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1)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1)

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管理办法编制:审核:审批:年月目录1总则 (5)2 管理模式 (5)2.1基本管理程序 (6)3搅拌站的质量管理 (11)3.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1)3.2质量保证体系 (12)3.3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14)3.4配合比的管理 (16)3.5搅拌、运输、泵送过程的质量管理 (18)3.6设备的质量管理 (23)3.7技术资料和档案的管理 (24)4搅拌站人员的管理 (24)4.1搅拌站人员组成 (24)5.1设备的验收 (45)5.2搅拌站设备的检定和保管 (46)5.3搅拌站设备台帐及档案 (46)5.4搅拌站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47)5.5搅拌站设备检修制度 (50)5.6搅拌站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52)5.7搅拌站设备操作规程 (52)6.1搅拌站安全管理制度 (62)6.2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检测制度 (63)6.4搅拌站防火安全措施 (75)6.5搅拌站治安防盗管理措施 (78)6.6 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79)7搅拌站环境管理 (81)7.1搅拌站环境管理制度 (81)7.2搅拌站卫生管理制度 (82)7.3搅拌站环境检测制度 (82)8搅拌站文明施工管理 (83)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管理办法1总则搅拌站的设备状况、维护的好坏、人员的组成、分工与合作,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混凝土质量的可靠性。

因此制定有效的搅拌站管理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工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关键。

针对S26新建工程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搅拌站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满足业主工程质量标准;同时为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砼生产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

2 管理模式结合本公司特点,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运输及泵送入模由搅拌站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等)由项目部指定供应商,搅拌站负责收方管理,物资室监控材料数量,试验室监控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负责提供,项目部对以上各单位进行考核。

2.1基本管理程序2.1.1 质量管理程序(1)水泥、外加剂由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搅拌站材料室按规定进行取样送检。

砂、石料按同一产地、同一规格不大于400m3取样送检一次,对于有疑问的砂石料,应随时进行抽样送检并通知搅拌站试验室。

所有原材料均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理出场。

(2)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各工区施工前按第2.1.3计划调度管理程序通知搅拌站,并提供需用混凝土的数量、强度等级、使用地点、使用部位、施工工艺等。

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前,必须再一次电话联系使用单位,确认混凝土参数的正确性。

(3)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拌料,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手动操作阀。

搅拌楼配合比的输入及更改,只有搅拌站试验人员才能操作,其他任何人不能调整。

搅拌站维修人员应加强对搅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定期检测计量计时装置。

(4)搅拌站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负责。

试验人员调整施工配合比,必须依据当班的砂石料的含水率进行计算,当遇雨天或天气变化较大时,必须加大含水率的检测频率,以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符合要求。

对于搅拌站生产的不同规格的混凝土,试验人员应在出站前对每一车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水灰比等指标,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出站,对拌和物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及时处理。

对到达现场的混凝土,工区试验员要同样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入模,并及时向搅拌站试验室进行信息反馈。

所有试验检测均要有详细的书面资料,完善试验台帐。

(5)混凝土出站到管段内任何现场位置,必须保证在2小时内运输到位,对于发生的意外情况,若为车辆故障,运输班应采取措施在半小时内解决,否则,由此造成的混凝土报废,由运输班负责。

混凝土出站到入模过程中,若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可以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掺加外加剂。

(6)混凝土运送到现场后,汽车司机与现场施工员必须确认到达时间,现场施工员必须安排及时卸料,汽车司机应记录卸料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经现场施工员签认。

当施工现场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推迟使用混凝土时(或混凝土施工快结束时),施工员应及时与搅拌站联系,否则,由此造成的混凝土浪费,由工区负责。

2.1.2 进料管理程序(1)进料管理程序由材料管理员、收料员和试验室负责执行。

(2)严格计量制度,任何进出搅拌站的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均需经电子磅称过磅,并打印电脑过磅单。

地磅室分材料、分类别、分规格做好数量台帐。

材料收方单在现场计量时必须由材料管理员、过磅员和司机共同签字,不得补签,月底交项目部计财部门作为开具购料计价单的依据,搅拌站试验室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磅称进行调试检查。

(3)对于由物资室供应的材料,进场时由地磅室过磅收方,并核对随车发料单,当随车发料单数量大于过磅数量时,以过磅数量为准,当随车发料单数量小于过磅数量时,以随车发料单数量为准。

若双方有争议,以第三方磅秤所称重量为准。

(4)大堆料收方时,对大堆料的含水量要进行检查、监控,如发现来车含水量过重,过磅人员要令车辆暂在一旁停放,待正常后再过磅,多次出现此类情况,给予警告,或不给其过磅验收,必要时可结合方量和过磅双重计量收方的办法。

搅拌站试验人员,结合不同情况,要做好多种实际大堆料的堆积密度,按重量/堆密度计算大堆料方量。

(5)搅拌站内所有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出库过磅,必须经站长、看守人员及过磅人员才能放行。

2.1.3 计划调度管理程序(1)各工区根据月度生产计划,测算出当月各类砼生产批量(砼标号、计划使用时间、工程地点及名称、使用部位、施工工艺等)及总量,在25日前将砼需求计划报送搅拌站。

(2)每日下午4:00前,由各工区领工员或工区长、技术主管以书面或电话形式报送次日砼使用计划,搅拌站调度做好详细的记录。

搅拌站调度汇总各工区使用计划后,由搅拌站站长根据实际安排次日混凝土生产,并电话通知各工区。

次日生产混凝土前再次由工区施工员至少提前一个小时报搅拌站运送混凝土时间,原则上按通知时间进行,对于确实需要变更的,由站长协调。

(3)大方量砼(连续生产超过100m3以上)使用计划提前三天电话报送搅拌站,搅拌站及时备料。

(4)月度计划报送时必须同时报送书面材料(经工区长、技术主管审核签字认可)和电子版材料(Excel表格);电话报送的生产计划在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工区补办“次日混凝土使用申请单”,由第一车砼罐车司机带回交搅拌站。

(5)搅拌站生产混凝土前,需再次与混凝土使用单位联系,确认混凝土的标号、数量、使用地点、使用部位及施工工艺。

2.1.4 生产管理程序(1)搅拌站应根据各工区混凝土使用计划和施工现场的急缓性做好混凝土生产的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现场正常生产。

(2)搅拌站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约束机制,搅拌站站长有权对所有员工(包括各类司机)进行考核,有权要求经理部更换不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

(3)搅拌站站长应随时掌握各种材料的库存量,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材料供应,避免停工待料现象;总工应协助站长随时掌握各种材料的库存量,同时应全面了解各种机械的保养维修情况,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机械抢修,保证混凝土生产、运输正常。

2.1.5 运输管理程序(1)运输过程由调度负责。

(2)搅拌站设备配置应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并配备足够的汽车司机及维修养人员,保证车辆运专正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约束机制,激发职工积极性。

2.1.6 混凝土数量签认管理程序2.1.6.1 站内确认混凝土运输罐车出站前,搅拌站应与汽车司机办理数量签手续(签认单附后),包括本车混凝土数量、使用地点等,汽车司机按2.1.1质量管理程序和2.1.3计划调度管理程序交回相关资料后收回签认单,否则,由此造成的数量损失由搅拌站施工队负责。

2.1.6.2 现场核实到达现场的混凝土数量,由工区长指定人员进行签认(原则上为施工队现场管理人员),签认时,应核对混凝土送货单(搅拌楼电脑打印,或人工填写一式三份)进行核对,包括混凝土出厂时间、数量、标号、使用地点、使用部位等,确认无误后进行签认,并预留一份月底作核算依据。

其余二份由汽车司机带回交搅拌站,一份搅拌站施工队存底,另外一份当日交材料室,月底交项目部计财室或财务。

经营宗旨3搅拌站的质量管理3.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本搅拌站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S26-4-2项目经理部下设的专业混凝土生产架子队,接受项目部的直接管理,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对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指导及监控,项目部试验室负责对搅拌站原材料取样试验监控。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3.2质量保证体系页脚内容12图2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页脚内容133.3原材料的质量管理3.3.1原材料的选用(1)搅拌站所使用的原材料,要定点选购。

在订货和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不能使用。

(2)水泥的选用,要根据合同的技术要求和工程特点选用,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泥进场,要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并按规定取样,对强度、安定性复试,必要时做凝结时间等试验。

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受潮。

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后,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3)砂子的选用,以粗砂或中砂为宜,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均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量不少于15%。

(4)碎石和卵石的粒径根据合同技术要求选用,其颗粒级配范围、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粒径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碎石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则不大于2/5。

(5)进站的砂石集料,要逐车目测验收,并按规定随机取样试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试不少于一次。

试验结果记入台帐,及时归档。

(6)粉煤灰的应用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程》(JGJ28)和有关规定。

粉煤灰筒仓要设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混仓。

粉煤灰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受潮。

(7)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的规定。

凡无出厂证明书者,严禁使用。

外加剂进场,使用前进行试验,试验的项目有混凝土减水率、凝结时间、强度及坍落度损失等。

外加剂进站须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

分类堆放,设明显标志,粉状外加剂不得受潮。

(8)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3.2原材料储存与管理(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