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三权分立制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分析

西方三权分立制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分析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研究(姓名:谢以建,学号;20081655,院系:哲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级别:2008)目录:一、前言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一)、三权分立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二)、三权分立制度的权力运作方式(三)、三权分立制度下议员代表的阶级范围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运作方式(三)、我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利益范围四、我国为什么只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用三权分立制度五、总结【关键词】发展了近200年的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在分权和制衡方面已经发展到十分完善的成熟阶段,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灵活运用在国家政治制度上。

然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虽然才仅仅经历了60来年的生命历程,但它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尽显了其突出的优越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因此,在国家政治制度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决抵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关键词】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文:一、前言邓小平曾经说过,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条优越性1。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坚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能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摆脱被三座大山奴役的现状,中国广大民众也就从此站了起来,并在以后的改革开放中,逐渐富了起来,中国正迈着坚挺的步伐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从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到逐渐走向富裕这一过程,体现出来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性以及这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人曾宣扬要在中国实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以代替现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虽然三权分立制度在近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得到普遍运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为资本主义走向近代化、现代化做出突出的贡献,使三权分立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

但三权分立制度确实不能在中国实行,中国有中国的特殊国情,并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不能按照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推行。

另外,中国只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非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有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其下是对三权分立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研究。

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一)、三权分立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来说,三权分立萌芽于英国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创立者洛克提出的1邓小平1982年7月26日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立法权、行政权、与外交权2三权分立、制衡的主张,后形成于法国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其后,这一理论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已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按照这一理论原则,资产阶级将国家权力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三个部分:立法、行政、司法,并建立相应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这三个方面的权利。

三权之间,既相互分立,各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权力都受到其他方的限制。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原则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三权分立”的实质是阶级分权和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

“三权分立”在法律和实践上表现的就是分权和制衡。

这种三权分立制度,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建立的,他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利益。

作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分权的一种形式,“三权分立”一般是通过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来实现的,有的甚至是通过长期执政的一个政党内部的不同派系来实现的。

这些政党和派系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

因此,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三权分立这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政党派系、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但它是国家的权力难以保持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相互制约中被抵消,常常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和稳定的政策。

也就是说,三权分立不管权力之间如何制约,都只是协调平衡资产阶级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挚肘,造成浪费。

(二)、三权分立制度的权力运作方式采用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他们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别由议会或国会、法院和政府行使,这三个机构有时由一个政党控制,有时候由不同政党分别操控。

这就是三权分立制度的基本运作方式。

在三权分立制度的背景下,权力分配形成一个利益分配的共同体,并为政党和利益集团提供更多的途径去实现自身的利益这就为在保证社会和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各自的利益。

就如,如果媒体对腐败行为的披露涉及到制度本身,有可能伤及政体乃至国体时,“分立”的权力就会发挥一致作用,尽使各种报导戛然而止。

但由于资产阶级各个利益集团为争取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对立、2叶启芳、瞿菊农译:《洛克·政府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制衡,表现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就是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扯皮,甚至相互拆台,常常会使一些重大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果,甚至长期搁置,而政府的运行也因此迟滞不灵,造成政府、议会、司法三权之间矛盾很多,难以统一。

(三)、三权分立制度下议员代表的阶级范围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实行的大都是两党制或多党制,议员的选举,议会以及政府的组成、活动都受政党的操纵,议员则是某当某派的代表,而且往往代表的是少数人党派,议员的分布范围很狭小。

从社会现象来看,我们看到过很多西方资产阶级的大选举活动,议员选举或者总统选举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这些看起来似乎都是民主的表现,但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民主,是一种金钱和权力的交易。

在选举中,都受到政党的控制和操作,或受到资产、教育和文化的限制,另外在选举中,种族歧视的现象也很十分严重,许多其他种族的人并不能享受到他们本族人所能享受的选举权力。

而且重要的一项是,资产阶级的选举还是一项严重耗费金钱的活动,没有大量金钱的支持很难在选举中获胜,因此,资产阶级的选举是有钱的选举,是他们玩弄政治的游戏,一般人很难参与到这种政治游戏中来。

所以说,三权分立制度下的议员代表所代表的范围是有限的,代表的尽是资产阶级者而且是限制在小范围内的,并不能真正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然是跟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做的比较研究,我们是从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运作方式以及代表范围分析的,那么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也需要从这些层次逐一分析。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的烽火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以及运用巴黎公社及苏维埃的经验,于1931年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后又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确认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正是根据我国的现状和国情而确立的,从我国建来60年的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我国确立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非常的明智而且正确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运作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作用,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具体来说,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体现。

在我国,实行的是立法权是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议政合一”权力结构3,而我国称之为民主集中制式的权力结构。

这样的权力结构形式,就能确保我国的真正权力掌握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手中,进而总全大局,集中权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我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利益范围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的监督。

人大代表所遵循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使得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代表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他们服务,对他们负责,是人民忠诚的公仆。

另外,全国人民代表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至少也有一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代表着不同的民族,共同行使着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力。

代表们搜集着反映不同问题和状况的资料,集中起来进行集中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如反映的是普遍的现象问题,还有可能对其进行立法以保证实施的合法性,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广大人民的利益。

四、我国为什么只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用三权分立制度从以上三方的分别描述来看,三权分立制度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是各自有其优点的。

但我国是不可能采用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的,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跟西方国家的国体性质截然不同,我们不可能按照他们的制度完全搬照到中国来,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另外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具有巨大的优越性:1,开篇就提到了邓小平的一句话: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条优越性,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凝聚国家力量、人民医院办成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大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的同意、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也能使立法、司法、行政既可以各自运行又可以相互监督,使其井然有序的进行。

另外,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3徐家良:《议政合一与三权分立:中美体制比较的意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使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

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制,必然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五、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国是不可能采取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形式的政治制度,它适合的只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它能有效地解决资产阶级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之得到缓解,以稳定社会,但它并不适应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的政治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