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复习

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复习

《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复习1 考核范围前六章,加上第七章的串级控制系统,以仪表与系统为考核重点。

2 题型1、填空题(20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书上的原话,填写空出来的字眼,要求看前多看书,只要对书本熟悉就能填出来。

2、选择题(20分)选题遍布整个考核范围,提供50个选择题供大家复习学习。

3、简答题(40分)以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为主,提供20个供大家复习学习。

4、综合分析题(20分)考核对控制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章的简单控制系统为重点。

3 选择题复习资料1、一台PID三作用式控制器,如果将比例度调到100%,积分时间调到最大(∞),微分时间调到零,则此时调节器的作用为:()A PIB PDC PD PID2、过渡过程常出现如下几种形式:①非振荡衰减过程②衰减振荡过程③等幅振荡过程④发散振荡过程⑤非振荡发散过程其中,属于稳定过程的有()。

A ①③B ②④C ③⑤D ①②3、雷达跟踪系统属于()。

A 定值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程序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4、下列控制系统中,()是开环控制。

A 定值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前馈控制系统D 程序控制系统5、下列参数()不属于过程特性参数。

A 放大系数KB 时间常数TC 滞后时间τD 积分时间T i6、下述名词中,()不是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A 最大偏差B 余差C 偏差D 过渡时间7、当阀前后的压差较大,并允许有较大泄漏量时,选择下面哪种阀较为合适。

()A 直通单座调节阀B 直通双座调节阀C 隔膜调节阀D 三通调节阀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变量一般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A 操纵变量B 被控变量C 干扰变量D 中间变量9、如果被控过程的变化小,仪表指针移动量很大,则该仪表的()A 精确度高B 精确度低C 灵敏度高D 灵敏度低10、某二阶系统采用了PID控制方法,若比例度低于了临界比例度,系统将出现()A 衰减振荡B 等幅振荡C 发散振荡D 不振荡11、微分作用具有“超前调节”的特点,所以它可以用来克服()A 纯滞后B 调节通道的时间常数过大C 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过大D 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过小12、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对象特性改变了,并由此导致过渡过程曲线变差了,为了获得较好的过渡曲线,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A 重新整定调节器的参数B 更换调节器C 重新设计控制系统D 要求工艺做调整13、检测仪表的品质指标为()A 变差B 余差C 最大偏差D 过渡过程时间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情况中()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A 等幅振荡B 衰减振荡C 发散振荡D 不振荡的非周期性过程15、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的方法是基于()原理A 浮力压力B 静压C 电容原理D 动压原理16、聚合釜的温度控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为了保证控制效果良好,一般选用()控制规律。

A 比例B 比例+积分C 比例+积分+微分D 比例+微分17、在纯比作用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已整定好,加入积分作用后,为保证系统原有的稳定度,此时应将比例度()。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18、成分、温度控制系统的调节规律,一般选用()。

A PIB PDC PID D P19、当被测介质含有固体悬浮物时,且为电介质时,宜选用()流量计。

A 电磁B 涡轮C 涡街D 节流装置20、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的确定是依据:()A 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B 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C 系统的放大倍数恰到好处D 生产的安全性2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系统误差D 最大偏差22、某一仪表它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为0.567%,则该仪表应标等级为()的仪表。

A 0.2级B 0.5级C 1.0级D 1.6级23、某容器内压力为10Mpa,应选用量程为()压力表。

A 0~10MpaB 0~16MpaC 0~40MpaD 0~8Mpa24、对于干扰频繁且滞后比较大的对象采用串级控制方案与采用简单控制方案,其中()控制效果会更好。

A 串级控制方案B 简单控制方案C 两种方案D 无法进行比较25、某一仪表它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为0.578%,则该仪表应标等级为()的仪表。

A 0.5B 1.0C 0.4D 0.626、一个DDZ-II型的温度控制器,其测量范围为0~1000℃,控制器的比例度δ为50%,当指示值变化100℃时,控制器的输出相应变化值为()A 1mAB 2mAC 4mAD 8mA27、用DDZ-II型温度变送器测量某反应器的温度,已知显示仪表的量程为0~250℃,当温度为200℃时,变送器的输出为()A 80KPaB 8mVC 6AD 8mA28、某反应塔正常工况下其塔顶温度希望维持在800℃左右,应选用()测其温度。

A 热电阻B 热电偶C 辐射式温度计D 膨胀式温度计29、具有()调节规律的控制器能消除控制系统中的余差。

A 微分B 比例C 双位D 积分30、用热电偶测量炉温,当参考端温度为0℃时,显示仪表的读数为1000℃,若参考端温度突然变为30℃,则显示仪表的读数()1000℃。

A 高于B 低于C等于D无法确定31、调节阀气开气关方式的选择是从()角度出发考虑的。

A 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B 工艺的合理性C 构成负反馈的控制系统D 操作人员的习惯32、下述的节流装置中,其中()为非标准的节流装置。

A 孔板B 双重孔板C 喷嘴D 文丘里管33、系统过渡过程中的最大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差值。

A 被控变量指示值和给定值的B被控变量指示值和测量值的C 新的稳态值和给定值的D 操纵变量指示值和测量值的34、当控制器送入调节阀的信号最大时,阀全开,则该阀为()A 气开阀B 气关阀C 直线阀D 快开阀35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B偏差 C扰动D给定值36、如图所示的精馏塔控制系统,其采用了()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B 分程+反馈控制C 选择性+反馈控制D 前馈+反馈控制精馏塔控制系统37、如图所示的储油罐氮封压力控制系统,其采用了()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B 选择性控制C 分程控制D 均匀控制(a)储罐氮封控制系统38、图示温度控制系统,当物料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操纵变量为过热蒸汽,系统设计时调节阀的类型和调节器的作用形式应选为()。

A 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B 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C 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D 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39、如图所示为丙烯冷却器的控制方案示意图,图中采用了()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B 选择性控制C 分程控制D 均匀控制40、一个间歇式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案如图所示,图中采用了()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B 选择性控制C 分程控制D 均匀控制41、对于如图所示的锅炉液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有如下说法:①这是一个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控制系统②这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③加入前馈控制的目的是克服由于蒸汽负荷突然变化而造成的虚假液位④双冲量是指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⑤阀门的作用形式为气关阀这些说法中,()是正确的。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①③⑤42、如图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为()。

A 流体出口温度B 蒸汽加热器C 冷凝水出口温度D 流体43、定值控制是一种能对()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

A 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B 被调量的变化C 干扰量的变化D 设定值的变化44、流量、压力控制系统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一般选为()。

A PIB PDC PID D P45、数字式控制器中的A/D 转换模块起()作用。

A 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B 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C 开关信号的输入D 模拟信号的选择46、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是一个()系统。

A 定值控制B 随动控制C 程序控制D 前馈控制47、DDZ-Ⅲ型仪表采用国际标准信号,现场传输信号是( ),控制联络信号为1~5VDC。

(A)0~10mADC;(B)4~20mADC;(C)1~5VDC;(D)1~10VDC 48、霍尔压力变送器是利用霍尔效应把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元件位移信号转换成( )信号,来反应压力的变化。

A 电流B 相位C 电动势D 以上都是49、转子流量计的安装方式为( )。

A 垂直地面安装B 与地面成45°安装C 与地面成水平安装D 以上方式都可以安装50、调节对象在动态特性测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典型输入信号是( )。

A 阶跃函数B 加速度函数C 正弦函数;D 指数函数4 简答题复习资料1、什么是两线制?两线制有什么优点?答:两线制是指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联系仅用两根导线,这两根线即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

与四线制(两根电源线,两根信号线)相比,两线制的优点是:(1)可节省大量电缆线和安装费用;(2)有利于安全防爆。

2、什么是节流现象?标准的节流体有哪几种?应用最广泛的是哪种?答流体在有节流装置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节流现象。

标准的节流件有三种: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里管。

应用最广泛的是标准孔板。

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最成熟,测量较准确的测量工具。

3、什么是液位测量时的零点迁移问题?怎样进行迁移?其实质是什么? 答 在使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一般压差p ∆与液位高度H 之间的关系为:p ∆=H g ρ 。

这就是一般的“无迁移”的情况。

当H =o 时,作用在正、负压室的压力是相等的。

实际应用中,有时为防止容器内液体和气体进入变送器而造成管线堵塞或腐蚀,并保持负压室的液柱高度恒定,在变送器正、负压室与取压点之间分别装有隔离罐,并充以隔离液。

如图2—1所示。

设被测介质密度为1ρ,隔离液密度为2ρ:(通常21ρρ),此时正、负压室2 2 1 1h的压力分别为:112102220p h g H g p p h g p ρρρ=++=+正负压室间的压差为:1212102201212()p p p h g H g p h g p H g h h gρρρρρ∆=-=++--=--当H=0时,212()0p h h g ρ∆=--≠,此为“有迁移”情况。

若采用的是DDZ —Ⅲ型差压变送器,其输出范围为4~20mA 的电流信号。

“无迁移”时,H =0,p ∆=0,变送器输出0I =4mA ;max max 0,,20H H p p I mA =∆=∆=。

“有迁移”时,H =0,max max 0 p<0,<4mA ;H=H ,p<,I =20mA p ∆∆∆0则I 为了使液位的零值与满量程能与变送器输出的上、下限值相对应,即在“有迁移”情况下,使得当H =0时,max 0H=0,=4mA ;H=H ,I =20mA 0I 。

相关主题