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课程作业

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课程作业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作业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摘要屋顶是建筑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抵御风雨侵袭的庇护所,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现代建筑在结构、材料和技术上都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使建筑物的外形更加丰富。

内在功能更加趋于完善。

关键词:屋顶形式,屋面材料,防水材料。

Roof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enclosure, not only provided people defending against wind and rain shelter, hi is of great aesthetic value. Modern architecture on the structure,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than in the past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the appearance of buildings more rich. Internal function is more perfect.Keywords: roof form, roofing materials, waterproof materials.目录:第一章:1.1古代园林建筑屋顶形式第二章:2.1近现代园林建筑形式第三章:3.1屋面材料的选择、防水材料分析引言通过对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屋顶构造的学习,对屋顶形式总结,不同形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年代屋顶的案例,对其屋顶形式、屋面材料的选择、防水材料的选择的描述。

第一章1.1古代园林建筑屋顶形式屋顶种类与演变:绝大多数为木制结构。

屋顶材质:茅茨土阶——陶制板瓦和筒瓦(半瓦当,瓦环,瓦钉)。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

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

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

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盝顶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

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

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

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

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卷棚形式。

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万字顶“万”即为“卍”,代表万事如意、万寿如疆。

因其吉祥意义,常被应用于建筑平面或屋顶。

盔顶顾名思义,就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顶形式。

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

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

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顶。

勾连搭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每个屋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

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

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

穹窿顶又称圆顶,一般从外观来看屋顶为球形或多边形。

如伊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天房。

室内顶部呈半圆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顶”。

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民居,也可以归为穹窿顶建筑一类。

圆劵顶又称“拱顶”。

是一种用砖或土坯砌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屋,或是两间,或是三间,或是数间相连,在我国山西一带出现。

外形圆润优美而又给人完整与统一之感。

平顶建筑的顶部是平的。

这种“平”包括顶部中间略有突出,或是屋顶拥有较小坡度的一面坡,这是与单坡顶最大的区别(单坡顶屋顶坡度较大)。

多出现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单坡顶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顶。

单片屋顶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筑或是附属性的建筑上。

多出现在陕西等地的农村,是现今较富有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

灰背顶屋顶表面不用瓦覆盖,仅凭灰背密实的面层防雨防漏。

大多用于平顶或囤顶建筑,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筑上。

不过,在起脊建筑上使用灰顶,大多只是局部使用。

灰背顶属于一种民间建筑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不同的屋顶相互组合、穿插,又会形成不同的屋顶形式。

十字脊背顶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

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故宫的角楼。

卷棚悬山顶卷棚式屋顶可处理成硬山、悬山、歇山等形式,从而产生出卷棚硬山式、卷棚悬山式、卷棚歇山式等多种新的屋顶形式。

棋盘心屋顶是将屋面的中间部分做成灰背或石板瓦形式,这一部分所占屋面面积相对比铺瓦面积大,并且位置略为偏下。

因为这样的屋面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棋盘,所以得名“棋盘心”。

勾连搭灰背顶勾连搭顶中使用灰背,大多是局部形式,并且大多是用在两个相互搭连的屋顶间的部分,也就是天沟处。

当然也有同时在外侧两屋面上做棋盘心的形状。

盝顶灰背顶在中心平顶部分使用灰背做法,与四面铺瓦的屋面形成一种对比,让建筑的形式更富有变化,更有趣味。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俗称”四大坡“,是重檐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其中庑殿顶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

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

据《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顶,但只是四坡水的茅草房而已。

自从西周时代屋顶使用瓦件之后,人们对瓦当与屋脊逐渐重视,因为屋面两坡相交的地方必须把屋脊搭盖好,才不致漏雨,故该建筑形式逐渐形成,实物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

[3]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只有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采用此种殿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

故宫中配庑的主殿。

第二章:近现代园林建筑形式近代中国的居住建筑,可粗分为三大类别:一是传统住宅的延续发展,在广大的农村、集镇、偏僻县城,少数民族聚居的城乡和一部分大中城市的旧城区中,仍然继续这旧的传统民居的建筑方式;二是从西方国家传入和引进的新住宅类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生活需要,有独户、联户型住宅、多层公寓、高层公寓等;三是由传统住宅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接受外来建筑影响而糅合、演进的新住宅类型,如里弄、竹筒屋等外来移植的住宅主要是通过外国移民输入和建筑师引进的国外各类住宅形式,早期多为独户型和联户型。

独户型住宅有高标准和普通标准两类。

高标准独院式住宅统称花园洋房。

这类住宅一般位于城市良好地段,总平面宽敞,讲究庭院绿化和小建筑处理,建筑面积很大,多为一二层楼,采用砖石承重墙,采用各国大住宅、府邸形式。

这是当时这些国家流行的高标准住宅在中国的复制。

20世纪3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盛行近代住宅的另一类型——供出租、出售的公寓住宅。

以上海建造的最多,出现了一大批五六层的多层公寓和许多10层以上的高层公寓。

从上海来看,高层公寓多位于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段,便于居住者通往工作地区和市中心。

总体布置除公寓本身外,有的设有汽车间、工友室、回车道和绿化园地。

户型以二室户、三室户占多数。

垂直交通靠电梯,或分散分组布置。

大都设有水暖和垃圾管道,有些厨房还设有电冰箱,可以达到较高的近代化水平。

本土演进的住宅主要集中在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和侨乡,大体上形成以下几种类型:1、里弄住宅,最先出现在上海租界,后来扩展到天津、汉口、南京等大城市。

2、分布在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居住大院。

3、出现在广州一带的竹筒屋。

4、散见于东南沿海城市的骑楼、铺屋。

5、广东侨乡生成的庐式侨居和碉楼侨居。

第三章3.1屋面材料的选择、防水材料分析现代屋面材料多选用:玻璃采光顶、聚碳酸酯板(PC板)采光顶、点支承采光顶、薄板金属(钛锌板、钛板、铜板、不锈钢板、铝板、彩色钢板等)屋顶、膜结构屋顶、索结构屋顶、开合屋顶、光电屋顶等新屋顶。

建筑屋面防水材料种类一般分为两大类: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

一、刚性防水材料:主要指砂浆防水剂,而水泥基(刚性)防水涂料、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虽然有刚性防水的部分特性,但是厚度非常薄,无法达到足够的防水厚度和强度。

二、柔性防水材料:1、柔性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卷材、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也成高分子丙纶卷材)、PVC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合金防水卷材、自帖防水卷材2、柔性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双组份)、氯丁胶防水涂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