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说发展简史PPT课件

经济学说发展简史PPT课件


萨伊学说的特点:
①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门研究财富知
识的超阶级超历史的“纯科学”;
②以生产三要素论反对劳动价值论;
③鼓吹“三位一体”公式,宣扬资本主义
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④创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论,否认资
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经济 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它以边际革命为发端。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主要观点
第一,财富就是金银; 第二,财富源于贸易; 第三,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 第四,国家是商业的保障。
注:15世纪到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
(货币差额论);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 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古典经济学
1776年,斯密在英国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一书,其提出的 “看不见的手”直至今天依然在强有力地影响着经济政策制定者的 思想。斯密的著作所表明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体系,在其后的一百 年中被李嘉图、马尔萨斯、穆勒等人继承和发展,建立了在经济学 说史上被称为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体系。
➢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 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 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 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说的基本分期
前11世纪—1776年 1776年—1870年 1870年—1936年 1936年—
古典经济学体系所要探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资本主义 产生时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斯密《国富论》的主题是冲破传统的 制度以建立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博弈规则,李嘉图则通过“谷物法” 和金本位问题的争论讨论资本积累或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问题, 而马尔萨斯(以及西斯蒙第)则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过剩 和有效需求问题,而他们所建立的古典一般均衡体系则是为这种 “宏观经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 古典经济学把理论研究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 关注经济的增长。为此就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 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要有一种激励人的分配机 制。
➢ 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 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 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的职能是只需充当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古典经济学主要由英、法经济学家创立, 代表人物:
配 第、斯 密、李嘉图 魁 奈、杜尔阁
斯密教条:
➢ 斯密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 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他感到耗费劳动 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有矛盾,特别 是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二者量的不等,便抛弃 了劳动价值论转为收入构成价值论:“工资、利 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 根本源泉。”
商品价值由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 租)构成,即 W = v+m
自此,古典经济学开始分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斯密教条”,吸收 古典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 经济学;
而以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为先导, 他们继承“斯密教条”等错误成分,“发展”古 典经济学,从而开创了庸俗经济学(为资产阶级 辩护)。
前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 现代时期
发展的大致脉络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一般是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1776)出版前,即17-18世纪的经济政策体系 和经济学说。作为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统治 欧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并且早期重商主义到晚期 重商主义的发展。
它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 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 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 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的演变
(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
➢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 oikonomia,原意是家计管理。
➢ 1615年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为 名称的第一本书,即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的《献给国王 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 到了重农主义和英国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 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再生产。古典政治经济学已 经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逐渐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 其论述范围包含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大部分领域。
➢ 17到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 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
➢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 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 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 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 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 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 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 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 的完成。
理 论 创 新:
它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把以劳动 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用价 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 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使经济 学的研究方向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的技术分 析,并开始了对经济学界至今长达一个多世 纪的统治。
1871-1874年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 即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 •杰文斯和 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 •门格尔同时各自独立地 分别出版了他们启动“边际革命”的代表性著 作——《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国民经济学原 理》。
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 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 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纯粹政治经济 学要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