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康杯”职工安全健康意识与应急技能知识竞赛试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日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0月1日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B)。
A.主要责任B.全面责任C.间接责任3.我国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分为(A)和行业标准,两者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有同样的约束力。
A.国家标准B.地方标准C.职业标准4.《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了对事故责任追究包括,A,、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A.行政责任B.完全责任C.附带责任5.《职业病防治法》确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管理原则是(B)。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分类管理、综合治理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6.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B)。
A.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综合治理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安全第一,重在预防,综合治理7.《工会法》中对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会(A)参加。
A.必须B.可以2C.不能8.《劳动法》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规定,(A)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A.县级B.市级C.省级9.《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劳动合同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C)两项法定事项。
A.健康检查B.安全教育培训C.办理工伤保险10.下列不属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C)。
A.根据女职工生理特性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健康的工作。
B.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保护。
3C.根据女职工的工资情况。
11.(A)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单独为女性职工出台了这部规定。
A.2012年4月18日B.2012年5月1日C.2013年4月18日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自(B)起施行。
A.2014年11月1日B.2014年12月1日C.2014年12月30日13.安全色分为(B)四种颜色。
A.红、黄、蓝、紫B.红、黄、蓝、绿C.红、黄、蓝、白414.安全标志由安全色、(A)和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A.几何图形B.数字C.文字15.用来表示必须遵守的命令,如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系安全带等的标志是(C)。
A.禁止标志B.警告标志C.指令标志16.《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B)起施行。
A.2010年12月20日B.2011年1月1日C.2011年12月1日17.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C)。
A.强制性、非营利性B.保障性、互助互济性5C.非强制性、营利性18.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A,工伤保险费。
A.全部B.部分C.指定19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指在(A)登记注册,雇佣劳动者为其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个体经济组织。
A.工商部门B.税务部门C.公安机关2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B)。
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B.酗酒导致伤亡的C.患职业病的62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中对劳动功能障碍分为(A)个伤残等级。
A.十B.九C.八22.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为(B)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23.下列不属于常见的室息性气体中毒的是(C)A.一氧化碳中毒B.硫化氢中毒C.铅中毒24.根据新修正的《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卫计委公布修订的2015版《职业病危害因素分7类目录》,职业病分为十大类(A)小类。
A.132B.112C.11525.(B)是作业人员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经过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发病。
A.急性职业中毒B.慢性职业中毒C.中性职业中毒26.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称为(B)A.危险因素B.职业危害因素C.生物因素27.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的是(C)。
A.多样性、差异性8B.广泛性、复杂性C.单一性、局限性28.一次事件伤亡9人以上、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B)。
A.特别重大事件(I级)B.重大事件(?级)C.较大事件(?级)29.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B,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区)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B.2C.330.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之为(C)。
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9C.食物中毒31.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32.下列不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B.霍乱C.艾滋病33.下列属于丙类传染病是(C)。
A.流行性出血热B.狂犬病C.风疹34.《劳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职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A)和控告。
10A.检举B.起诉C.仲裁35.(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是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发生的先兆,迅速采取相应施,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A.预防和控制B.发现和监督C.教育和防范36.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措施不合理的做法(C)A.催吐导泻B.利尿解毒C.不用任何处理,等症状自行消失37.如果有毒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建议最实用方法(A)。
C.导泻A.催吐11B.睡觉3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B)。
A.有病原体和传染性B.有后遗症C.有感染后免疫且可预防39.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C)。
A.肺结核B.艾滋病C.糖尿病40.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A)传播,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A.飞沫B.肢体接触C.血液41.按引起疾病的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有(A)。
12A.五型B.四型C.三型42.对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防范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C)A.不与红眼病人共用毛巾及脸盆。
B.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用蒸煮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C.不可以使用抗病毒的滴眼液治疗。
43.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B)传染病。
A.慢性B.急性C.都不属于44.不属于霍乱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是,C,A.腹泻B.呕吐C.怕水1345.被狗、猫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应立刻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A)小时内。
A.24B.48C.7246.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确诊后无需隔离治疗。
B.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C.与病人有过接触者,发现不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47.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烈性传染病(俗称1号病)。
其病原体是(C)。
A.枸椽酸菌属B.肠杆菌属C.耶尔森菌属48.脑膜炎是(A)中枢神经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
14A.儿童B.中年人C.老年人49.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包括(C)A.通过性行为B.血液及母婴C.空气5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国把它定为(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51.新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其密切接触者应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一般是(C)天A.3B.7C.141552.火灾的报警电话是(B)。
A.110B.119C.12253.意外火情下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C)A.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B.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遇火灾乘坐电梯尽快离开。
54.一般火灾中主要产生(A)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
C.二氧化氮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55.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C)三个条件。
A.水16C.着火源56.“1211”灭火器是利用装在筒内的高压(A)将“1211”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的。
A.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57.失水量占体重的6,以上,或体重减轻10,以上,属于(A)A.重症脱水B.中度脱水C.轻度脱水58.脱水是指(A)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A.细胞外液B.血液C.血糖59.发现虚脱人员,所采取有关的安全防范与急救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C)。
17A.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头部放低,双腿抬高,松开患者衣领、衣扣、腰带,以利于血液回流,给心脑供血创造有利条件B.可以按压患者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刺激患者尽快清醒C.多给患者喝冷水60.世界卫生组织将急性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者定义为(B)。
B.猝死C.晕厥61.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A,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A.持久性B.间接性C.短暂性62.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小于(A)mH g,且舒张压小于()mmHg为正常血压。
A.140,9018B.90,140C.220,12063.中暑是指在(A)环境下,人体不能正常调节体温而发生的机体代谢素乱的急性症状。
A.高温B.高湿C.强紫外线64.重症中暑主要为(C)所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以昏眩、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为常见。
A.失水C.A和B都是65.头部外伤急救处理采取有关的安全防范与急救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C)。
A.头皮擦伤处理时,先将伤处及其周围的头发剪去,然后用肥皂水、生理盐水洗净,擦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一般不用包扎。
B.头皮挫裂伤后要仔细查找出血点,在血迹最多的地方分开头发,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一侧的皮肤或压住伤口周围的皮肤均可止血。
19C.头皮血肿时表皮无损伤,仅有局部出现血肿或硬块,用跌打损伤药酒对局部进行外涂和按揉推拿。
66.如发现人员有颈部受伤症状,采取有关的安全防范与急救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
A.让伤颈者坐着,然后进行救治。
B.固定颈部,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筒状缠在伤者颈部周围固定,以防颈部移动。
C.须部骨折时,最重要的是不要移动伤者,如果随便搬运,不小心错动部神经,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