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活性评定新方法
1 不同粉煤灰指标
为了确立粉煤灰活性与二灰混合料早期强度之 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陕西、 河南、 河北 3 9 省 地共 1 种低钙粉煤灰进行系统考察。 4 现行路用粉煤灰标准规定了路用粉煤灰需要满 足3 项指标 : ①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 的总质量分数应大于 7%; 0 ②烧失量不宜大于 2%; 0 ③比表面积宜大于 25 c ,9 4 种粉煤 0 m /。1 灰的 3 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 1 。
班 1 不 同粉煤灰的 3项指标检侧结果 粉煤灰编号
A 8. 84 B
重要[ 。 5 一 幻
2 试
验
C
D
E
F
G
硅、 铁氧化物 铝、 之和/ % 烧失盆/ %
粉煤 灰编号
01 7久 91 8 _ 4
20 54 8 . 48 . 1 9 . 8 8 。 4 54 1 6
54 。 40 。
作者简介: 超( 5一, 河南洛阳人, 张 9 ) 1 6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一a: c ag 63c ・ Em xz n @1 . m l iy h o
万方数据
第4 期
张 超, 粉煤灰活性评定新方法 等:
合料的路用性能却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这 ”,
些都表明, 现行路用粉煤灰标准对粉煤灰的活性评
过粉煤灰在石灰溶液中吸收石灰速率的大小来衡量 粉煤灰活性高低, 并以此判断粉煤灰品质的好坏。 粉煤灰编号 当粉煤灰中被激发的成分越多, 反应条件下吸收石 图 1 不同粉煤灰的 7 强度侧定结果 d 灰的数量也就越大, 说明该粉煤灰的活性就越高, 路 对比表 1的结论和图 1的直观图可以发现, 不 用过程中能够形成的强度也就越高, 这种思路恰好 满足于文献【一 规定的粉煤灰 B G、 、 13 ] 、 K L的早期
比 积( ・ ) 9 表面 /时 「, 27 0
7 6 3 3 9 5 7 0 5 4 0 18 0 2 2 0 3 2 0 3 5 0 0
由表 1 粉煤灰 B G、、 L均不满足要 可见, 、 JK、 求, 文献[一] 1 规定不能被用于高等级公路的道路基 3 层。进一步测试在相同二灰 比例( , 下不同龄期 13 ) 的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 圆柱体试件, 高与直径均为 s m) c 。以现行基层用粉煤灰规范规定高等级公路 基层 7 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 0SMP 为准 d . a 进行分析, 其结果如图 1 所示。
粉煤灰活性评定新方法
张 超 ,盛 萍
( 长安大学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06 104 )
摘 要: 活性是影响粉煤灰路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 目前还没有一种简便宜行的方法评定路用粉 煤灰的活性。选取 3 1 种粉煤灰 , 省4 采用石灰吸收法对粉煤灰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粉煤 灰的氢氧化钙吸收量、 需水量比、 炭质量分数等指标与二灰混合料早、 中期强度之间的关系, 提出粉 煤灰活性指数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粉煤灰的物理、 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火山灰活性度。通过对 比活性指数与二灰混合料早、 中期强度之间的关系, 表明粉煤灰 7 和 2 d的强度都与粉煤灰活性 d 8 值密切相关, 活性指数可以用来快速评价和预测二灰混合料的初期强度。 关键词: 道路工程 ; 粉煤灰 ; 石灰吸收法; 活性指数指标; 二灰混合料; 强度
中图分类号 : 1 4 1 U4 . 文献标志码 : A
N wmch do eaut gI -l s c vt f ahat i e to f vlai i n me y - i y
Z HAN C a , HE G Pn G ho S N ig rg f is y f ( e Lbr oy r pc l r Hgw E g e i o M n t o K y a a r f sei Ae i 盯 ni en o t o a a h n ir
mitrs srn t xue ; tegh
0 引
言
工程中发现, 一些粉煤灰的各项指标即使满足
收稿日期:060一2 20一61
了现行路用粉煤灰的规范要求[, ‘ 石灰粉煤灰类材 〕 料( 以下简称二灰混合料) 的早期强度也未必合格; 相反, 某些不满足文献「〕 要求的粉煤灰, 1’ 2 二灰混
37 .
0 9 。
54 。
26 .
32 .
0 比 面 ( ・一〕3 75 2 06 表 树 耐 9,1 0
5 4 44 0 6 1 0 4 2 0 2 8 0 2 4 0 8 9 4
H
I
J
K
L
M
N
硅、 铁氧化物 铝、
之和/ %
97 20 73 8 . 5 8 .9 7.8 9 . 18 。 4 9 . 9 7. 0 60 6 2 93 4 0
73 2, 59 23 1 。 。
烧失量/ %
38 .
61 1. . 23
1. 46
21 试验原理 . 粉煤灰是一类近似火山灰 的物质, 粉煤灰和石 灰混合料形成的强度主要来源于它们之间的火山灰 反应效果, 但通常这种火山灰反应速度很慢, 影响到 二灰类材料早期强度的形成。常见的用于评价火山 灰类物质活性能力大小的方法可以采用比抗压强度 法或是石膏吸附法, 但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 前者试验结果比较直观, 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检测时 间; 后者则利用石膏做激发剂 , 强化反应条件 , 刺激 粉煤灰的反应能力, 通过一定条件下粉煤灰与石膏 之间的作用程度判断粉煤灰的活性大小。但由于石 膏在加快石灰与粉煤灰之间火山灰反应的同时, 有 可能会将粉煤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没有石膏参与时 很难表现出来的潜在活性激发出来。由于石膏吸附 法加人了外来物质, 因而并不完全适合用来测定粉 煤灰在路用条件下的活性。 粉煤灰的主要成分是硅、 铁 的氧化物, 铝、 通常
价存在问 ’。因此如何快速、 题[ ] 准确地测定粉煤灰
的活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 本文根据粉煤灰在
路用时与石灰之间发生反应的原理, 采用一定条件 下粉煤灰吸收石灰程度, 判断粉煤灰活性大小以及 粉煤灰与石灰反应后形成早期强度能力的高低, 作 为路用粉满足基层使用要求, 而粉煤灰 F 1 、和 M 根据文献[一〕 1 规定, 3 它们是合格的。然而实测结 果发现 , 它们的 7d 强度并不高 , 在泡水过程中都出 现了掉块现象。粉煤灰 J 7 强度甚至为 0泡水 的 d ( 崩塌)粉煤灰 M 的 7d强度也是勉强达到要求。 ; 这表明, 现行路用粉煤灰标准确定的粉煤灰等级并 不能真实反映二灰混合料早、 中期强度的高低。所 以, 如何准确、 快捷地测定粉煤灰活性就显得非常
万方数据
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 年 07
E uai , hn ’nU i ri , i n706 , ha劝, h a an C i ) d ct n C aga n esy X , 104 S o v t a n
A s at A t i ia mpr n idx hc af t te efr ne o l - l s nh h a bt c: c v y s ni ot tn e w i f cs h Pr macs fi f hi i w y r it a h e o me 犷a g eg er g o teei o araoal eh dt vla h c v y o r e id f n i ei .N w hr snt esnbem to oea t eat i .F ut nk so n n u et it e n l e l s rm trepoicsi hn r e c dt td h c v yo i ef s y i - 犷ahf m f o he rv e nC iaaesl t os yteat i fl - l hb n ee u it m 少a m aso ie bobdm to.T erl i sa og C ( H) bobdcnet a r en fl - sre e d h e t n m n a O :asre ot ,w t m a h ao n e rq i met ai, as o tn adte er eur n rt Cm s cnet n hi al dl sae t n t f i - l s itrs e o r 犷mi e tg s egho l f hm xue d r me 犷a aes d d op tow r a e cit n e oea ae od efr ac o l - l s. hs r t i t u fr ad nwat i dxt vl t ra pr m ne fi f h T i ue v yi u o me 犷a i e ae o ef trso i e l ah o nt c,pyi lpoet s hs ce i l n xt ssm e ue fl - 犷 s ,f s ne hs a rpre,p yi hmc d k a m f ri a c i - c a Poet s n ozl iat i ,noacu t T e e t nbt enten e n al i l rPr e adpzo nc c v y it co n. h rl i e e h idxader i a it ao w 犷md e d s g s egh fie l ah i ue iaa zd T e eu s hwta te d t nt ad 8 t e t nt o l f s m x r s nl e. h rsl so hth 7 s egh n 2 a r m 少 t s y t r ds egh fie l s ae i c rl i i h nwat i ne, h i e cnb ue t nt o l - 犷ahhv d et e t nwt e e cv yi x ti n x a e sd r m f r ao ht it d s d t vlae n oeat h i t l t n t fh l 亡 l s i ue.Ztb , i , e . oea t adfrcs te n i s egho te i f hm x rs as 3f s srf u ia r m 犷a t g s K yw rs ra ni ei ;ie l ah ie bobdm to ;at i ne;l e l ah e od: odeg er g l - 犷 s;l - sre e d cv 犷i x i- 犷 s n n m f m a h it d m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