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临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临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临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临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址:临海市邵家渡街道钓鱼亭村松山;4、建设规模:日焚烧生活垃圾700吨;5、服务范围:临海市域范围内的5个街道、14个镇范围;6、建设内容:建设2台350t/d炉排式垃圾焚烧锅炉,配1×12MW凝汽式汽轮机组和QF-12发电机组;7、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22388.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35万元。

8、立项文件: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投资联系单。

二、工程分析经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见表1。

表1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 削减量t/a 排放量t/a废气SO2 485.36 364 121.36烟尘31536 31488 47.28NOX 178.88 0 178.88HCl 249.6 212.16 37.44二?英/ / 1.04×10-4Hg / / 0.08Pb / / 0.24Cd / / 0.005废水废水量 56960 0 56960CODCr 28.48 25.06 3.42NH3-N 1.99 1.53 0.46固体废弃物灰渣71928 71928 0污泥360 360 0生活垃圾273 273 0三、项目拟建地周围主要保护目标项目拟建地周围主要保护目标见表2。

表2项目拟建地周围主要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距厂界距离m 人口人1 许安村 N 1600 4172 石年村 NNW 1500 6293 吕公岙村NNE 1900 4004 钩鱼亭村西山NW 1300 3005 钩鱼亭村松山新村W 700 8286 钓鱼亭村WSW 4807 岙蒋村项家W 2300 3008 中台村 W 850 8119 章后洋村SSW 1000 45010 浦口村 S 1550 45011 下洋峙村WSW 1150 110912 岙蒋村岙蒋WNW 1850 103913 周岙村 SSW 2000 35014 井头村 S 2000 38015 东村村 SSE 2220 35016 东岙村 ESE 2200 50017 巷弄村 ES 2100 55018 灵江S 100四、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各测点常规因子SO2、NO2、TSP、PM10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各测点特征因子NH3、HCl 能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但临近项目的垃圾填埋场的1#测点H2S最大一次浓度有超标现象,超标的原因是垃圾填埋场臭气的影响,其余测点H2S达标。

总体上来看,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般。

2、项目拟建地周边地表水灵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三个监测断面总磷和石油类指标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余各项评价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

基本符合该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要求,评价河段水质一般。

超标原因可能与灵江通航以及两岸农业面源流入有关。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附近地下水各监测项目中总硬度、氟化物和氯化物指标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其余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

邵家渡镇钓鱼亭村测点地下水除细菌总数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差。

4、项目拟建地厂界四周各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但公路边以及邵家渡镇钓鱼亭村声环境受老83省道影响,出现超标现象.总体上,项目拟建地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5、土壤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土壤中的汞、铅等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值。

因此区内土壤质量较好,达到Ⅱ类土壤的要求,土壤适用于一般的农田、茶园、蔬菜地、果园等,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环境空气预测结果①正常工况全年主导风向项目SO2、NO2对地面一次浓度贡献值较低,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HCl 一次浓度贡献值、加背景值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②熏烟气象条件下,项目SO2、NO2对地面一次浓度贡献值明显增大,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HCl一次浓度贡献值叠加背景值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③日均浓度预测结论:正常工况典型日项目SO2、NO2、PM10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HCl贡献值叠加背景值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④年平均预测浓度预测结论:SO2、NO2、PM10最大落地浓度预测值叠加背景值后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二?英年平均浓度预测值低于日本环境标准。

⑤对敏感点的预测结果,正常工况关心风向项目SO2、PM10和HCl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于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⑥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400m。

经调查现卫生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因此卫生防护距离能保证。

此外,要求当地规划部门在该防护距离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居民点的建设。

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果环评中要求冷却塔排水、锅炉排污水、化水车间排污水回用,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职工生活污水与垃圾渗滤液、地面冲洗水经处理后排入江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因此对灵江水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生产用水取自灵江,职工生活用水则来自自来水管网,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

在设计中对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滤液池按照处置危险废物的防渗要求,采取各项防渗措施,确保不污染地下水。

3、噪声预测结果噪声预测结果表明,在采取本环评中所提及的噪声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项目建成投入营运后,厂界噪声级昼夜均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由于本项目周围480m范围内没有噪声敏感点,一般不会造成噪声扰民现象,但业主仍应加强管理,做好高噪声设备隔声降噪措施,使厂界噪声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此外,余热锅炉不定期的蒸汽放空噪声的噪声级高噪声级在110dB以上,噪声影响范围远,但排气放空时间短,相应影响时间也短。

在事故排放时间内,夜间超2类区标准距离达2km左右,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因此要求企业对排气管设置消声器消声量在25dB以上,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炉渣由临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综合利用,飞灰由危险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处置。

同时本环评中针对性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确保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贮存、利用或运输过程中,不外溢进入水体、空气而造成二次污染。

5、事故风险影响分析结论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废气、废水等治理设施因故不能运行,使得大量污染物直接排放;有毒有害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焚烧;工厂处于较长时间的停机状态,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置。

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之一就是各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所导致的事故排污风险。

污染物事故排放对周边环境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故项目在建成投产后须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本环评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主要的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见表4。

表4项目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表分类措施名称主要内容预期效果废气焚烧炉废气处理装置配备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焚烧烟气由70m高的烟囱高空排放。

对活性炭施用量实施计量。

脱硫率达到75%以上,除尘效率达到99.85%以上,脱酸效率达到85%以上。

垃圾焚烧炉废气排放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二?英符合欧盟标准。

NOX处理措施预留脱硝空间在线监控措施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同时与当地的环保系统联网臭气处理措施垃圾库房、垃圾输送系统采用全密闭防渗漏设计,助燃空气由一、二次风机从垃圾库上部引入,形成微负压,确保臭气不外逸。

渗滤液处理构筑物应加盖密封处理。

厂界NH3、H2S等恶臭污染物厂界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粉尘处理措施在活性炭粉仓、飞灰库顶安装布袋除尘器颗粒物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

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措施预处理达进管标准后排入临海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垃圾渗滤液收集池400m3,厂内污水预处理站设计规模150t/d。

达进管标准进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和冲洗废水其它废水处理措施化学废水中和处理后回用,锅炉排污水回用,中和池10m3,初期雨水收集池50m3 ,调节池600~700 m3 。

化水和锅炉排污水回用生产,雨水进市政雨水管网。

噪声降噪措施选用低噪设备、隔声降器械、优化总图、加强管理和绿化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固废炉渣处理措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飞灰委托台州市危险固废处置中心进行安全处置。

生活垃圾和污泥厂内焚烧处理风险管理措施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七、总量控制结论项目所需的总量按临海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有关规定,由建设单位向环保局申购取得。

总量控制建议值见表3。

表3总量控制建议值项目排放控制浓度mg/m3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t/a 说明SO2 129 121.36CODCr 500 28.48 纳管量60 3.42 进入环境量氨氮25 1.99 纳管量8 0.46 进入环境量八、公众参与结论2005年12月8日,临海市人民政府在《今日临海》对项目的选址进行公示。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本项目的环评单位之后,于2008年3月20日在临海市《今日临海》第4版发布第一次公示,日期为2008年3月20日~2008年4月2日,于2008年8月27日在《今日临海》第三版版发布第二次公示,时间为2008年8月27日~2008年9月9日,公示期间未接到反对意见。

在调查过程中,临海市以及项目拟建地周围的居民对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非常支持,绝大多数的公众认为本工程的建设利大于弊,表示积极支持,并希望本工程能够尽快建设投产,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