轨道运输管理办法为了加强煤矿轨道运输管理,规范轨道运输管理秩序,进一步夯实轨道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结合集团公司煤矿的具体实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上级有关轨道运输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矿井轨道运输管理1 、矿井分管机电的副矿长负全矿轨道运输管理领导责任,机运科有一名副科长负全矿轨道运输的技术管理责任。

2、在分管机电副矿长的直接领导下,矿机运科配置专人负责矿井轨道运输的设计、规划、技术、安全质量标准化、新技术推广及织织检查验收、资料报表等全面运输管理工作。

对运输队及各采、掘队的轨道运输实行业务管理。

3、机运科设立轨道运输专职安全监察员,运输队设立兼职安全监察员,专、兼职安全监察员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4、运输队负责全矿主要运输的平巷轨道、斜井轨道、各采区轨道的日常维护管理,并配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管理。

各采区的运输应由各采区自行管理。

5、轨道运输管理包括轨道、架线网路、运输设备、语音报警装置及信号系统、安全装置、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安全标志和人员等的管理。

6、采区和斜井巷道的掘进轨道质量验收是工程质量验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必须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

7、轨道运输每月由机运科负责组织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平时由运输主管人员负责检查质量和隐患,集团公司机械动力部每季度组织一次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

8、对轨道、钢丝绳、小绞车、机车架空线、电机车、人车及其连接装置、各类保险装置、安全设施等的检查、维修、试验工作由机运科负责实行包机制并落实到人,写在设备标志牌上,同时要做好记录。

9、各矿制订轨道运输奖、罚考核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兑现10、检查方法和标准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进行检查,发现有设备故障、安全隐患和不合格的轨道必须立即处理。

二、倾斜巷道轨道运输1、倾斜巷道符合设计要求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无空帮、空顶、淋水现象;无矸、料等杂物堆集,清洁整齐,地面平整、无积水淤泥;达到高、宽、平、直、净。

行人斜巷的坡度在20 度以上必须设有台阶,30 度时加扶手,主要行人斜巷应安装架空人车。

2、矿车(人车)的外缘距巷帮突出部分(或敷设的管道等物体)的距离不小于250 毫米,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 米,其他安全距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3、有水的倾斜巷道必须有正规的水沟(木水沟、水泥槽等),盖板齐全(设计无盖板除外),流水畅通,不冲刷道床。

4、倾斜巷道的上、下车场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地滚的安装:上车场变坡点处应装设直径不小于250 毫米,宽度200〜250毫米的地滚,轴径不小于40毫米。

倾角在25度以下,中间每隔15 米安装一个地滚;倾角在25 度以上,中间每隔20 米安装一个地滚。

如果巷道倾角不一致,在变坡处应加设地滚。

地滚直径不得小于150 毫米,宽不小于250 毫米,轴径不小于24 毫米。

在巷道转弯处应装能转动的立滚,尺寸可以参照以上规定,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严禁钢丝绳与道板、轨道和巷帮及支架、顶梁磨擦,禁止使用不转动的各种物品代替地滚或立滚,钢丝绳和地滚必须有专人维护管理。

6、主要运输提升斜巷和采区生产提升斜巷的轨道及道岔必须达到优良品,轨型不小于22kg / m ;其它轨道应达到合格品,轨型不得小于18kg/m。

7、照明一条线,电缆一条线,管路一条线。

电缆吊挂整齐,悬挂点间距不得超过3 米,不同电压电缆间距应大于100 毫米,同电压电缆之间距不得小于50 毫米。

电缆与管路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300毫米以上的距离;管路悬挂间距不得大于5 米。

电缆应使用吊钩悬挂,强度满足要求,铠装电缆及管路应涂漆防腐8、轨道质量标准严格按照《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进行铺设。

直线段采用悬接对接。

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上面。

斜井巷道运输时严禁蹬钩,行车时严禁行人。

倾斜井巷提升时不得在斜坡上设置风门。

9、主要提升斜巷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变坡点以下(一列车长度)要安设挡车栏,并必须与绞车电气连锁,上下车场及其入口处安设声光信号,斜巷下部要安设下挡车栏。

10、双钩提升必须有错码信号,并保持完好有效,否则不准提升作业。

11、倾斜井巷上下变坡点的轨道,一律不准采用对接头,应根据变坡点的实际坡度,将轨道弯成弯道。

12、提升斜巷上下车场入口处及中间通道必须安装声光行车报警装置或红绿灯信号。

红灯表示不准行人正在行车,绿灯表示不准行车,可以行人。

并悬挂“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安全警示牌13、提升斜巷上下平台必须在醒目位置悬挂提升量和斜巷运输示意图。

14、信号工、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持有效证件上岗。

15、掘进上山施工采用倒挂式提升方式,需在下部车场安装绞车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核同意,矿长批准后实施。

三、平巷轨道运输:1、人力推车:(1)人力推车时,每人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

时不得小于10M,在轨道坡度大于5%。

时不得小于30M。

(2)推车时必须注意前方。

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峒室出口时,推车人都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3)在推车时,要手持刹车棒,以便紧急时停车;停车要用刹车棒刹车,同时要用木楔稳住,严防自溜。

(4)严禁放飞车和蹬车,轨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5)在电机车运输巷道推车时,要先取得运输调度人员的同意,严禁同一区段电机车与人力推车同时行驶。

2、电机车运输:(1)电机车架空线符合《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的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

(2)两平行钢轨之间,每隔50m 应连接一根断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铜线或其他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

(3)线路上所有钢轨接缝处,必须采用轨缝焊接工艺或导线连接。

(4)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必须加以绝缘。

第一绝缘点设在两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一列车的长度。

对绝缘点必须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可靠绝缘。

(5)在与架线电机车线路相联通的轨道上有钢丝绳跨越时,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相接触。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轨道和道岔的铺设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行驶人车的轨道和道岔应达到优良品。

其他轨道道岔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53 条和《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进行铺设。

轨道、道岔在使用期间做好维护、定期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完善。

(7)架线电机车使用的直流电压,不得超过600V。

(8)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m ;在不行人的巷道内不小于1.9m。

B、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2.2m。

C、在地面或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9)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 。

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超过0 . 25m。

电机车架空线悬挂点的间距,在直线段内不超过5m,在曲线段内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电机车架空线曲线段悬挂点间距最大值(10)新建或改扩建的矿井中,对运行7t及其以上机车或3t及其以上矿车的轨道,应采用不低于30kg/m的钢轨,老矿井主运大巷轨道不低于22kg / m ;采区运送液压支架或5t及以上设备的线路轨道不低于22kg / m且合格率达90%;斜坡(含施工斜坡)禁止使用12kg / m以下轨道;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铺设质量符合下列要求:A、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B、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 5 mm。

C、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 5mm ,下偏差为一2 mmoD、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E、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 mm。

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11)架线电机车应装逆变电源,使用3 台及其以上电机车运输应装泄漏通讯系统或载波(感应)电话和追尾报警装置。

(12)电机车的灯、警铃(喇叭)、闸、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都不得使用该机车。

列车或单独电机车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红灯应前后透光。

机车要有坚固的顶棚和门,只有将门关闭才准开动机车,更不准站在车下操作机车。

(13)司机不得将头和身体伸出车外,在开车前,接近风门、巷道口、峒室口、弯道、道岔、坡度较大或噪音大等处,以及前面机车或视线有障碍、双轨两列车会车时,都必须减速并发出警号。

(14)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小于100 米的距离。

(15)列车制动距离矿每年至少测定一次,运送物料时不得超过40M,运送人员时不得超过20M,测定的数据和资料备查,纳入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内容。

(16)电机车必须定期检修、专责到人,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电机车的使用、维护、管理执行包机制。

17)司机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在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器手把取下并搬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

司机在处理故障时,除把控制器打到" O ”位外,还必须将受电弓脱离架空线。

(18)电机车实行年检制度,年检由机运科组织实施,矿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的机车才能运行。

检查发现机车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除立即停止运行外,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9)电机车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

机头不准乘座人员,跟车工站在矿车后端。

严禁使用固定车厢式矿车、翻转车厢式矿车、底卸式矿车、材料车和平板车等运送人员。

列车行使速度不得超过4m/s,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20)主要运输大巷在弯道、道岔、风门、巷道口、峒室口等处安设警标或声光报警装置以提醒司机和行人注意。

(21)机车司机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对机车要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保养,保持机车清洁,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任何司机不得开动使用非完好的机车。

(22)机车司机应做到:“五防”、“三快”、“三摸”、“一集中” 五防:防自己身体和头露出车外,防机车撞电缆、管路,防道上有行人和障碍物,防机车撞车掉道、闸失灵,防巷道低窄和施工地点。

三快:眼快,打警铃快,手脚操作快。

三摸:摸车性,摸道性,摸线性。

一集中:思想集中。

(23)车辆发生掉道或中途停车,司机(跟车工)应向行驶相反方向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