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体能测试

幼儿体能测试


测试指标意义
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1天内身高晨起时最高,傍晚最低,可相差2厘米。 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压迫,使椎间盘变薄、 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所致。 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1日内体重晨起最轻,午饭后最重,晚睡前
开始下降。
测试指标意义
坐位体前屈:躯干和下肢柔韧性 立定跳远:主要反映人儿童下肢的爆发力。 网球掷远:反映儿童上肢腰腹肌肉力量。
双脚连续跳:反映儿童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
量。 10米折返跑: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
走平衡木: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测试人员将水平压板移至立柱的上端,将 座板拿开。 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坐高计 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 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 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约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 与立柱相接触,成“三点一线”站立姿势。
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应使儿童初步了解体质测试项目完
成方法,主要是素质指标。
年龄划分正确无误,样本量满足监测方案设计要求。
1. 向儿童讲解示范测试要求。 2. 掌握测试指标复测参考值,及时复查数据,做 到无漏、疑、误。 3. 不得更改测试方法及检验要求。
1.测试前的要求
2.机能与素质测试要求 3.着装要求 4.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5.完成全部测试的时间要求
记录方法(1):
10.5米
1 0 .5
测试值
9.5
10.0 10.5 11.0 11.5
如果球的落点在横线上,则记录该线 所标示的数值;
记录方法(2):
10.0米
1 0 .0
测试值
9.5
10.0 10.5 11.0 11.5
如果球的落点在两条横线之间,则记 录靠近投掷线的横线所标示的数值;
记录方法(3):
6. 保持安静
态度决定一切!
信心!能力!
责任心! 耐心!
水平压板
身高刻度
坐高刻度
坐板
底板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 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 下滑至受试者头顶,两 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 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 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0
9
3
.
4
体重
测试者在测量前先查看底踏板下的挂 钩是否连接好,然后检查零点,即把游 锤入到“0”刻度上,观察杠杆上、下摆 动是否一致。受测者赤足轻轻站在踏板 适中部位,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 接触其他物体,测试者调整游锤,直到 杠杆呈现正中水平位,将砝码及游锤所 示读数相加,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
1位。 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
进“1”的原则进位。
如:
11.46秒
记为
11.40秒
记为
11.5秒
测试值
11.4秒
1 1 .5
1 1 .4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测试人员要 明确告诉受试者要全速直
线跑,途中不得串道。
② 起跑前, 受试者不 得踩、跨 起跑线。
踩线
③ 起跑时,如 受试者未听到 起跑信号,测 试人员可轻推 受试者的后背, 促其起跑。
0 1 1 .4
完成形式
双脚交替前进 挪步横行 不能完成
1
2
3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受试者脚尖不得超过“起点线”。
正确
错误
② 中途落地者须重新测试。
③ 测试人员要注意保护受试者。
双脚连续跳
幼儿
场地器材
卷尺 秒表 软方包 (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高 5 厘米) 10 个。 在平地上按直线每间隔 50 厘米放臵一个软 方包,距离第一块软方包 20 厘米处画一条 “起跳线”。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 ② 测试时,受试者双臂不能突然前振,不能用单手 前推游标,膝关节不能弯曲。 ③ 每次测试前,测试人员都要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
位臵。
④ 测试人员要正确填写受试者测试值的“+”、“-”
号。
符号
+ -
测试值
10.6 10.6
⑤ 如果受试者测试值小于“-10厘米”, 按“-10厘米”记录。
平坦场地

长方形场地
宽 度
长 度
卷尺和标准网球
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投 掷线后,两脚 前后分开,单 手持球;
投 掷 线
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 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 能踩线或过线。
一位测试人员站在投掷线 侧前方位臵发令。 另一位测试人员观察球的
落点,并记录成绩。
测试2次
取最好成绩。 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取最好成绩
如:
11.46秒
记为
11.40秒
记为
11.5秒
测试值
11.4秒
1 1 .5
1 1 .4
注意事项
①如果受试者出现 跨越软方包、脚踩 在软方包上、将软 方包踢乱或两次单
脚起跳等情况,要
立即停止测试,重
新开始。
②如果一次跳不过1个软方
包,可以两次跳过。
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减少误差,使测量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且距生日6个月以下者: 年龄=测试年-出生年-0.5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且距生日6个月以上者: 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6岁者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幼儿体质检测指标
分类 指 标
形态 身高、体重、 机能 心率(安静) 素 质 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10米折返跑 、网球掷远 走平衡木、双腿连续跳
10米折返跑
场地器材
在 平 坦 的 地 面 ( 地 质 不 限 ) 上 画 长 10 米 、 宽
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一端为起、终点线,
另一端为折返线。在起、终点线外 3 米处画一条
目标线,在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木箱或墙壁)
场地:平坦地面
直线跑道
长度
宽度
木箱 或 墙壁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 2 人 一组,两腿前后

0
5
6
.
7
注意 事项:
1、测量时,体重计应放臵在平坦地面上。 2、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 3、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
4 、受测者应先排空大、小便,仅穿背心、
短裤。
坐位体前屈
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
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
面向仪器
双腿向前 伸直
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
衡木一副,设一端边线为起点线,
则另一端边线为终点线。
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
20厘米、长20厘米的平台。
平台
长度
高度
平衡木 秒表
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 “起点线” 后的平台上, 面向平衡木, 双臂侧平举,
起点线
平台
当听到“开 始”的口令 后,两脚交 替向“终点 线”前进。
测试人员在受
试者的侧前方发 令,在受试者起 动的同时开表计
时,并跟随受试
者向“终点线”
前进,同时注意
观察受试者的动
作,防止发生意
当受试者任意一个脚尖超过“终点线”时,
立即停表。
测试2次
取最好成绩
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进“1”的原则进位。
如:
11.46秒
记为
11.40秒
记为
11.5秒
测试值
11.4秒
0 1 1 .5
幼儿体质测试培训
才宇
什么是国民体质监测
国民体质监测是指国家和地区为了 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 的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 测指标,在全国或某地区内定期对监 测对象统一进行测试和对监测数据进 行分析、研究 。
1、分组和年龄范围 对象:3~6周岁的幼儿。 分组:按年龄、性别分组,3~5岁每0.5岁为一组;6岁为 一组。男女共计14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 3~5岁者: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且超过6个月者 年龄=测试年-出生年+0.5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不满6个月者 年龄=测试年-出生年
④ 受试者通过起、终点线 后方可减速。
⑤ 在目标线处,要安排专 人对受试者进行保护,防止 摔倒发生意外。
立定跳远
幼儿
起跳 线
沙坑或者软地面
带尺(1.5-2.0米)
直角尺(0.6米)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 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力向前跳。
测试2次
测试人员
记录最好成绩,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卷尺
秒表
软方包
双脚连续跳场地示意图
0.5米 0.5米
测试方法
受试者 两脚并拢 站 在“连续跳过10个软方包停止
在受试者起跳 的同时,测试 人员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跳过第10 个软方包双脚落 地时停表。
测试2次
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进“1”的原则进位。
测试值
1 1 0 0 8 0
厘米 厘米
注意事项
① 受试者 起跳前,双 脚均不能踩 线、过线。
踩线
② 犯规时成绩无效,继续测试 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③ 起跳时,不能有垫跳、助跑、
连跳等动作。
网球掷远
幼儿
场地器材
在平坦的场地画一长20米,宽6米 的长方形,设一端为投掷线,在投 掷线后每间隔0.5米处画一条横线。 卷尺和标准网球若干个。
与调查结果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建立质量控制的核查制度。通过相应的工作规范、核查制度和标准
减小重复测量(儿童应掌握测试指标完成方法)、系统(仪器)、过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