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

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试行稿)1目的为加强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搅拌站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属项目部(专业分公司)的混凝土搅拌站管理。

3职责3.1项目部(专业分公司)搅拌站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能分工a.项目经理(专业分公司经理)是本单位搅拌站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明确搅拌站的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项目经理应指定一名项目班子成员负责搅拌站的生产管理工作。

b.项目总工对搅拌站的技术、质量、试验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C.项目部主办技术员负责编制计划、方案和技术交底,委托配合比设计,签发混凝土搅拌配料单,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状况。

d.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必须明确一名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且责任心强的搅拌站站长,负责搅拌站的生产安排、原材料进场、设备维护以及操作人员协调等具体管理工作。

e.项目部机务员负责组织对外聘搅拌站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搅拌站操作、保养的实操能力及混凝土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聘搅拌站操作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且需报公司船机部备案。

f.试验人员职责1)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2)负责对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抽检工作,并根据规范、标准要求做好原材料的复检工作。

3)根据技术人员出具的混凝土浇筑令(生产任务单)下达混凝土配料通知单,严格执行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计算。

4)对拌合过程中的计量偏差进行抽查,发现计量系统异常,要求立即停止搅拌,并向项目总工汇报,直至确定拌合系统正常后方可复工。

5)混凝土配合比首次使用时,应进行开盘鉴定,由技术人员、试验人员、搅拌人员参加,对于拌合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的,进行适当调整。

6)负责对混凝土、砂浆拌合物质量控制,每天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砂石含水率试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进行含气量试验。

7)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调整后重新出具配料单。

配合比调整的原则: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材料用量,使其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8)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抗冻试块、抗渗试块等,并进行相关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9)负责填写各种试验记录,保证试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2搅拌站人员职责3.2.1搅拌站操作人员职责a.严格按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按要求进行润滑保养。

b.每班工作前,应对搅拌站称量系统进行归零校核,并进行空载联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排除。

c.认真核对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料单数据,正确选择储料仓号;待试验人员复核后,方可联机运行。

d.在搅拌站运行过程中,应观察搅拌主机电流的变化以及监视器显示的工作状态。

e.发生设备异常或故障,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不得带病运转。

f.当一种或多种物料连续三次出现计量超差报警,不得再点击“允许运行”进行配料,应停机检查,直至故障排除。

g.操作过程中要监控混凝土搅拌质量,严格按照要求的搅拌时间及坍落度进行控制。

发现混凝土拌合物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试验人员处理,不得随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h.保持与施工现场调度联系,防止在混凝土浇注现场出现积压多辆搅拌车,致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的现象。

i.保持控制台、显示器及操作室内环境卫生,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

j未经允许不准在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电脑内拷贝文件,不准随意删除文件,不准用搅拌站控制电脑玩游戏等,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k.认真填写设备运转日志和交接班记录。

3.2.2搅拌车司机职责a.搅拌车应依序进站接灰,遵守混凝土运输和搅拌站秩序。

b.搅拌车每次冲洗后必须把污水放净,进站接灰前还要反转验证残留水是否放净。

搅拌站需设专人检查,以杜绝因洗车水没放净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增大、离析、分层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现象。

c.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要快速转动罐体,待罐内混凝土均匀后放料。

若因特殊原因而致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无法进行施工时,必须经试验人员调整,现场严禁加水。

d.搅拌车放料结束,应清理干净残余混凝土,并锁好卸料槽。

3.2.3 装载机司机职责a.装载机司机要按搅拌站管理人员指定地点的砂、石上料,砂、石料含水率应相对稳定。

新进场的砂和砂堆底部含水较大,应进行堆放,含水相对稳定后使用。

b.应按照规定料仓上料,相邻仓格不得混料。

c.在搅拌站运行过程中,应保证各仓格内的物料满足使用。

3.3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每月至少对搅拌站进行一次综合检查;由本单位总工组织,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机务员、试验站长等参加;检查内容要涉及原材质量、设备管理、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安全、环境卫生及各种记录资料等;检查要留存检查记录,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3.4公司工程部、质量监督部、船机部、技术开发部、安全监督部、检测中心等部门负责本办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指导。

4 混凝土原材料管理4.1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在《五公司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物资部门应严格按照原材料质量标准、有计划地组织进料。

4.2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

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必须按批验收质量证明材料,拒收质量证明材料不全的原材料。

原材料进场后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按批取样、检验,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不得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对进场材料实施分类管理。

4.3 项目部(专业分公司)材料员和试验员,会同水泥、矿渣粉、外加剂供应单位的指定人员按规范要求的批次,在水泥、矿渣粉、外加剂进场时共同随机取样封存,封存的样品要有代表性且数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封条应注明生产厂家名称、样品编号、品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及代表数量、封存日期。

4.4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或贮存,并标有醒目的标识,避免混杂。

a.水泥筒仓必须有醒目的标识牌,标明水泥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检验状态等,不同生产厂家或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仓。

对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水泥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b.掺合料必须设置专用筒仓,有醒目的标识牌,标明生产厂家、品种和等级、检验状态等,不同生产厂家或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严禁混仓。

掺合料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c.砂、石必须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有防止混用的措施或设施,且有醒目的标识牌,标明产地、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等。

堆场应采用硬化地坪,有可靠排水措施,有条件时应设置防日晒防雨棚。

d.外加剂必须按不同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存放,有醒目的标识牌,标明外加剂生产厂家、品种、检验状态等。

对使用剩余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外加剂,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液体外加剂更换生产厂家或品种时,应对储存容器进行清洗。

液体外加剂应放置阴凉干燥处,并采取措施防止日晒、浸水、渗漏。

冬期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结晶,使用前应搅拌均匀。

如有变质、变色等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5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根据原材料准备的难易程度,在能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原材料贮存量。

4.6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安排专人逐车监督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运输车的输送,保证粉剂准确注入相对应的筒仓,且不发生误打或打冒事故。

5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5.1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过公司检测中心授权的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或委托其他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试配。

有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公司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核签字。

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混凝土配合比重新进行设计:a.原材料的产地、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时;b.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c.根据统计资料反映的信息,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时。

5.3拌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试验人员根据生产任务单(混凝土浇筑令)计算并填写混凝土配料通知单(试验站站长负责审核,主办技术员负责签发),同时校核操作人员输入的施工配合比数据是否正确。

5.4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以及原材料的变化情况(如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碎石级配等),如对混凝土配合比造成一定影响,应及时对所选用的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调整配合比数据后应重新出具《混凝土配料通知单》。

6 搅拌站称量系统计量管理6.1搅拌站称量系统必须按规定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检定(或校准),当搅拌站称量系统经过维修或搬迁后应重新检定(或校准)。

6.2 搅拌站对称量系统应按下列规定由项目部机务员(计量员)组织进行静态计量校验,并做好记录。

a.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b.停产1个月以上(含1个月),重新生产前;c.生产大方量混凝土前;d.更换传感器或发生异常情况时。

静态计量校验的加荷值应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当静态校验结果超出法定计量部门检定误差范围时,必须找出原因,并由法定计量部门重新检定。

6.3引气剂计量设备的量程要与引气剂溶液单盘计量重量匹配,避免计量误差过大。

6.4试验人员负责监控、抽查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情况,在混凝土施工记录上填写抽查数据。

7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7.1搅拌混凝土的主要设备必须符合现行《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 9142)和《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规定。

7.2 项目部(专业分公司)应制定搅拌站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张贴或放置在明显位置,明确设备调度、设备使用、检定或校准、维修保养、单机核算等内容。

7.3 外加剂储存罐应设置机械搅拌装置,确保外加剂搅拌均匀后使用。

7.4冬期施工,外加剂管路、水管路包覆保温材料;外加剂罐、水箱、泵、气控箱内电磁阀须采取加热、保温措施;搅拌机及搅拌车热水润罐;泵车输送管施工前热水循环一遍。

施工结束后,应将砂仓及各种液体管路排空防冻。

7.5 引气剂应采用独立的添加设备并独立布置管路。

7.6 搅拌站操作人员每日、每班检查搅拌机的自动润滑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搅拌站应配置相应的清洗设备,及时清理搅拌机内部,保持搅拌机内外清洁、润滑良好。

8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1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氯化物总含量等质量指标以及稠度偏差控制,混凝土的取样、试件制作、养护、试验、检验评定必须符合相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8.2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必须进行抗冻、抗渗试验。

8.3 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不合格的混凝土拌合物不能使用,应当废弃处理(场地硬化或回填料处理),并做好记录。

8.4 聚羧酸系外加剂与其它类型外加剂不得混合使用。

当交替使用时,使用前应清洗搅拌机、搅拌车、泵车、输送管道等设备。

8.5 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有要求时,应对运输和泵送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升温(夏季)或受冻(冬季)。

9生产管理9.1 混凝土搅拌站站长、生产调度及操作人员应填写工作日志,准确记录本班次相关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