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pdf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pdf


3
仰视:最终量取的水多 俯视:最终量取的水少 7.试管的使用法:可用于盛放少量的固体及液体,可用作物质之间反应的容器,也可以进行加热。 8.实验规则和安全与要求
一.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铜绿化学性质
①铜绿与稀盐酸反应。
现 绿色粉末消失

产生大量气沫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结论:碱式碳酸铜 + 稀盐酸
Cu2(OH) 2CO3 HCl ②铜绿分解实验
①酒精灯 ②药品取用 标签向手心
液体
瓶口与试管口对接倾斜 缓慢倾倒
最少 1—2ml 不超过试管容积 1
3
固体
粉末: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最少盖住管底)
颗粒:用镊子放管口,缓慢竖起,滑入 3.气体的收集
排水: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ρ>ρ 空 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ρ<ρ 空 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九 年 级 化 学(沪 教 版)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 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4HCO3

2.结论:碳酸氢铵
NH3 H2O CO2 氨气 +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4.稀有气体
氦( He) 氖( Ne) 氩( Ar)
5.物质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氪( Kr)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氙( Xe) 氡( Rn)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P137
燃烧匙:用来做燃烧实验的。 蒸发皿:蒸发、结晶和浓缩。 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和质量(固体的),量程 100g,精准度 0.1g 铁架台:支撑和夹持物体。 酒精灯:加热。 研钵:研碎药品。 试剂瓶:粗口叫广口瓶,装固体药品;细口叫细口瓶,装液体药品。 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集气瓶:收集气体,作反应容器。 烧杯:装药品作反应容器,稀释药品,溶解药品,用于加热(垫上石棉网)。 锥形瓶:作反应容器,装药品。 试管刷:刷试管的。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5.蜡烛燃烧:
点燃
1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O2
CO2
H2O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
N2—78%
O2— 21%
稀有气体— 0.94%
CO2—0.03%
2.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分数测定
原理:
点燃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
4.气体的制取: 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
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紧靠
5.过滤:
一贴: 二低
三紧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上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①漏斗下端管口仅靠在烧杯内壁上 ②玻璃棒紧靠 3 层滤纸一侧 ③烧杯口紧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引流的作用
6.量筒的使用: 平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氮气( N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ρ
物 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 ①铁丝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空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
象 ②导管内液面上升
原 ①铁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因 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现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试管壁上有水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碱式碳酸铜
Cu2(OH) 2CO3
氯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CuCl 2
CO2
H2O
水 + 二氧化碳 + 氧化铜
H2O
CO2
CuO
二.需要进行科学探究
1.方法:①提出问题 ②做出猜测 2.镁条燃烧实验现象
产生耀眼白光 放出大量热 产生白色粉末(氧化镁)
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止水夹,瓶内进水约占五分之一体积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误差: 少于 1 5
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完全消耗 集气瓶为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漏气
其他— 0.03%
大于 1 5
止水夹没有夹紧 没及时塞上橡皮塞
3.洁净物、混合物
洁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③制定方案
④查资料,搜集证据
点燃
结论: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3.镁与食醋
现象:放热产生大量气沫,产生气体叫氢气
⑤得出结论 ⑥进行反思
三需要学习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 2.化学式 3.化学方程式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通常状态:无色无味气体,ρ>ρ 空 ,不易溶于水 1.01× 105 冷却— 183°C 由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
1.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腐蚀性)
4.能量变化
2
试管夹:夹试管的。 干燥器:干燥物体、仪器。 药匙:取粉末状药品。 石棉网:散热、隔热。 坩埚钳:夹持作用。 烧瓶:可以加热,作反应容器。 漏斗:添加液体。 试管:用于加热,装药品反应容器。 水槽:装水。 滴瓶:装液体药品。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一.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常用仪器 2.基本实验操作
现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象 放出大量热
产生黑色固体
二氧化碳 + 水
结论: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注 Fe O2
Fe3 O4

打磨 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事 火柴将要燃尽的时候,放进水内
项 瓶内要放少量水或沙子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既发光有发热
缓慢氧化:不发光发热
—218.4° C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比较活泼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由上至下,缓慢进入,保证与氧气充分接触

发出白光放热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点燃 结论:碳 + 氧气
C
O2
二氧化碳 CO2
②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放热 现 发白光 象 瓶内壁有水雾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点燃 结论:石蜡 + 氧气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二.氧气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做助燃剂
三.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
2.实验室制法: 药品:①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颗粒)②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