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1:材料是亲水性还是憎水性,通常以润湿角的大小划分。
当润湿角小于90度时为亲水性材料,如:木材,砖,混凝土,石等。
当润湿角大于90度时为憎水性材料,如沥青,石蜡,塑料,油毡,SbS卷材。
2:比强度是指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3:如何区分大理石和花岗石a:看花纹:大理石花纹平面化,花岗石花纹有立体感。
b;化学:滴盐酸,冒泡的是大理石,不冒泡的是花岗石。
C:物理:切口均匀的是大理石,有颗粒状的是花岗石。
4:对于水泥改如何存放?硅酸盐水泥具有一些良好的特性,在运输和储存水泥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水,防潮。
工地储存水泥应有专用仓库,库房要干燥。
散装水泥应分库存放,袋装水泥存放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厘米,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0袋。
水泥储存应考虑先存先用。
存放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超过6个月的必须试验才能使用。
5:常用水泥的特性A: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抗冻性好,干缩性小,耐蚀性差,耐热性差。
B:普通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较大,抗冻性较好,干缩性较小,耐蚀性较差,耐热性较差。
C:矿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较低,抗冻性差,干缩性大,耐蚀性较好,耐热性好,泌水性大,抗碳化能力差,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较低,抗冻性差,干缩性大,耐蚀性较好,耐热性较好,抗渗性好。
F: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较低,抗冻性差,干缩性较小,抗裂性较好,耐蚀性较好,耐热性较好。
G:复合硅酸盐水泥:与所掺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的种类、掺量有关,其特性基本与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特性相似。
6:为什么要陈伏?一般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膨胀,引起隆起和开裂。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这种危害,石灰浆应在储灰池中“陈伏”两周以上,“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留有一层水,与空气隔绝,以免石灰碳化。
7:混凝土的优缺点?(1)使用方便;(2)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且可就地取材。
(3)高强耐久(4)和易性好(5)有利环保(6)缺点:自重大,抗拉强度低,呈脆性,易产生裂缝,硬化速度慢,生产周期长等。
8: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
9: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10:流动性:新拌混凝土在自重及施工振捣的作用下,能够流满模型、包围钢筋的能力(满足运输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
11:黏聚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12: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13: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可采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的方法来测定。
14: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等性能。
15:混凝土的抗渗性:抗渗等级:P4,P6,P8,P10,P12,及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4MPa、0.6MPa、0.8MPa、1.0MPa、1.2MPa水压而不渗水。
16: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指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硅酸凝胶,吸水体积膨胀(体积可增加3倍以上),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而破坏。
17: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原因:?(1)是水泥中碱含量高(2)是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成分(3)是有水存在18: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又称蠕变: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除产生瞬间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外,还会产生随时间而增长的非弹性变形。
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这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
19: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其中有三个重要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1)水灰比: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
(2)单位用水量:即1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它反映了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3)砂率:砂子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值,它影响着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20:流动性的大小用“沉入度”表示,砂浆的保水性以“分层度”表示。
21:纤维饱和点: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
22:建筑物:是供人们从事工作、学习、生活、生产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
构筑物:建造建筑物的配套设施的某些工程,称为构筑物。
23:建筑高度: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主体檐口顶部的垂直高度。
24:框架承重体系运用于跨度大、荷载大、高度大的建筑。
25: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26: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关系?混凝土与钢筋之间能形成较好的亲和包裹力,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相互接近,混凝土包裹钢筋后可使钢筋免受锈蚀,因此混凝土和钢筋可以共同承受负载,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承受压力的特点,钢筋可以充分发挥承受拉力的特点,可以组成多种类型的结构体系。
27: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地基。
28:地基:支承建筑物种量的土层叫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
29: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和化学加固法。
30: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31: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
不小于5米时称为深基础。
3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大小(2)地基土质的好坏(3)地下水位的高低(4)土冰冻的深度(5)新旧建筑物相邻交际关系33:沿建筑物纵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其中外纵墙又称为檐墙。
沿建筑物横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其中外横墙又称山墙。
屋顶上部的房屋四周的墙称为女儿墙。
34:烧结多孔砖的类型中,代号为“-1”的是圆孔,“-2”为方孔。
35: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
如基础部分。
石灰砂浆属于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混合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适于砌筑一般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36:勒脚:是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保护和饰面处理部分。
37:过梁在洞口两侧伸入墙内的长度应不小于240毫米。
38: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又称腰箍。
39:圈梁是形状,样子好像是梁但其实不是梁。
40:变形缝:为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坏,预先在建筑物变形敏感的部位将建筑结构断开,以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宽度,使其免遭破坏而事先预留的垂直分割的人工缝隙称之为变形缝。
它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41:在哪些情况下设置沉降缝,哪些情况设置防震缝?沉降缝:(1)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2)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3)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致。
防震缝:(1)建筑物平面体形复杂,凹角长度过大或突出部分较多,应用防震缝将其分开,使其形成几个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2)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在高差变化处应设防震缝。
(3)建筑物毗连部分的结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
(4)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开距离较大,须在变化处设防震缝。
42:保温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单位质量体积小,导热系数小的特点,其中导热系数小是最主要的特点。
43:保温材料的选用要求:(1)保温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2)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3)保温材料要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4)保温材料的机械强度要与使用环境相适应;(5)保温材料的寿命要与被保温主体的正常维修期基本相适应;(6)保温材料应选择吸水率小的。
(7)按照防火要求,保温材料应选用不燃或难燃的保温材料;(8)保温材料应有合适的单位体积价格和良好的施工性能。
44:单向板:当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之比L2/L1大于3时,在荷载作用下,楼板基本上只在L1方向上挠曲变形,而在L2方向上的挠曲很小,这表明荷载基本沿L1方向传递,称为单向板。
45:双向板:当L2/L1不大于3时,楼板在两个方向都挠曲,即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称为双向板。
46: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主梁的高度为跨度的1/14—1/8,主梁的宽度为高度的1/3—1/2。
主梁的间距即为次梁的跨度,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6m,次梁的高度为跨度的1/18—1/12,次梁的宽度为高度的1/3—1/2,次梁的间距即为板的跨度,一般为1.7—2.7m,板的厚度一般为80—100mm。
47:刚性防水屋面的优点:施工方便,节约材料,造价经济和维修较为方便,缺点: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变形较为敏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较易产生裂缝而渗漏水。
48:刚性防水屋面防止开裂的措施:(1)增加防水剂,(2)采用微膨胀(3)提高密实性49:窗框安装:安装的方式分为塞口和立口。
50:景墙:在园林建筑中,作为分隔空间,直接作为景物欣赏的墙叫做景墙。
51:墙基础:(1)墙基础是景墙的地下部分,墙基础直接安置于地基上。
(2)墙基础的作用,是把墙的自重及相应的荷载传至基地。
(3)墙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为500mm左右,常将耕植土挖除,将老土夯实即可。
52:勾缝:即对砌体或饰面块材之间的观面搭接砌缝隙,使用特定的勾缝砂浆,进行涂抹处理。
53:勾缝的形状有凸缝,平缝,凹缝,圆缝等几种类型。
54:园路的设计中,一般分为平面规划设计,剖面设计与构造设计。
55:园路按路的受力情况不同,分为刚性道路和柔性道路。
56:第220页的图及路面铺装构造实例。
57:园林的梯道与楼梯,一般均由踏步梯段,平台,栏杆三大部件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